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茶的纨绔小侯爷》第46章 颜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昀不无试探之意,“二月十五,恰好是明年的花朝节,卿卿觉得怎么样?”

陆姹听了果然眼眸一亮,嘴角笑出浅浅的梨涡,“日子不错,不过这可不是我俩说了算的?”

齐昀哪里还听得进其他,此番主要是试探卿卿的意愿,只要卿卿不排斥就好,至于接下来的,就是舍了这张脸,也要软磨硬泡,磨地岳父同意啊,大不了就把老头子也给叫上,在岳父那儿老头子还是有几分用处的。

不等齐昀畅想岳父同意之后的幸福生活,夕阳西斜,日光渐渐暗淡,余晖洒在天边,只可惜两人是没法共赏黄昏晚霞的,只因远处传来号声,昭示着即将要散会了,陆姹与齐昀不得不离开赶往场内随众人散席。

陆府。夜色如水。云华苑。

回到陆府洗漱过后天色已晚,月色如洗,躺在床上的陆姹却无丝毫睡意,指尖抠着枕头,脑海中满是小侯爷今日意气风发的模样,辗转几次后索性起身掌灯,随意取了件外套披上。

于书柜中翻出纸张颜料,刚好前些日子陆姹为玲珑阁设计衣裳首饰,书柜中还有剩余的颜料,只是所剩不多,陆姹仔细瞧了瞧,若要作画看来明儿还要去爹爹的书房再找找。

陆姹擅于工笔画,此时精于工笔画者不多,且多擅花鸟画,绘画人物时普遍还是采用古法,注重“以形写神”,若说是山水画陆姹喜欢的紧,可是人物像多半还是欣赏不来。陆姹自幼学画,最爱作花,精心研习了工笔画法,因设计需求人物像也没少作,如今已是技艺精湛,手法娴熟。

借着灯光,陆姹铺开纸张,依照脑海中的形象,以勾线笔慢慢勾勒轮廓,即使是技法娴熟,为求完美,陆姹也还是要反复修改方能定稿的,耐心一点一点反复勾勒,马匹轮廓已初具雏形,只是马背上气宇轩昂的小侯爷修改了数遍,怎么也不能让陆姹满意。

站起身子揉了揉脖颈,眼睛有些酸痛,陆姹看了看窗外,明月高悬,于是伸了个懒腰放下笔,简单收拢了一下爬上了床,预备明天再继续。

第二日,陆姹来到府里的书房,陆恪一大清早就过来读书了,正埋头全神贯注看着书本,以是未曾察觉到陆姹的到来,于是陆姹也不做打扰,轻悄悄去了隔壁的侧屋找到颜料,依旧不甚满意,感觉渲染不出小侯爷赫衣银枪的神韵,看来要去外边采购添上一些。

轻手轻脚掩上门转身离开书房,与娘亲会报了一声就带着白芷出了门。

此时长于工笔画者甚少,加之颜料制取不易,绝大多数属于矿物类以及植物类,即自矿物质或植物根茎等部分中提取而来,别的地方见不到,但药铺中反而会有这些东西,比如在扬州时陆姹所用大部分就是自药铺中购得。

陆姹初至京城时特地四处探访了一番,现在刚好直奔探过路的药房,挑了合适的使人先行将东西送回陆府。

陆潇也知道女儿对这些感兴趣,倒是无意间提起过,城中一家不见经传的书坊听说有各类颜料,只是位于京城另一边,与陆府相聚甚远,因而陆姹也未去过。恰巧今天有时间,干脆带着白芷上车去探寻一番。

到了地方稍微打听了一下,几番周折方才找到这家书坊,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东家也是心大,书坊设于一条小巷当中,幽深僻静,哪怕曲曲折折,寻到了地方,若不仔细打量都发现不了这间屋子竟是个书坊。

书坊门口上方既无牌匾,店外也未见幌子,只有窗边挂着一幅字,上书——坐忘书斋,颇具禅意。

走进书坊,扑鼻一股墨香,书籍分门别类依次排开,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坊内竟无人看守,一片静谧。

陆姹轻轻走了几步,一幅《竹林聚贤图》引入眼帘,竟是难得一见的工笔画法,虽然画法较简单,却也形神兼备,不过吸引陆姹注意的是其用色,着色大胆,其中好几种颜色陆姹均未见过,也不知是何颜料调制而成,实在精妙。

陆姹走近细致端详这幅图,脑海中不由自主想象自己作画会如何运用颜料上色,突然后堂传来脚步声,陆姹收回思绪,看向来人,原是坊主掀开布帘走进前堂,

一身青衫,面容清癯,气质清冷出尘,叫人赞叹。

陆姹表明来意,坊主似乎豪不意外,看来是没少有人为此前来,也不做多问,没一会儿就取出了一份份包装好的颜料,置于柜台之上。

陆姹瞬间就将注意力放在了柜台上,零零散散几十余种颜色摆在眼前,陆姹看得双瞳瞪圆,眼眸发亮,脑海中无数种灵感一一划过。

固然作画不是颜色越多就越好,可是此时颜料实在稀少,陆姹想尽办法,但于着色方面依然受限,如今可好,二话不说将所有颜料包下,迫不及待地就提上东西出了门,打算尽快回府。

一回到府上,陆姹刻不容缓进了云华苑,将所有颜料各取出一小部分归理好,准备等会儿试个色,剩余部分暂且收起来保存好留待后用。

几个丫鬟也是习惯了给陆姹打下手的,处理颜料也不在话下,各自分工纷纷忙碌起来,陆姹趁着灵感未去,取出一刀宣纸,开始依着脑海中的记忆粗略勾勒出轮廓,白芷左催右请地才叫陆姹草草几口对付了中午的用餐,紧接着又急不可待地投入到作画中去。

日渐西斜近黄昏,陆姹方才大略定下构图,至于轮廓只堪堪一个雏形,后边还有的修改呢!

将稿纸放好,踱步出了屋来到门口,揉揉眼睛借院内一片绿意缓和眼睛的酸痛,白芷和青黛等人也将颜料处理好了,一小碟一小碟的盛了摆到了陆姹眼前。

果然颜色叫陆姹分外惊喜,趁着天色还亮着取了纸来尝试着色,效果实在是好,可以称的上是物超所值了。将所有颜色一一试过,再将试色结果记录于纸上。

回话上色最妙之处就在于不仅可以染上已有的色彩,只要运用得当,不同颜色经调配后往往可以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甚至不同染法技巧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于是陆姹配色配得不亦乐乎,直到天色暗淡,到了用晚餐的时间,尽管还想继续,但是陆姹也明白过犹不及,而且画作不急于一时,有的是时间慢慢完善。

主厅。

晚餐用的是汤面,近日府里厨房新得了个厨娘,一身好厨艺,最拿手的就是做面。

说到这个,还是有一次小侯爷赖在陆府用膳,正好厨房呈上的就是拉面,兼注意到陆姹席间较平时多用了些,于是事后也不管宣武候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将侯府拉得一手好面的厨娘巴巴地送来了陆府,反正自家又不缺那一个厨子,要是卿卿喜欢,宫里的御厨多得是,回头向太后求上一个也不是难事。

挑起面条,口感爽滑弹牙,小火慢炖熬制许久的高汤澄清透明,味香扑鼻,入口鲜美,几块卤肉列于面上,轻轻一咬汁水横流,浓郁非常,满嘴留香,一边码放着些许酸笋,酸脆鲜嫩,叫人食指大动。

往日里陆姹晚餐用得不多,一小碗足以,只是今天午餐吃的不多,现在食欲大增,不禁又叫人添了些许。

一边的陆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食量就更大了,看着身量不高,吃的倒不少,每每都叫陆姹咂舌。

待到用完膳,侍女撤下碟盏上了茶,陆潇端起茶盏,一手以杯盖轻轻拨开茶水,对着陆恪开口道:“下月就是秋闱,按理倒也有资格前去参加,不过我向谢太傅请教后,太傅大人亦是持同样看法,今年你就暂且不要下场,静下心来做学问,只待三年后再下场。”

陆恪当初连中小三元后陆潇就说过这番话,如今得了谢太傅同样的看法就更加坚持了。

“儿子也是觉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是同意父亲的建议。”

陆潇点头,对儿子的谦虚甚是满意,“嗯,正是如此,”不过据好友国子监祭酒谢文奕所言,恪儿的学问在国子监中一向都是名列前茅的,继续道:

“不过恪儿也不必妄自菲薄,以你的学问,实则秋闱倒是有八成把握,只是明年的会试殿试,天下学子尽会于此,想要榜上有名委实不易。索性恪儿你年纪还小,倒不如勤加学习,三年后再战。”

陆恪如何不知此番道理,就是说现在下场名次估计一般,还不如三年后一鸣惊人,父亲平时自持冷静,遇到了儿女的事情也还是挂心啊,这席话已经翻来覆去对陆恪讲过好几次了,心里暖融融的,

“是,父亲当年高中探花,儿子如何能堕了父亲的名头,定当头悬梁锥刺股,只请父亲监督了。”

陆潇心下满意,却还顾虑着在人前,压住笑意,眼里却还有一丝掩不住的得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