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消尽重生》第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24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刚加完班的陈沫正在往家里赶。

说是家,其实也不过是一间只有区区几平米的房间,但每个月却要花费她三分之一左右的工资。在那个“家”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连衣柜都没有,她回去除了躺在床上,根本干不了别的事。但可悲的是,这繁华的城市,除了那间破屋子,她无处可去。

陈沫裹紧身上的大衣,虽然她穿的很厚,像只熊,但依然挡不住寒风往脖子里灌。她现在只想快点到家,把自己埋在被子里。

意外就发生在陈沫即将到家的时候,就在她家所在的那栋楼房旁边的巷子里。

其实陈沫一直都知道她家的地理位置并不好,尤其是这条巷子,光线不足,又脏又乱,一看就是杀人抢劫的绝妙之处。所以一直以来,她都很怕走这条巷子。但她没有别的办法,上海房价贵,租房也特别贵。能找到这个月租不到三千、上下班时间又不超过1个小时的住处,实在是不容易。她没有资格挑。她能做的,就是每天都随身携带着防狼喷雾和小刀,图个心理安慰。

陈沫毕业后就来了上海,这已经是她在上海待的第八个年头了,在这边也住了将近4年,一直平安无事到现在。原本,她就是打算做完这一个多月,公司结完今年的工资和年终奖,就辞职回老家的。没想到,意外就这么发生了。

如果抢劫的只是一个人,陈沫或许可以依靠防狼喷雾和小刀把抢劫犯吓走。但倒霉的是,对方是一群人,一群17、18岁左右,酒气冲天的青少年混混,纷纷拿着刀具。他们最小的刀也比陈沫手里拿的那把大。

其实陈沫真的很识时务,一看情势不利,很干脆的把包包交了出去。对方翻了翻,只找出了一块老旧的手机和几十块零钱。这群混混很不满,凶神恶煞的让陈沫拿出钱来。但是他们翻便了陈沫的衣兜,依然没有别的收获。一怒之下,一个把头发染得鲜红的混混一刀捅进了陈沫的肚子。

陈沫倒在地上,血液染红了她的白毛衣,看上去触目惊心。混混们这才慌慌张张的跑了。

陈沫的包被丢在地上,里面的物品散落了一地,但没有钱包和手机,不知道是那个混混抢走的。

陈沫挣扎着在路上爬行,她想求救。但她疼得微弱的声音淹没在黑暗里,没人听见。很快,她连爬行的力气都没了。只能可怜兮兮的躺在墙边,任由血液流失……

陈沫看着黑得无边无际、不见一颗星星的天空,不由的回想起自己的一生。

她出生于1995年,那个时候正是计划生育抓得正严的时候。她不知道当时父母得知自己是女孩而不是男孩时,到底是什么心情。想必应该是失望的吧,要不然她怎么会有一个只小自己不到2岁的弟弟?

陈沫的一生,最开始的记忆就是自己和弟弟两个娃娃躺在床上玩,弟弟却把自己咬得哇哇大哭的场景。

整个童年,一大半的记忆都是对弟弟的嫉妒和对爸爸妈妈的怨恨。她嫉妒弟弟有自己渴望但得不到的玩具,嫉妒他拥有爸爸妈妈的爱、自己却像个没人要的小孩。

她怨恨爸爸妈妈对弟弟的偏爱,怨恨爸爸妈妈对自己有一点错误便是非打即骂、而弟弟却从来没挨过打,怨恨爸爸妈妈永远的一句“你是姐姐,你得让着弟弟”,所以她必须干家务、弟弟却什么也不用做,任由弟弟欺负自己、不能还手,任由弟弟的玩具一件件增多、自己却什么也没有。

于是,她变得胆小、懦弱、孤僻、自卑。

童年的另一半记忆就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以及和爸爸妈妈短暂相处的幸福。

爸爸妈妈是典型的农村青年,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只有小学的学历,夫妻两个为了挣钱,辗转了多个城市打工,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存款,也为了生小孩而倾家荡产。他们带着两个孩子四处漂泊,在城里又混了好几年,依然没有买下房子、定居下来。为了减轻压力,他们便把6岁的陈沫留在了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从那以后,陈沫便过了5年留守儿童的生活。没有天天和父母相处,没有处处和弟弟对比的伤害,陈沫的生活很平静,也很孤单。爷爷奶奶也不是话多的人,在农村那个一个年级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她也没能交到要好的朋友,于是她越发的沉默。那个时候,她唯一的幸福就是爸爸妈妈回来看望她的日子,也许是因为愧疚,那短短的几天,爸爸妈妈会和颜悦色的对待她,还会为她带回来好吃的零食和漂亮的衣服。

后来,父母终于在一个小城中,有了稳定的收入,打算定居在那个城市,他们把在老家成绩差到底的陈沫也接到了身边,一家人租住在几平米的小屋里。陈沫又像记忆开始的那几年一样,嫉妒又怨恨的过了几年。

直到上了初中,父母终于买上了房子,一家子搬进了新家。

也许是生活的重担缓下来了,也许是城市里比较开明的教育观潜移默化的改变父母。陈沫的日子变得好过了。父母脾气渐渐温和,也不再一味的偏爱弟弟,还有成绩的提升。这些都使得陈沫内向到自闭的性格有所好转。

整个初中,陈沫都在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最后的中考成绩虽然错过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但也上了重点。遗憾的是,陈沫的13岁到15岁,女孩最美好的豆蔻年华,她除了成绩,一无所获。

陈沫最遗憾的是高中的3年,本应该是最充实,最珍贵的时间,陈沫却没有为考上名校奋斗、没有交上知心的朋友、也没有像青春校园小说一样发生美好而朦胧的爱情,她沉迷于各种言情小说,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与一位帅气的白马王子相恋,每天活在幻想里。最终,她考上一个二流大学,学了一个三流专业。

大学期间,陈沫又做了什么呢?追剧、看小说、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吃什么。她还是很沉默内向,但已经改善很多,和室友相处还算愉快。那是陈沫一生中最自由、轻松的时光。

但在大学期间,陈沫任然有遗憾。一是,大学四年,虽然陈沫总体成绩还是不错的,但她并没有学到什么本事,对未来很迷茫。二是,她没能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依旧没交到知心的朋友。三是,大学四年,她没有谈上一场纯洁而美好的恋爱,甚至没有能说得上话的男性朋友。

其实陈沫大学期间的自由轻松,是由父母的负重前行换来的。那个时候,父母的收入大幅度下降,身体也开始变得不好。每个假期在家,都要听见爸爸唠叨经济问题,尤其是弟弟也上了大学,经济负担大幅度加重。

这样的情况下,陈沫不敢想考研的事,只能选择一毕业就找工作,挣钱减轻家里负担。尽管她清楚,她这样的学历,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前途渺茫。

毕业后,陈沫去了上海,有两个原因。一是想在大城市开阔眼界,如果找到上海户籍的男朋友说不定还能留在上海。二是大城市收入高,尽管开支也大,但终究比家里的小城挣得多些。

但命运之神终究没有眷顾她。上海八年,她忙于挣钱。为了节约钱,她几乎没有出去逛街游玩的机会,也没能找到男朋友。

这些年在上海,陈沫吃尽了苦头。一开始,她身上只有一两千块钱,在找到第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之前,她睡了一个星期的大街。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无依无靠,活得像是一条流浪狗。直到现在,她月收入上万,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

然而八年过去了,她在这个城市依旧没有任何牵挂。虽然有关系不错的同事,偶尔可以聊聊天、说说话,却还是没有人能走进她孤单的内心,她依旧还是那个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没有人在乎的陈沫。

她累了、倦了,所以打算回到家里所在的那个小城。

这些年她把除了生活必须的钱留着,其他的钱都寄回了家。一开始她挣得不多,不仅要负责家里开支、还有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没有剩余。后来弟弟毕业,她收入也增加,父母才帮她存下了钱。直到前几个月,父母用这笔存下的钱买了一个商铺。那个时候她太忙,没有时间回去办手续,只好让父母写上了他们自己的名字。

陈沫告诉父母,她想结完今年的工资和年终奖就辞职,回去用这个商铺开个杂货店,过得轻松自在些。父母喜忧参半,喜的是外出多年,好几年过年都没回来的女儿终于可以回来了团聚了,忧的是家在的小城与上海相比差得实在是太远了,想要有份月入5000的工作都不容易,更别说上万了。

最终,到底是父母年纪大了,不忍心女儿30岁了,还在外面孤苦无依的生活,反过来劝说陈沫,家里虽然不如外面繁华,但至少能为她做上一日三餐,吃喝不愁,还不用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要加班到很晚,让她放心回来。

决定要回家后,陈沫内心深处多年的不安、无助消失了,心情变得无比轻松。陈沫告诉父母,让他们用剩下的钱去装修商铺、进货,等她回去,过完年就开业。

为了在走之前尽可能多的挣钱,也是因为年底了,公司业务繁重,陈沫便天天加班,尽可能多的挣一些加班费。

最近陈沫每天都过得很繁忙,但也挡不住她那一天天的盼望着回家的日子快点到来的热烈的心情。她以为她度过了灰暗的童年,充满遗憾的青春,辛苦奋斗的青年,接下来迎接的便是温情的、没有金钱压力的、幸福的家庭生活。

但命运再一次戏弄了她。

陈沫知道,她血液已经流失得太多了,身体越来越冷,意识越来越模糊,她就快死了。眼泪划过陈沫惨白的脸。她回忆完这短暂的一生却充满遗憾的一生,很不甘心。

为什么要这么对她?她还没有拿到今年的工资和年终奖,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然后开业自己的杂货铺……

为什么她的人生有这么多遗憾?好不容易解开心结的父母,还没有出现的知心的朋友,未来还在等着自己的相爱的恋人……

她这短暂的一生,还什么都没得到啊。好不甘心,但却无可奈何。她沉默的活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也是这么沉默的死去。

幸好,她还有弟弟。她第一次对弟弟的出生,不再是厌恶和嫉妒,而是庆幸。是的,庆幸。庆幸有弟弟的存在,自己走后,身体多病的父母还有人照顾。

“砰砰砰”。刹那间,天空一下子盛开了无数美丽的烟花,无比绚烂,美不胜收。

这是陈沫看到的最后的画面。

又是新的一年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