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龙诀》第一章立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月,春节刚过,今年的立春比往年晚些,赶在了正月的十八。

刚刚过完春节,家家户户门上的春联还是崭新的,透着一股新年的气息。

赵太平最喜欢看自家的春联,虽然他并不认识春联上的字,但是看着那些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字,总让他心里觉得很舒服。

“平儿,别看了,该烧水做饭了。”

在赵太平看着春联入神的时候,房舍中传来一个略微有些虚弱的声音。

“娘,你先别急啊,我这就做饭去。”赵太平被那略显虚弱的声音唤回了现实,有些不舍地回到房间中,拿出瓢盆,开始烧水做饭。

“赵嫂子,你在家呢?”在赵太平烧水做饭的时候,外面来了一个人,这人身材不高,但是身上的肉却不少。

“是胖婶儿来了,我娘在屋里呢,您快进来陪我娘坐会儿去。”赵太平听到外面的声音便知道是谁来了,于是放下手中的活计,出来与来人打招呼。

“太平啊,咱们商量个事儿呗,你看你能不能别叫胖婶儿了,你瞅瞅我今年都瘦了,以后就叫婶儿就行了。”

胖婶儿是赵太平加的邻居,就住在赵太平家边上,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赵天平长这么大,这位胖婶儿没少照顾他。

“行嘞,婶儿您快进屋吧!”赵太平对邻里都很热情,尤其是这位胖婶儿。

胖婶儿看着赵太平笑道:“你忙你的吧,不用管我的,我就跟你娘聊会闲天儿。”

赵太平也不跟这位胖婶儿客气,任由着她自己走进屋子,而赵太平自己则接着去烧水做饭了。

“赵家嫂子,我现在是越看你家太平越喜欢了,这孩子是真懂事。”胖婶儿坐在赵太平家的土炕上,与赵太平的娘先聊着。

“我家太平是个懂事的孩子,就是命苦啊。”赵太平的娘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

“赵家嫂子,你家太平肯定是个有福之人,少时命苦些也无妨,长成了有福气就好了,我看这孩子是个有后福的,你要是能让他上几天学堂,读书识字,那就更好了。”胖婶儿与找太平的母亲闲聊着。

“他婶子,你快别这样说,读书有啥好的,他爹要不是因为读书,也不会落得那样,现在这孩子啊,平平安安的最好,啥后福的,我也不指望了。”说到让赵太平读书,他娘就不同意了。

“赵家嫂子,我就老实跟你说了吧,其实我今儿是受人委托来的,咱们铸鼎镇上的那位私塾陈先生,非常喜欢太平,他说了让太平跟着读书,他不仅不要教书的钱,而且还管饭的,你说这好事咋就落不到我们大牛的头上呢?”胖婶儿并不死心,又跟赵太平的母亲说道。

“这算啥好事,他婶子你也不用劝我了,太平读书这事儿,我是坚决不同意的。”赵太平的母亲是个认死理儿的人,虽然她也知道眼前这位邻居还有镇上那位教书先生是为了她和赵太平好,可她却过不去心里那个坎儿。

“唉……,你这个脾气啊,都这么多年了,是一点也没变啊,既然你不想让太平读书,那我也不勉强,那镇上开武馆的黄师傅也跟我说了,他说太平的筋骨不错,是个练武的材料,如果赵家嫂子你同意的话,就让太平去他哪里练拳脚,他一样不收钱的,也像镇上私塾的先生一样,管饭。”胖婶儿见劝不动赵太平母亲让赵太平读书,便又开始劝赵太平的母亲让赵太平习武。

赵太平的母亲又摇了摇头道:“他婶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汉子是啥个下场,读书习武他都是拔尖的,你说他最后咋样?太平啊,不能走他爹的老路啊。”

见赵太平的母亲左右都不同意,胖婶儿也有些生气,说道:“赵家嫂子,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别把孩子耽误了,到时候要他咋讨生活啊?”

赵太平的母亲不说话,其实胖婶儿不是第一次来赵太平家劝说赵太平的母亲了,可无论胖婶儿想到什么理由,赵太平的母亲都是那句话,就是不希望赵太平走上他爹的老路。

赵太平在外间屋做饭,自然也听到了他母亲与胖婶儿聊天的内容。

从他懂事的时候起,就没见过他爹,所以他对他这个爹充满了好奇。

赵太平也不是没问过自己的母亲,可是每当他问起来,母亲都会沉默,而且还会抹眼泪。

后来赵太平一天天长大了,关于他爹的问题他也就不再问了,并不是不想问,只是不敢了,生怕他娘再抹眼泪。

从赵太平懂事起,他母亲便处处约束,不让他习文也不让他习武。虽然赵太平的家里摆满了书籍,可是他母亲就是不叫他读书,甚至连碰那些书都不让碰。

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位开私塾的先生,赵太平隔三差五便瞒着母亲去先生私塾的窗下听先生讲书。

赵太平并不算聪明,那教书先生所讲的,他也不是一遍就能记住,不过他从小就很有耐心,一年年寒暑交替,私塾中的书也被教书的先生讲了好几遍,这样赵太平才记住了一个大概。

不过虽然赵太平记住了那个先生所讲的书本,却根本不懂说得是什么,但是他却很喜欢先生读书时那抑扬顿挫的声音。

后来,小镇上又来了一位开武馆的黄师傅,整日里舞枪弄棒的,看起来也煞是好看,所以赵太平也很喜欢到黄师傅的武官外面。

有时候黄师傅的武官没有关门,他还能看到里面不少富家的子弟在里面一招一式地比划着。

穷文富武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儿,在小镇上也不例外。不是说私塾里就没有富贵家子弟,只是出身寒门的人比较多,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那位教书先生教书所收的学费要比黄师傅武官收徒要低得多。

一来二去的,赵太平便在黄师傅与教书先生那里混了一个熟脸,有时候黄师傅的武官甚至和那位私塾的教书现身都等着赵太平到了,才开始授课。

不国,随着赵太平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他懂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他不想惹自己的母亲生气,所以去私塾和武馆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而其他大量的时间,赵太平不是帮着邻里做些伙计,赚一些生活之资,就是上山采药砍柴,好挣些柴米钱。

赵太平其实很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准许他读书、练拳,就算不准许,只要让他经常到镇上的私塾和黄师傅的武官转一转也行,只可惜这却成了赵太平难以实现的梦想。

每次邻居胖婶儿尝试来说服他的母亲,赵太平都希望能够成功,但可惜的是,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这一次,赵太平同样希望胖婶儿能成功,他希望能在立春这一天有个新气象。

但很可惜,这次胖婶儿明显又失败了,最后这位胖婶儿只能阴沉着脸离开了赵太平的家。

赵太平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在他的心中,甚至连失落都没有了。

“赵晟罡家的,我知道你在家,我来找你商量个事儿,其实还是那件事儿,你男人已经不在了,就留下你们孤儿寡母的,守着这么一处旧宅子,我作为赵家的人,看着心里也不好受,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出二十两银子,买下你这宅子,你们孤儿寡母的拿了钱,就离开铸鼎镇到别的地方去过活吧。”胖婶儿前脚刚走,后脚儿赵太平家便又来人了,不过这人看起来却并不友好。

“赵德高,我家晟罡在的时候,对你可不薄啊,你为何非要将我母子往死力逼呢?”赵太平的母亲充满了委屈,一个没了男人的寡妇带着一个儿子,本来生活就够难的了,更让她心里苦的是,自己男人的本家,居然咄咄相逼,非要将自己母子二人逼上绝境。

赵太平此时已经关上了房门,他不想跟外面的赵德高说话,也不想理会赵德高这一家子人。

“呦,你这小兔崽子,毛儿硬了是吧,居然敢关门了,我告诉你们,最好趁早搬出泥龙巷子,这里的产业都是我们赵家的。“赵太平刚关上门,外面便传来了一个泼辣的声音。

这个说话的人是赵德高的老婆,名叫刘阿娇,这个女人非常波拉霸道,在这条泥龙巷中,就没有她没骂过的人,当然她骂的最多的,还是赵太平母子,一个寡妇领着一个孩子,无依无靠的,是最好欺负的。

赵太平不喜欢争执,赵太平的母亲又不擅长争执,于是家门口就这么被赵德高夫妇堵着开始数落,什么难听的都有。

“我说你们干什么呢?”在赵德高堵着赵太平家门口的时候,巷口来了一个人,这人呢年岁挺大了,眉毛胡子都白了,但是行动却依旧很利索。

“原来是私塾的陈先生啊,这是我们老赵家的事,您就不要插手了。”刘阿娇脸上带笑道。

小镇上的私塾是这位胡子眉毛都白了的陈先生开的,陈先生的学问很好,很受小镇的大户推崇,所以在这铸鼎镇中,陈先生的声望很高。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一家子已经够惨了,你们身为同宗同族,应该帮衬才对,何必要将人逼上绝境,我看两位还是先回去吧,今天是个大好的日子,就不要找晦气了。”陈先生慈眉善目的,他也不喜欢赵德高这一家子人的做法。

“呦,我说陈先生,你管得挺宽的,这可是我们老赵家的家务事,你与这一对寡妇孤儿什么关系,你有什么资格插嘴。”刘阿娇的泼辣劲上来了,就算是德高望重的陈先生,她也不卖面子。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