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个交际花的回忆录》第四章 初次的爱情(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母亲笑了好一会,等她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听到了西厢房里传出的弟弟的鼾声,他太累了,鼾声也格外的大。

母亲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切,她继续了之前的话题:“说正经的,梅子,守完你爹的孝,该选个婆家了。”

我狠狠的瞪着她,相信她能感受到我的不满。她不明白我的感受,她全当是为了我好。

“行了,”她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慢慢的替你留心,你也该懂点事了。”

我该懂什么事?用我去换彩礼吗?

这些话,我没有说出来,直到母亲死也没说出来,第一,是不愿意让她难堪,第二,也是不愿意让我自己的处境过于尴尬。

那一个晚上,我想了许多。

我想起了年幼时秋日田间的蒲公英,一吹就有无数个小伞飞走了,那时,父亲半蹲在我的身边,用他一贯低沉的嗓音告诉我“每个小伞都是一个孩子,等它们长大了,就该飞走了,飞到各地的田间,飞到各处的山脉,然后,在那里生根、发芽。”我想起了年幼时,父亲带着我走在田间的路上,那时,我也不过5、6岁,弟弟还没有出生呢,我还记得那条土路,看上去好远、好远,一直延伸到了天边一样,后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在父亲的背上。

在黑暗中,我摸索到了父亲买给我的小风车,“爹,”我在心里和他说“难道,我也该飞走了吗?”他大约是听不到的,可是,我那不争气的眼泪仿佛止不住了一样,大滴大滴的往下流,我转过身平躺,一方面是让眼泪尽情的流,一方面,可以让鼻子不发出任何的声音。

我又想起了另一个男人,一个平生素未谋面的男人,那个几乎像白云一样遥远而渺茫的手帕的主人,又似乎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身边的男人,我不知道那个人的样子、身世等等,应该说,他的一切我都不清楚,一个完全谜一样的男人,却能让我在最无助的时候想起。

也许,我在心里已经将他看成了知己,也许,我在心底已经将他看成了我的男人,谁知道呢,这种亦真亦假的说不清楚的情感,就连多年后,我也没有彻底的搞清楚,也许,他只是在我情窦初开的那个时间,充当了一个兄长和伴侣的角色吧。他,就这样的成了幻想中我的情人,幻想中的他应该有着父亲一样修长的手指,也应该有着老师一样的才学,更应该有着一种英雄侠士的气质,即,任何时候,都会不以任何条件作为前提的保护着我,呵护着我,我可以和他撒娇,也可以和他耍小脾气,更可以告诉他,我是多么的喜爱初冬时节的第一缕阳光。

就在那个意象中地男人所散发地熏地人脸红地热气中。我。渐渐地睡熟了。

母亲这次突然地回来。并不是为了我地婚事。而是秋天了。该收成了。我家乡间地地。平日里都托人看管与打理地地。该有人张罗着收割了。

母亲破例地准许我和他们一起去乡下。弟弟一大早上就欢欢喜喜地雇了马车。我们三个盘着腿坐在略微倾斜地马车上。说实在地。这种姿势并不是很舒服。一面要用力地向上倾斜。以免滑落。一面要时不时地揉一揉压麻地腿。但是这些。丝毫地无法影响我和弟弟地好心情。母亲地心情大概是有些沉重。地里地三分之一地收成都要给帮忙看地和种地地表叔地。剩下地一部分要缴纳印花税。再剩下地。也就只能够我们三个人地口粮。而且。那年又遭遇大旱。收成就更加地不好说了。

乡下地地。其实是属于母亲和死去地小姨地。那是她们嫁妆。当年。据说乡下有几个庄子都是在为外公种地。但是。那早已经是陈年地老黄历。大部分地土地都被外公和大舅换成了烟土。还有一部分被大舅摆在了赌桌上。剩下地这些。是母亲咬着后牙藏下地。即使父亲病重地最后一段时间。家里几乎没有钱地时候。母亲也没舍得当掉。

一路上。我开始欣赏长时间没见到地风景。甚至。到了乡间也没有打乱我地思绪。我在田间尽情地呼吸着秋天地空气。这样地空气。比父亲死地时候。更加清新了。算起来。父亲去世也有一年了。哎。如果他还健康地活着。也许。今天依旧可以牵着我地手。走在大片地垂着头地红色高粱地间。

如果。真地有那么多地如果该多好?正在我胡思乱想地同时。弟弟递给我一个玉米茎。我学着弟弟地样子。把它嚼在嘴里。甜丝丝地。

这个时候的弟弟和我一样,根本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母亲认真的观察着田地,然后又重新的坐上马车,和我们一起,进村了!

弟弟是第一次到乡下,显得格外的兴奋,跳下马车,跑到村头的磨盘上,那个白色石头的磨盘,在秋天里显得分外的冰冷与凄楚,我不清楚它孤零零的在这里工作多少年了,他也会在这种平凡的日子里发疯吧,接着,也会顺应的接受这无法改变的现实吧,随即,便是麻木了。

我和弟弟呆在了村口,我们目前的心态根本无暇顾及母亲的焦急,任凭她一个人到表叔家去,现在的我们,根本不想考虑收成的问题,这一次,是我和弟弟长期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只有9岁的弟弟,更是显露出了孩子的天性,我没有太多的干涉他,独自寻找不知名的紫色的小花。

那是一种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看到的紫色的花,小小的却是一簇一簇的生长在根茎上,我把它们采下来,抓在手里,它们就在时光和我的手中,一点一点的凋谢了。

母亲过了很长时间就在表叔家出来了,一面招呼这我们,一面用手抿了抿头发,她皱着眉,表情十分严肃,后面跟着一个叼着眼袋的苍老的男人,应该是小时候仅仅见过一面的表叔。

我牵着弟弟的手,顺从的走到了马车边,看着母亲回过头来对表叔说:“他叔,回吧,就按我们刚才商量的办吧。”一边说着一边上了马车。

我和弟弟给表叔鞠了一躬,随即也跟着上了车。

一路上,母亲一句话也没说,直到走了一会,才叫我将包袱里的玉米饽饽拿出来,我一面拿干粮一面说:“表叔可真小气,都不留我们吃饭。”

母亲的眼神遥望着离开时的路,是那样的意味深长。她一面沉浸在此时此刻的思想中,一面漫不经心的回答着我的问题:“都不容易,今年的收成不好。再说了,也没打算在他家吃,不然怎么叫你带干粮。”

母亲快速的吃完了食物,然后,用双手抱着蜷缩的双腿,目光遥望着更远的天边,又陷入了沉思中。我无法猜测她的想法,许久以后,我才知道那个秋日里发生的一切,表叔的儿子成了革命党(大约,是**),表叔家遭到了搜查,每次,都像被洗劫过一样,他不想在管地和别的事情了,准备卖了田,拿点现钱偷偷的溜走。

家中的地,从此,也就没有信任的人帮忙打理了,母亲,只能选择卖掉,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们的眼泪也只能在秋天的哀思里,平添一抹忧伤。

快进城时,路过大桥我感到有人碰了碰我,是弟弟,我以为他快睡着了,谁知道,对着我扬了扬眉毛,又将眼睛斜到一侧,顺着他暗示的方向,是一个男人,在我们的对面,他向东走,我们向西走,他穿着暗青色的长袍,手中那了一卷纸,急匆匆的走出我的视线,我注意到他的手,纤细而修长。

我愣愣的看着那个背影,他那紧紧贴着脑壳的头发和并不太高大的身影,不正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吗?

难道,会是他吗?

我扭过头,看着弟弟,这时,他已经蜷在了我的脚下,大概,要睡熟了。

在以后的许过个日夜中,这个背影,常常出现在梦和现实的交界处,他出现在清晨的小米粥中,出现在午后舒适的空气中,出现在夜晚的油灯中,一切可以用眼睛看的到的地方,他都会出现,然后,他用一种特有的步伐急匆匆的离开,我时常会想起他,无论是贫穷、富有或是快乐、悲伤,任何的事情,我都愿意告诉他,我用心,一字一句的写下一封封信,接着,在心里寄出,某一个时期,我感应到他的回信,回信中,他劝我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学会照顾自己。

我,在有他的意象世界里,突然变的很快乐,那个给了我安全感的人,虽然并不能替代粮食和肉,但是,想起他,心中就踏实。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