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湖何处不煞人》第一章 序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序章

唐失其鹿,天下共逐。

北有五代,南建十国。

宋窃周鼎,偏安一隅。

和亲纳贡,暂乞安定。

————

边塞荒漠,一支与众不同的车队缓缓而行。整整八十辆马车,排成了一支长队;在荒漠中艰难前进。

一阵大风,裹着黄沙漫天而来;吹得护送车队的众人满脸砂石。

“呸、呸、呸!”一名官兵连忙吐掉嘴里的沙土:“他娘的,整整五十万两白银、两千匹丝绸,就这么送出去了!还要咱们自己去送!”

一旁的官兵也附和道:“听说今年是第一次,以后每年都要送这么多!”

“他奶奶的,中原向外族纳岁供;真是闻所未闻。”一名红脸大汉倒出鞋子里的沙土:“若是让后人知道咱们做的事,怕不是要被笑话死。”

就在群情激奋之时,一名骑马的将领上前、一鞭子抽在那名红脸大汉背上:“说什么呢,还不快继续前进!”

一群人缩了缩脖子,连忙驱马、继续前行。

那名将领看着悠长的车队,眼中闪过一丝迷茫:“汉初与匈奴和亲,是为了积蓄实力、图谋覆灭匈奴。而如今、我朝年年向外族纳供,又是为了什么呢?”

————

东京开封府,皇城御书房内。

宋国皇帝赵匡胤,正阅读着各州传来的奏折、时不时地批上一笔:“这个韩朝斌,居然敢向朕上奏‘岁贡’之弊;给朕降他三级官职!”

“奴才这就准备拟旨。”一旁的太监从书架上取下贴金轴的黄锦圣旨,铺开后、恭敬地等待着圣上开口。

“就给朕写:韩朝斌胡乱揣测圣意,降官职三阶以示惩戒;今后再有妄议‘岁贡’者,削去官职、流放儋州!”

那太监拟好圣旨,招手叫来门外的小太监:“快传旨去吧。”

小太监一路小跑着走开,门外却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一人。

只见这人穿着盔甲,看样子是一名品阶不低的武官;但此时的他满脸慌张惊恐,哪还有高官的样子?

赵匡胤皱起眉头:“又出什么事了?”

“圣、圣上,不、不、不好了!”那武官跪倒在地,话都难以说清:“那周国的小废帝、失踪了!”

“什么!”赵匡胤忽地站起身,快步走到那人身前、一脚将其踹翻在地:“整整五千人的军队,押送一个小孩去房州,你居然跟我说押丢了!”

“皇上。”那人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解释:“队伍在经过一处悬崖时,那小子突然跃下悬崖;落入了下方的江水中。臣派人将下游都搜遍了,也没有找到那小子。”

“废物!”赵匡胤虽然愤怒,但多年的谋虑还是令他强行冷静下来:“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

“那五千名官兵,已经全部知道了。”

赵匡胤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来人,把他拖下去斩了!”

御前侍卫扶刀上前,那名武官吓得哭出泪来:“我知错了,饶了我吧、饶了我吧,圣上!”

“卫卿家!”

“臣在。”先前拟旨的老太监躬身走上前。

赵匡胤走到龙椅前、摁下龙头机关,一半黑铁虎符应声弹出:“你持此虎符、立刻去禁军领三万兵马,以谋反之名、将那五千人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奴才领旨。”卫公公下跪磕头后,接过虎符。

“还有,去开封府内、找一个年龄相貌都差不多的小孩,从今天开始、那个小孩才是周国的废帝。”

“奴才一定不负圣上厚望。”卫公公的声音略显尖锐,此时听起来、却是冷若冰霜。

————

连年战乱,使大批农民变成了无田可耕、无房可住的灾民。

这些人四处游荡,哪里有食物便向哪里聚集;若是有人不幸倒下,也只能沦为他人的一道饱餐。

一处不大不小的山洞中,周围的树皮都被啃光;一群衣衫褴褛的灾民靠在岩石上,瞪大了眼睛、看着身边的同伴们。

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躺在唯一的茅草堆上,她脸色苍白、嘴里吐出白沫,最终抽搐几下、瞳孔慢慢涣散。

那些靠在岩石上的灾民相互对视几眼,终于有人忍不住、第一个扑向了小女孩的尸体。随后,整个洞穴中一片混乱;狰狞的血迹将所有人的衣物染红。

一名须发皆白的道士路过洞穴、看见其中的惨景,不由摇了摇头、快步离开。

再往深山中行进半日,豺狼虎豹的身影时时闪过;但老道士周身似乎散发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气势,无论什么猛兽、也只是远远地怒吼示意,而不敢上前。

“如此深山,也不会有其他灾民逃难至此了。”老道士正准备沿原路返回,眼角余光却瞄见不远处草丛中的一块灰色破布。

他连忙走上前去、拨开草丛——一名半大男孩正昏睡在潮湿的泥土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