关灯
护眼
字体:
《何她说》第二十七章你现在吃饭超过一半都是点外卖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翻了翻日历,才发现马上要冬至了,你们想好怎么过节了吗?是要和家人团聚,还是要和朋友聚会呢?但哪怕不巧,这一天你只是一个人待着,也别忘了给自己买一份热腾腾的饺子。

有的时候拍戏收工很晚回到酒店,肚子明明很饿,也点了想吃的外卖,可是等外卖送到了,随便吃两筷子,就吃不下去了。可是有的时候***的小伙伴集体来探我的班,那时候也是又饿又累,面对的也只是简单的工作餐,大家团坐在一起,却吃得格外的开心。

当时吃过什么,早已经不记得了。可回想起来,当时那种快乐满足的感觉,仍然满满的充盈在心里。有点不可思议,食物的味道竟然会跟心情关系这么大。

吃饭这件小事,好像一直都能留给我们特殊的记忆。小时候,最喜欢的是暑假,一天到晚都能和小伙伴在外面疯玩,等到黄昏,天色渐渐暗下来,暖黄色的阳光一寸一寸消失的时候,院子里各家饭菜的香味就飘出来了。

小伙伴们就猜,谁家炖了红烧肉?哪一家在焖猪蹄儿?然后家长在楼上纷纷喊,谁谁谁,赶紧回来吃饭啦。于是小伙伴纷纷散伙,小鸟归巢一样各自回家去。

那顿晚餐吃的是什么?味道好吗?这些通通记不清了。但是记得清楚的是回家吃饭既喜悦又懊恼的心情;坐在椅子上晃荡着小腿;妈妈絮絮叨叨地说“你又晒黑了多少多少!”;爸爸严厉地责问“暑假作业做完了没有?”

在很久之后的后来,忽然想起来那个暑假,妈妈逼我吃青椒,那个时候非常非常害怕看到外婆家出现的一道菜,就是青椒炒肉丝。括弧公司两位同事的最爱。

但是现在,大家好像更想记住哪一天打卡了哪款网红食物,去了哪家高级餐厅,更在乎发到朋友圈的照片配色美不美,能够得到多少人点赞,收获了几个流口水的小表情。

之前听过一个理论,叫做滑坡效应,不知道是不是适合这个话题。

最开始,拍照的时候,可能大家都很单纯的想:我只是做个纪念!我只是想要馋一馋那些没吃到美食的人!我只是觉得这款蛋糕好漂亮啊!我要记录生活,我要分享生活。然后渐渐的,拍照成了一种必要的仪式,动筷子之前,必须得先拍个照。

到最后,仪式感甚至比吃饭这件事本身更重要,菜一上桌,不先拍照就不能吃饭了。知乎上甚至有人提问:我想问一下你们一般跟什么人出去吃饭就懒得拍照发朋友圈了,是跟你们根本不喜欢的普通朋友吗?

社交媒体就这样,先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然后渐渐改变了我们吃饭的仪式。最后我在想,被改变的,仅仅只有我们吃饭的仪式吗?

以前,谁家要请客吃饭,我记得是要准备一天的。这家的主妇大早上起来,就要去菜市场,新鲜水灵的菜挑几把,猪肉牛肉切几斤,鲜活的草鱼水淋淋的拎起来,葱姜蒜这些配菜最好能搭着买一些。

上午就要备菜,肉要腌起来,菜要收拾干净,小孩子被使唤着洗菜剥蒜。草鱼被提溜起来放上案板,一刀背拍下去,把一条翘着尾巴的乱蹦的鱼敲得昏头昏脑的。

等到客人来了,朋友们就去厨房,搭把手做菜,交流自己的食谱和小秘方,小孩子们被食物的香气勾得团团转。那真是最快乐的记忆了,但现在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了。

一个人在家,我们会点外卖。三五个朋友聚会,我们要选最近评价最高的网红店。超过十个人的家庭聚餐我们就要找一个有包厢的大酒店了。总之自己在家做,几乎是排在最末位的选项了。

外卖很方便,既节约时间又节约成本!网红店当然好啦,拍出来的照片又美又潮又有格调!大酒店即省心又干净,吃完结账就能走人!

可是,为什么我们孤独脆弱的时候,却还是想着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想回家去吃一顿家里做的饭呢。

一个人在外工作,遇到节庆,想起来的,好像从来不是酒店的酒席,而是小时候某个晚上的年夜饭,还有和大人们一起包过的饺子,那个晚上,也不知道谁包的饺子,皮没包好,煮出来一锅饺子汤,谁也不承认,于是大家围在一起喝了饺子汤。

时代的发展带给我们省心的食物,却也让我们的一日三餐变成了填饱肚子的机械进食,连一年一次的年夜饭都变成了面子工程,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连锁品牌的餐厅都在追求标准化的口味,确保食客走进任何一家店,都能吃出同样的味道,于是食物变成了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我们每个人的舌头和口味,却是不同的家庭养出来的。

同样的食材,同样的烹饪方法,每个家庭总能做出不一样的风味。

很多年之后,我们真的还记得那天饭菜的味道吗?我们还记得都吃过什么吗?也许早就不记得了,我们好像也不真的在乎了。

我们所记得,所怀念的,其实是一种笼统的模糊的,像是夏日黄昏倦鸟归巢一样的情感。

像《舌尖上的**》里说的: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因为,食物对我们来说,不仅连着胃,还连着心。这种情感,是外卖、餐厅、拍照留念,统统不能带给我们的。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改变真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我们可以选择的食物更多了;被困在厨房的主妇们也可以歇一歇了;我们发布食物的照片到社交媒体上,也能给我们建立新的社交桥梁了。何况,外出就餐有一点最好:吃完饭,甩手就能走,不用洗碗了。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每个人无数的便利,同时,也在无形中给我们每个人增添了一份遗失的美好,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独特的感受。无论如何,时代的洪流终究会“轰隆隆”滚过去,挟裹着我们往前走。不会为谁的遗憾,而停下脚步。

我们可能没办法回到那个人人都在家做饭的时代了,但我们对食物的感情,并不仅仅存在于食物本身,更在于当时吃饭的心情,和一起吃饭的那个人。

如果某一天,你面前的食物,也让你感到索然无味,那么就找一个你喜欢的人,面对面的也好,视频也好,和这个人一起吃个饭吧。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