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神的成长》第十一章:静观其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添宇对自己的这个妻子也十分满意,妻子嫁过来后,勤俭好学,谦虚有礼,他有时便深深感叹道:“看来,这世间贤与愚、拙与巧、成与败的差别,完全在于其人能否好学勤习而已,不好学、不勤习,堂堂须眉丈夫胸襟见识未必能及一女子;能好学、能勤习,红颜女子,器识才华尤胜缺才乏术之男儿——可妮,你便是专而终精、自学成才的一位女中智囊!”

有些女人的悟性本来就高,只需稍加点拨立即触类旁通,杨可妮听着这话,心底里却轻轻地颤动:夫君,你可知道,经史子集上那些经天纬地的义理之学,历朝历代那些帝王将相的纵横之术,图簿古册里边那些山川形胜之迹,它们又枯燥又无味又艰涩又难懂,可妮哪里喜欢得起来?

很多女人其实也就是为了丈夫的爱好,虽然自己一点不感兴趣的东西照样苦学,希望能与丈夫有所沟通,若不是杨添宇心目之中萦绕不息的便是这些话题与内容,可妮为了让你躺在病榻上不至于生出寂寞之感,便也不会硬起头皮啃这些书籍,整理出一些点子和要诀,陪同你共坐畅谈,欣然度日。就我本意而言,也只想帮你每天过得快乐一些、充实一些,倒不是我有心借着这博览群书之际而成为什么博学多才的女子啊!

妻子对丈夫总是抱有极大的希望,每个女人都想望夫成龙,杨添宇自然是不会清楚妻子这一番心声的,自顾自地与杨可妮读书对弈之余,埋头攻读典籍,写下了不少精辟深刻的心得批注。而杨可妮则将他这些批注整理记下,装编成一卷卷的书简,她时常称道:“夫君,妾身要将你这些警句箴言全部都收藏起来,以便将来制孙舟册流传天下。”

其实杨添宇的抱负远不止此,有些内心的想法他也不能与妻子说得太多,对妻子的话杨添宇听了,却只是淡淡而笑:“人之求学,须以面壁自得为本,以炫智于人为末;以陶铸器识为主,以交流互补为辅。切不可本末倒置、主辅错位。

至于学问小事,杨添宇只是平时闲暇随心而为,他的真正目的根本就不在这里,这些心得体会,不过是为夫坐井观天的一孔之见罢了!昨日为是,而今日已成非;今日为是,而明日已成非……说不定有一天为夫自己看了都会哑然失笑——可妮,你就不用再多费这个闲心了!”

有时候妻子只想着丈夫能够小富即安,过安定平稳的日子即可,但丈夫却雄心万丈,有吞吐天地的志向,“夫君,你真是太过谦虚了。”杨可妮仍是不以为然地摇头说道,“我们钱塘杨家的儒学造诣素来根深叶茂,须当薪火相传。你既对这典章义理颇有独到之悟、新颖之见,岂可湮没无闻?经纶世务是一时之趋尚,而立言传道才是千秋之基业啊!”

为了安慰一下妻子的感受,杨添宇也只能装得更像一点,毕竟在那一步说那一步的话,他听罢妻子的劝说,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你这话讲得不错。你能有如此明达的见识,实在不愧是为夫的贤内助。我书香门第、经学世家,也该当如此。——这样罢,你便将这些心得箴言抄写几本,让三弟他们拿去切磋琢磨罢……为夫心性雄放不羁,喜好纵横捭阖,终是不甘在这笔砚纸墨之间立身扬名。”

妻子其实也常常感觉到丈夫的志向不凡,因为杨可妮听杨添宇说话里隐隐然豪气逼人,就不再多说什么,依着他的吩咐去做了。倒是杨作孚、杨作馗、杨作进等几个弟弟,拿到了二哥这些典章义理的心得箴言之后,一个个读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对他的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

南宋百顺五年九月,郑钢与王腾的江淮之战打得热火朝天,双方胶着僵持,尤其是郑钢压力山大,有谋士建议,请郑钢突发奇兵劫烧王军后方最重要的周山粮仓,截断了十余万王军的生命供养线,顿时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王军在一夕之间散溃无余,王腾只得抛弃了所有营垒、辎重、图簿、军械,独与八百残骑仓皇北逃而去!

王腾失败后一时气不过,郁闷而死,他的四个儿子们还想着垂死挣扎,王腾之子王会、王镇带着冀北王氏最后一支残兵,败逃到朔方,与塞外胡虏乌桓单于蒙密互相勾结,组建十万骑卒南下,向追杀到北平郡的郑钢发起了最后一次反攻。

毕竟王腾大势已去,老子都死了,儿子更加不成器,郑钢亲率三万精兵,以谋士道通为参军,以猛将贺锐为先锋,迎击而出,在白狼山与胡虏联军展开了一场震古烁今的大战。这场大战下来,素有匈奴蒙密单于再世之称的乌桓酋首蒙密,被郑钢手下的精锐“虎豹骑”斩于马下,十万敌军一战而溃,乌桓各部族纷纷望风而降。王会、王镇抱头鼠窜,却被辽东节度使候胜擒杀,函首送给了郑钢。

打仗永远是墙倒众人推的事情,只要你失势了,很快就会被所有人抛弃。从此,曾经盘踞朔方数十年的王氏一族及塞外胡虏,被郑钢以雷霆手段一举肃清。数千里疆域、数百万兵民尽归郑钢的彻底掌握之中。

而郑钢绝不以一时之胜败沾沾自喜,他所追求的是统一天下,在平定北方、肃清中原之后,随即亲笔颁下了一道钧令,传遍了各州各郡:“自从起兵以来,算算已近二十年矣!而我之所以能征必克、不是一人之功,实乃大家的群策群力襄助也!天下虽尚未悉定,吾誓必当与众贤士大夫并辔共定之!天下有德有才者,须明吾之至诚,吾将开阁虚席以迎之!”

郑钢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虚怀若谷,唯才是举,但凡你有能力,他不问你的过去,能者上,不能者下,这也是战争期间最明智的方法。这道钧令在朝野上下搅起了层层波澜,果然,天下各州各郡的名士英豪闻之纷纷整装而起应召而出,犹如过江之鲫,从四面八方奔赴越都投往郑钢麾下效力。

郑钢既然打赢了,就像一场赌局已决出了胜负,至少在短时期内没有不确定的抉择了,在这道钧令传到建德百川镇的第六天,身为郑钢王府管事的杨耀华轻车简从悄悄返回了杨氏府。是夜,杨添宇的卧室里灯烛齐燃,亮同白昼。他已屏退了杨可妮与所有侍仆,就倚躺在榻床上与大哥杨耀华密谈了起来。

郑钢在江淮之战胜利后,因为他要继续平定天下,所以更加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招募人才。“二弟,你且瞧一瞧这个……”杨耀华从袍袖中取出一方朱漆木匣来,递给了杨添宇。“这是……”杨添宇轻轻打开木匣,却见两颗大如鸡蛋的玉球在匣中静静地流转着一派绿莹莹的夺目光华,映得他眉发尽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