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重镜宇》第三章:奋战!十五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教授!赵教授!快过来看!”晓军对着监测报告显得有点慌张。

“什么事?”赵教授匆忙赶了过来。

“您看这个监测数值……这是……”晓军十分疑惑。

赵教授看着屏幕的监测数值变化,这个虚拟宇宙在这全面提速的过程中,似乎并未像预算中那样扩张,反而随着黑洞的增加,数据变得十分奇怪——这个虚拟宇宙似乎,正在萎缩?

“难道,老师的理论出错了?这个虚拟宇宙应该不会那么快达到萎缩期啊?现在初创期,应该是扩张最快的时期才对啊。”赵教授心想,“难道,全面提速前被人动了最原始的理论程序不成?不对,不可能,原始理论程序是老师亲自建立的,连总负责人的我也没有修改权限,一定不会被人修改到的。那只有一个可能——这是随机事件之一。”赵教授心想。

“不要管他!继续监测!应该是随机事件之一!低概率事件而已!”赵教授对晓军说道,但似乎这句话他说出来的时候自己也充满了疑惑,毕竟这个判断是基于没有人能修改老师的基础程序上的。而把这个比产生生命更低概率的事件——频繁黑洞至虚拟宇宙萎缩,归咎为概率事件,显然有点难以说服自己。但面对当前的状态,放手一搏!或许陈少真的能扭转集团的资金问题,从而使研究继续。但若不放手,那么只有死路一条……也罢,离这个十五天还有不到十天时间,到时候再算吧。

说回陈少为那边,这十五天,他倒没闲着。私人医院处,陈少为正坐在他爹身边。一边削着苹果一边半抱怨的说道:“爸,你阿爷那个破宇宙……”话未说完,躺在病床上的陈治然猛地一下坐了起来往少为的后脑勺拍了过去,“什么叫——你阿爷那个破宇宙!你起码说个太爷爷的那个破宇宙,啊……不对,你太爷爷的那个虚拟宇宙。”

“哎呀(装痛状),老爸……嘿嘿,其实你想法跟我差不了多少嘛……”陈少为打趣地说。

“臭小子,找抽是吧……”陈治然举起手,装作很严肃的样子对少为说,但最后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老爸,很精神嘛,真不想戳穿你装病(很鄙视的眼神看了看老爸)。你不知道你家大少爷这几天多忙,对了我去找过赵教授了。”陈少为先是打趣然后逐渐严肃地跟陈治然说道。

“唉,我感觉我不倒你也不成才啊。二十多年来头一次见你对集团的事这么上心了,虽然你大闹研究所的事我也略有所闻,但,你还是详细跟我说说吧。”陈治然语气略带不屑,但在陈少为眼中,感受到的更多是父亲对自己有所成长的欣慰,也许这就是这对无话不谈的父子间的“默契”。

“说出来,吓死你!我差点就把你啊……(陈治然用眼角余光扫了陈少为一下,陈少为马上识趣地改口了)太爷爷做的虚拟宇宙给关闭了。”说完,少为等着父亲惊讶的反应,然后再告诉他自己的计划与想法,这对父子就是这么喜欢给对方“挖坑”。然而,少为等来的只是老爸“嗯?”的一声,心想“看来,我大闹研究所的事情早有人汇报了,难怪老爹这么淡定,没趣。”

陈少为还是详细地把他在研究所里面发生的事情描述了一遍,直到说到锁定带生命的星系的商用计划。“……就是这样,我们最终一致通过了锁定星系用于商用的决议。”

陈治然忽然笑得很开心,很打趣的说:“什么叫一致通过,明明就是你强加大家的吧。”对于这点,他笑得很开心,其实打心里他想说的是:少为,做得不错,居然能说服赵教授那个老顽固啊。然而,笑罢,这个老爹很快又把自己严肃了起来问道:“那,你跟我说说你商用的计划?”

“其实商用,我想到的是,首先,我得寻找一批‘志愿军’,这群人是帮我们把这个星体基础设施建设好的,让这个星体自由发展到一定程度;然后我们把这个星体开放化,这就是一个大型虚拟体验项目,让大家都能参与进去,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体验的用户获取大量的真实数据,这些数据就能最大化地丰富我们的虚拟星体;接着我们就可以引进许多商业机构,研究的、经营娱乐项目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虚拟星体不定期举行大型的娱乐性竞技比赛;我们还可以……”陈少为激动地把自己的想法详细地跟他老爸说了一遍。

“少为,你的想法很好。但我必须跟你强调,关于这个项目的几个原则你是绝对不能打破的,这个是你太爷爷定下的规矩,首先不能让其余的人知道这个虚拟宇宙的项目,只能如你所说的‘大型虚拟现实体验’项目;第二注意后台系统的防御,这次是我们首次公开这个项目的部分,难免招来许多外部甚至内部攻击;第三不要盲目追求利润,太爷爷要求的是不惜代价对这个虚拟宇宙进行研究,我们甚至还没开始,所以万万不可为了追求利润破坏了太爷爷的研究。确认这些前提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你计划实施的一些情况,刚开始的时候你……”

陈少为也首次破天荒的带上笔记本,把父亲说的一些重点记了起来,毕竟虽然这两父子在口头上总是互相调侃,但少为对于父辈甚至祖辈其实是十分佩服的。二人针对商业化的计划讨论了许久,直到医护敲门进来要给少为父亲作检查及用药时二人方才停止讨论。

医护的这么一来二去,少为忽然感觉到“老爸”真的累了,第一次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肩膀上的担子开始有点沉。然而他还是笑着跟父亲说:“老爸,等我好消息!我先去招一批能帮助我们建设星体的人了。”

望着这个年轻的背影,陈治然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接下来的这几天,少为就忙着跑动,组建一个建设星体的“志愿军”团队。

看回研究所那边。

因为一共有20019座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此次的时间编译速度高达1秒50年,这样极容易造成服务器与服务器间的同步率出错,而这些同步率出错对宇宙内部的计算是否存在影响还是个未知数。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把这个百年项目毁于一旦。因此,这段期间,这个研究所的团队还真的停不下来。

“晓军,调阅一下虚拟宇宙的最新数据。”赵教授边走边说。

“收到!”——晓军。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虚拟宇宙编译速率稳定,保持在每秒50年,对比全面提速前的2500万年,现在宇宙时间是7500万年,但虚拟宇宙似乎还‘缩小’了接近10%。”——晓军。

虚拟宇宙7500万年比2500万年时缩小了近10%?这个真的是随机事件吗?如果是,那么在第十五天达到1亿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宇宙还是走缩小的方向……生命体应该不会产生吧?

“教授,数据显示我们的虚拟宇宙似乎在大约7000万年的时间,恢复了正常扩张,也就是说现在的宇宙还是在扩张的”——晓军补充道。

剩下不到五天的时间,但按这样的速率计算下去一亿年,或许真的可以达成,难道这就是对他们敢于冒险的馈赠?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反正得一切小心!——赵教授这一霎,对这个陪伴了四十多年的“虚拟宇宙”莫名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恐惧感。

研究所内,噼里啪啦的按键声,进进出出的研究员,彼此之间并没太多交流,众人眼中除了各项数据记录就是同步率比对。

忽然,一个声音打破了研究所的宁静。

“教授,教授,您来看一下,这儿有个提示?h428?从来没见这个模块出现过提示,您赶紧看一下。”来自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这是研究所里资历最低的小妹妹,邓梓晴。她是数学科学学院的大三学生,在赵教授的一次演讲中,向赵教授提出了一个与“虚拟宇宙理论”不谋而合的观点,并现场与赵教授简要交谈了数学的理论依据。赵教授认为,此人未来若落入与夏为集团对立面的集团中,可能对自身正在研究的“虚拟宇宙”构成威胁,于是特意申请将梓晴纳入研究所内工作。当然由于她资历尚低,所以在研究所里主要是负责一些数据的监测,对一些较少出现异常报告的模块进行监控。这次,她负责的一个从未出现提示汇报的模块出现了“异常”的报告。

“h428?这个模块是……监测?”赵教授匆匆走过来看着电脑画面,忽然,双眼瞪得大大的,顺势把拿着的笔记本啪的一下扔在地上,“晴,你先让开我看看!”赵教授似乎十分紧张,不断地在键盘上敲着。计算机画面闪烁着各种数据……他神经绷紧地不断查阅了接近半小时。忽然,赵教授一下瘫坐在椅子上,双眼看着天花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双手自然下垂的瘫坐着。

周围的几名研究员看着有点慌,但又不敢走过去问教授怎么了,只是远远的,“教,教授……您……”声音有点小,不能确定赵教授听得到。

忽然,赵教授嘴角上扬,双眸变得闪灵灵的,眼角渐渐湿润了。赵教授渐渐端正了姿势,双手握拳,往胸前紧了紧,稍稍低下头闭上了眼睛,轻轻地说:“老师,您交代的第一个任务……学生完成了。”

“晴!马上做重要事项记录!——发现类生命体星系!”赵教授轻抹了一下眼角,忽然严肃地对身旁的梓晴说道。

“收到!马上行动!”——梓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回应这种激动,兴奋得立正敬了个军礼。

梓晴小心翼翼地做上模块记录:虚拟宇宙第82,309,394年,h428系统模块汇报,监测到类生命体星系。

距离15天的约定,马上就要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