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宫第一媳》第十六章:燕王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宜素倾慕晋王的消息,翌日便传到了毓宁的耳朵里。

毓宁死死地盯着眼前来传话的婢女:“此话当真?”

要真是这样,就要赶紧想办法断了宜素的念想,不然......

那婢女也是魏氏的心腹,有些发愁:“千真万确,侯爷和夫人昨儿夜里发了好大的火。”

婢女没有告诉毓宁,二小姐将一切都推到了她身上,这个舌根,她可不敢嚼。

毓宁一阵头疼,想不到她昨日问自己那句话,竟是这个意思。

父亲和母亲要是不发火,那才是太阳打西边升起来了。

宜素昨日没有受了家法,也算是幸运。

她也是快要及笄的女子了,怎么就说不清楚呢?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毓宁听到的时候就已经想清楚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宜素如今真的是被蒙了心,分辨不出好坏。

再者,晋王也并未表现出对宜素有意,此事若是传了出去,她的名声要是不要?

闺阁女儿的名声有多重要,那是足以影响一生的!

毓宁悠悠叹了口气:“你帮本妃给母亲带句话,此事万万不可,莫要让宜素私下去见晋王。”

这要是见到了,晋王当然知道其中的利益,又怎会在乎纳一个妾?

不管是侧妃还是什么,说到底都是妾侍。

只是,想必宜素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她认定的东西,那就必须要得到,此番又闹这么大的动静,此事想来是不会善了。

现在,就是想立即把宜素嫁出去也不行了。

她心中已经有了晋王,这段时间又正是不可自拔的时候。

要是心中嫁人,岂不是笑话?

婢女应声,转身退去。

毓宁烦躁地揉了揉眉心,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朱翊在朝中也不大顺利,建文帝也不知是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今日早朝便无端发了一顿火,连带着朱翊也被呵斥了一番。

回府又见到毓宁这般愁容满面的样子,便问道:“何事如此忧愁?”

不是毓宁不想说,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

庶妹想嫁的人,也算是他的对头了。

成亲至今,毓宁还没有过这般吞吞吐吐的时候,一时间心下有些不祥的预感。

毓宁虽不想说,可也实在是不好瞒着他:“宜素年纪小,不知怎的就对晋王一见倾心,这不,死活闹着要嫁进去。”

倒不是说嫌弃宜素丢人,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一个处理不好,便是陵王府,裕安侯府的覆灭。

朱翊一怔,这个姨妹他也是没什么了解,但是看着很柔弱安静,只是没想到......

他倒是不会对着毓宁发火,这事跟她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是小女儿家倾慕,过段时间也就好了。

毓宁听了朱翊的话,不禁失笑:“王爷是不了解宜素,执拗得很呐,只怕到时候被逼急了。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知棋眼神一闪,借故跑了出去。

没过了多久,知棋便回来了,但是这次脸上满面春风,似乎有什么好事。

毓宁看了两眼,也没有管。

不知道为什么,知棋这段时间越来越奇怪了。

毓宁正为宜素的事情犯愁,也无暇管这些闲事。

三日后,燕王朱棣到陵王府做客,不知道是哪个嘴碎的下人说漏了嘴。

燕王沉吟半晌:“既如此,那便嫁进去吧,一来,咱们在晋王府中也多了一份眼线,二来,也完成了崔二姑娘的心愿。”

在他看来,这是再好不过的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毓宁几乎立刻道:“行不通的!宜素虽然有几分小聪明,但当眼线这件事,恐怕是难以胜任。”

况且宜素如今一心扑在晋王身上,到时候要是露出了马脚,她这条命要是不要?

晋王的手段,恐怕不是宜素能够承受的起的。

燕王似笑非笑道:“陵王妃还真是疼爱妹妹,不过本王认为这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何不呢?”

在他眼里,宜素不过是一颗棋子。

但在毓宁的眼里,宜素再怎么样,也是她的妹妹,她怎能眼睁睁看着宜素去送死?

毓宁起身告罪道:“请燕王原谅,此事,臣妇不答应。”

燕王嘴角笑容几不可见地僵了一下,然后便若无其事道:“罢了,罢了。”

此事行不通,自然还有别的办法。

要他轻易放弃,休想!

不过是一个庶女罢了,何必如此袒护?

天家无情,自然体会不到寻常人家的亲情。

这些名门世家虽然也没有什么亲情可言,但终究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燕王心想,若是晋王得知了崔宜素的心意,必定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扩展势力的机会。

依着毓宁对燕王的了解,心知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只是如今还有什么办法呢?

总不能将宜素一直禁足着,这样是能够取得一时的效果。

倘若到时,宜素还是不能打消嫁入晋王府的念头,那又该如何?

许多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今之计,是要打消宜素的念头,最好赶紧将她嫁出去。

这样就算是到时候再有什么闲话传出来,也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毕竟那个时候宜素已经出嫁了,有什么闲言闲语也没有切实的证据。

可现在不同,只要她还一日是闺阁女儿,就一日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到时三言两语根本就解释不清楚,甚至还会越描越黑,事情也会越闹越大。

毓宁不敢耽搁,立刻给魏氏捎去口信,燕王有意让宜素入晋王府,要赶紧想想对策。

之前虽然也是害怕燕王猜忌,按理说如今他自己主动提出,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可那里还有个建文帝,宜素也不是个精明的,如今被晋王冲昏了头脑。

只怕到那时,不是露出马脚,就是自己对晋王坦白。

无论是哪一条,对他们而言,都是有害无益,对宜素,伤害就更大了。

如果能有个子嗣傍身,还算是好的,但晋王,乃至晋王妃,再到府中侍妾,哪个希望宜素生下晋王的血脉?

这样固然可以让晋王获得裕安侯府的一份支持,但更多的是多了一份牵制。

#####各位小仙女多多支持,多多评论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