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食故事录》第19章鼎边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嫣附耳对郑雪雯说:“要不,我们打赌吧。看看谁先拿下屈健华。虽说因为我姐的事情,家里人没催我结婚,可架不住别人在我家里人跟前唠叨啊。”

“对于这件事,我真的没想过,你想怎样,我帮你就是了。虽说不能把你衬托的更好,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是。”郑雪雯微笑着说。

三人在假期如愿随旅游团到了厦门鼓浪屿,然并没有夏天那么幸运,没有遇到海市蜃楼。

失望之余,聊以自慰的就是各色小吃、美食故事。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福建特色著名佳点,风味小吃,与生煎包、油饼等配食,为当地早点佳品,一直流传到海南、台湾等地。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见“鼎边糊”三字,也会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了家乡的“美丽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锅边糊简称鼎边糊或料棵,福州人都叫鼎边糊,是福州的大众小吃,如果佐以蛎饼,更加可口。

锅边糊始于何时,无从考证。有说古时有一家心灵手巧的主妇磨了米浆准备蒸九重粿,临时来了客人,眼看着家里煮的饭不够吃,重新煮耽误用饭时间,主妇灵机一动,在烧着菜的锅边绕烙米浆,既做菜又当饭,客人吃得甚满意,交口称赞。不久,经由这些客人的口碑,这种吃法在福州流传开来,各家争相仿效,时久成俗,如今几乎所有福州小食店都经营锅边糊,几乎所在家庭主妇都会做锅边糊,几乎所有福州人无人没吃过锅边糊。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其中鼎边糊(又称锅边糊)已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见“鼎边糊”三字,也会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锅边糊(鼎边糊)是用蚬子汁为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汤里,加芹菜、葱、虾皮、香菇等作佐料,烧开后起锅就是一盆滚烫的“锅边糊”了。

古田锅边糊风味独特,汤汁用胴骨、猪大肠、小肠等熬制而成,食用时可加入猪大肠、小肠,佐以肉包、春卷、油饼等各类小吃,是早餐的极好选择。

锅边糊,在铁锅里盛上蚬子、香菇、虾皮、葱、黄花菜等配料熬成的清汤,待铁锅上方四周烤热,将预先备好的浓米浆均匀浇铁锅内缘四周,烘干后铲入汤中,稍煮片刻即成。刚出锅的鼎边糊白脆薄润,汤清不糊,食之细腻爽滑,清香可口。

传统的福州人家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中国农历立夏时节,福州市民与郊区的农民都要做鼎边糊“做夏”。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仅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像涮鼎边糊一样,“一纹(涮)就熟”,借以联络感情。

如今,鼎边糊小吃摊在福州的街头巷尾更处处可见,为市民常用的早点,食品店里还有袋装“鼎边糊”出售,可以随时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