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孤唐明月》第七章 李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纲负手站立在书架前,仔细地审视着摆放书架上的书。

《诗》、《书》、《礼》、《易》《春秋》暂且不提,倒是书架上的一卷《汉书》让他提起了兴致。

他伸手抽出那卷《汉书》,从外观上可以看出书的主人,经常翻阅。

每页书角都被细心地按压过,看得出来主人很爱惜书本。

李纲将《汉书》平摊开放在书桌上,某些书页间的空隙相比于其他的,显得很大。

他忽然伸出两指插入,往两边一翻。

入目便是,《汉书·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李纲心中一叹。

他将书合上,闭上了眼。

良久,他忽然将到放入随身携带的书箧中。

又从书箧中取出一部《论语》拿在手中,拉过马扎,坐上去。

静静地等待着,即将成为他第三名弟子的李承乾。

李承乾抱着古琴匆匆赶到,推开书房门。

眼前,是一位苍颜白发老者,莫约有七八十岁。

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沉重的痕迹,脸上皮肤紧紧地贴颧骨,骨架高大。

但躯干早已枯萎,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

唯有那脊背挺得笔直,似乎这位老者从生下来就是这样。

老者听到声音,缓缓抬头望去。

眼前明明是一位莫约**岁的稚子,身上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沉稳。

面容与他的父亲极似,不同处在于他脸上的线条更为柔和,更为内敛。

不似他父亲那样锋芒毕露,包含热情。

李纲有些恍惚,必竟还是个孩子啊。

“老先生好,请问你是新来的,教我琴艺的先生吗?”

李承乾虽然心中奇怪为何教导他琴艺的老师今天换了人,但还是恭敬地向老者行礼问道。

老者用那他双饱含智慧的双眼,看着李承乾。

缓缓开口道:“我叫李纲,你以后的师父。”

???

等等,李纲?这不是那位传说中的“太子杀手”?

李承乾在心中疯狂地吐槽着,这难道就是世界对穿越者的恶意?

虽然他对李纲的第一印象很好,下意识地觉得他就是自己的老师。

但奈何,穿越这种不科学的事情都有了。

诅咒,命格相克,气运,风水,面相这些的玄学的东西不能不信啊。

而且历史上,他教的三位太子真的没有一个善终的。

也不知道自己穿越者的身份,能不能防住他的“太子杀手”。

李纲见李承乾听到他名字后,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十分精彩,纠结至极。

他略微思索,便猜到了八成是因为自己先前教的两位太子都失败了。

自己名声不好,朝堂间隐隐传有他命中克太子的说法。

古人还是很忌讳这种事的。

想到这他心中有些黯然,武德二年时便已向太上皇李渊请辞,不允任太子少保。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请他出山,教育太子时,其实他内心是拒绝的。

奈何李世民不知怎么了,拉下皇帝的脸面来恳求他,甚至请动了李渊。

皇命难违,他只能答应。

而且他心中未尝没有教出一名合格皇帝的渴望。

尤其是,他所教的前两位太子都失败了。

他心中教出一名合格皇帝的执念,更深了。

他也不恼怒,只是平静的看着李承乾。

师择徒,徒亦择师。

李承乾脸上的纠结之色很快消失,他再次恭恭敬敬地向李纲行礼。

这一次,执的却是弟子礼。

管他呢,自己不努力能怪谁。

而且自己也不是史上的那位李承乾,能教过两名太子的人,必有过人之处。

李纲笑了,这位太子还小。

可塑性更强,而且还有危机意识。

他沉思了会,缓缓开口说道:“第一节课,我教你做人。”

他将手中的那卷《论语》放在书桌上,起身。

“走,我们到外面去学。”

李承乾一怔,将抱在怀中的琴放下。

他快速跟上去,扶着李纲,走出书房。

李纲年事已高,腿脚不便。

他走在李承乾的前方,腰杆却挺得笔直。

…………

晚上,李承乾坐在书房中,回想着李纲的教导。

忍不住赞叹道“李师,真乃大才!”

他顺手抬起手,伸向书架。

却摸了个空,他转身看去。他放在特殊位置的那卷《汉书》不见了。

他脸色一变,低头时又看到了李纲留下的那部《论语》。

轻吐出一口浊气,悬着的心放下。

打开李师留下的那部《论语》,入目便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承乾静静地看着书,忽然合上。他闭眼沉思了会,起身走回寝宫。

“绿珠,把本宫的衣服准备好。明天本宫要去东宫。”

闭眼仰躺在大木桶里泡澡的李承乾忽然开口说道。

“是,太子殿下。”

绿珠穿着小衣,羞红着脸,缩在一旁擦拭着李承乾的身体。

“都看一个月了,你怎么还是这样?”

李承乾翻过身子,笑问绿珠。

绿珠侧过头过,不敢看他。

李承乾哈哈一笑,放过了这个小可怜。

玩笑过后,他又想起李纲的话,心中一片沉重。

他偏头看向北方,目光凝重,那里还有着大唐的劲敌。

现在的大唐,风雨飘摇,内忧外患。

它目前还不够大,不够气魄,没有后世的万国来朝,包容并蓄的胸襟。

他想亲自见证,盛世大唐的模样。他想让大唐在他的手中昂扬向上,朝气蓬勃。

…………

十万狼骑越过大兴安岭,冲杀而来。

将大唐的防线拉到泾州,武功。

转眼间,东突厥兵锋直指长安东北七十里的高陵。

二十六日,唐猛将尉迟敬德与东突厥在泾阳激战获胜。

数千敌人被斩首,但东突厥攻势并未放缓。

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率大军驱驰至离长安约五十里的渭水便桥。

他在渭水北岸列阵进行恫吓,危逼长安。

派心腹执失思力为使到唐刺探虚实,长安城内一时间人心惶惶。

城中气氛紧张至极,更有胆小者,行礼早已收拾好,时刻准备着逃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