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皇游戏》给历代皇帝评级(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料资料)

王朝的皇帝,包括大王朝入主中原前(即“小王朝时代”)的皇帝,一般来说,其作为对整个中国的政局无直接影响,因而无法与大王朝的皇帝进行等量齐观的比较。这里只讨论小王朝在位20年以上的皇帝(必须称“帝”,国王、国主不列入)。一个人做了这么久的皇帝,一定有某种值得研究的价值,应当允许他们“以时间换空间”,堂堂皇皇地走进我们的视野。一共27位。

皇帝在位才具、个性、作为、过失评级

蜀汉刘禅41愚憨无能,仁厚,尊诸葛亮等能臣;晚宠用宦官,投降于强敌无

吴大帝30雄才,建吴国,大败曹操刘备于赤壁彝陵,平定山越,富足一方优

成汉李雄30宽厚,手不释卷,简刑约法,减租兴学,百姓安居于蜀仁

前秦符坚28励精图治,民生安乐,统一天下三分之二,10年盛世;淝水兵败优

后秦姚兴22贤明,文武兼通,倡导佛法,政教严肃,宽以待民仁

晋孝武帝24用谢安大败秦军于淝水;刑狱错谬,政乱,酣饮作乐,暴卒坏

晋安帝22年幼即位于大乱,被逼禅位,刘裕助其复辟而得以专权无

刘宋文帝30关注民生,减租,整顿吏治,兴办学校,躬勤政事,元嘉之治优

梁武帝48有学养。卷不辍手。严己宽人。励精图治。中兴南朝。天监之治仁

后梁明帝23机辩善文。进退闲雅。亲朝周隋行弱国外交。得以偏安荆州一地及

宋高宗35亡国时即位。建南宋;与金议和。偏安江南;用秦桧杀名将岳飞及

宋孝宗27贤明持重。与金战和。发愤恢复国家。用贤养民。30年和平之世优

宋宁宗30与金开战失败。议和。用权臣韩佗胄史弥远。南宋渐衰及

宋理宗40初求治。后纵情声色。政治日渐败坏。晚年用权相贾似道误国坏

金世宗28贤明俭朴,内政外交皆有建树,保境养民,社会承平,称小尧舜优

金章宗20好学能文,接受汉文化,承治平小康;晚用幸臣,政事乃非及

成吉思汗21建立大蒙古帝国,残暴好武,横扫欧亚大陆;用名相耶律楚材有

摄政

这里所指摄政,应是真正做到了临朝称制的人物,而非一般所指的“权倾朝野”,甚至也不包括权威超越当朝皇帝、可以废立皇帝的顾命大臣、辅政大臣。一般能达到此种地位的,是太后、皇后、摄政王、太上皇。曹操封魏王,其时真正的朝廷是魏,而非汉,即“另立中央”,做了实际上的皇帝,死后亦被追尊为魏武帝。而王莽则在生前就当上了皇帝。

大王朝在位超过一年、小王朝在位超过20年的摄政,一共13人。

北魏太武帝27雄才,与南朝刘宋大战中原,多次获胜;为嬖臣所害有

北魏孝文帝28深慕华风,下令迁都,全国改制实行汉化,鲜卑族融为汉人优

南汉刘严25为人聪明残酷,好非刑杀人,奢侈,聚敛南海珍宝坏

后蜀孟昶27好打球走马,君臣荒嬉,风气淫侈,苟安于偏陲一隅,亡于宋坏

辽太祖22雄才,统一契丹诸部建国(辽),使其初期汉化优

辽圣宗48伐高丽得不偿失,兵连祸结,国力削弱由盛而衰坏

辽兴宗24多才多艺,耽于游乐,与宋订“富弼之盟”,友好外交仁

辽道宗41与宋友好邦交;权奸乱政,害死皇后太子,迷信佛教;国家承平及

夏崇宗543岁即位,与宋时战时和及

夏仁宗55尊孔办学,举兵抗金得胜及

汉吕后15残忍,大杀功臣宗室,祸乱宫廷;识大体,任贤用能,黄老之治有

王莽23学者出身,有理想大行改革,行为怪诞荒谬,导致天下大乱被杀坏

邓太后15干练,好儒术倡经学,内政无重大过失;但国势渐衰及

梁太后6用外戚梁冀专权,诛除异己,毒杀幼帝坏

曹操24文武治乱雄才,统一北方,挟天子令诸侯;残忍,通达,重人材有

晋贾后10淫暴嗜杀,祸乱宫廷,引发八王之乱坏

北魏冯太后25私行恶;为政精明,变革体制,大兴文教,创北魏盛世升平景象优

辽萧太后27整饬吏治罗致人材,吸收中原文化,文治武功,创辽朝全盛时代优

宋刘太后11警悟,晓史书,护养仁宗即位;贬逐异己,大政尚属得体及

高太后9宽民戒苛政,汰官冗,政治清明,中原绥定及

明张太后7贤明果决,任用良臣,善政,国家太平,为明朝的黄金时代优

清多尔衮7精明强干,权略善战,率清朝入关征服中国;严厉,实行大屠杀有

慈禧48精明有魄力,用大量汉人名臣,中兴清朝;晚乖戾奢侈,国势衰优

所有这些大、小王朝的皇帝、摄政,加起来共125人。

最可能引起争议的是慈禧。她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摄政,一直活到了二十世纪。现代中国人对她晚年的作为记忆犹新,很难有什么好感。有些人甚至早在印象中将之归到了“坏皇帝”一类。其实是不对的。慈禧掌权后,内平太平天国与捻乱,外拒西方列强的侵扰,苦心诣旨,惨淡经营,止住了道光、咸丰年间开始的政治滑坡,中国社会一度出现民生安定的太平景象,即所谓“同治中兴”。中国历代王朝的晚期,都没有一个皇帝或摄政人物,能够做得象她那样出色。她割让了一个台湾,却保持了连民国政府都没能保持住的巨大中国版图的基本完整。她犯过许多错失,但她的功劳却无可抹杀。慈禧也并不象一些电影、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残暴,她任人唯贤,起用一大批汉族名臣。她发动两次政变都出于不得已,影响范围仅限于宫廷,所杀不过数人。杀珍妃是在外**队即将进城、而珍妃又死不肯走的情况下,才令太监抛入井中,以免受辱的一项紧急处置,也算说得过去。史书上记载其残暴的是杀小太监,从中国皇家的观点看,太监是“家奴”,处罚、待遇自然可以严酷,乃至随心所欲。虽然这也不符合现代人权观念。她没有用这种方式对待过其他臣民,更没有滥施过苛政。她在戊戌政变后,也有所悔悟,开始部分地实行新政,事实上为清王朝和平退出历史舞台做了铺垫。

无为的皇帝

汉献帝,蜀汉后主,晋怀帝、愍帝、安帝,唐昭宗,宋英宗、宋钦宗,元泰定帝、文宗,明思宗;清咸丰。共13人。

评说:个人品德倒还不算太坏,或虽有励精图治之心,却因时势所迫,回天乏术,无所作为的皇帝。多为末途、亡国之君。

无为的皇帝不能说是坏皇帝,在许多方面他们甚至比有作为的皇帝还要好。许多王朝,都兴盛于有作为的皇帝,而衰亡于无为的皇帝。无为不是衰亡的原因,多半还是衰亡的结果。明思宗(崇祯)是这一类中有代表性的皇帝,受命于末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固然不是雄才,也有过错,如凌迟处死抗清名将袁崇焕,毕竟还是懂得励精图治、亟欲振作的皇帝。我不信换上他的先辈,比方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一定会干得比他更好。

及格的皇帝

后梁明帝,唐肃宗、德宗、文宗、武宗,辽道宗,宋真宗、哲宗、高宗、宁宗,夏崇宗、仁宗,金章宗,元成祖、英宗,清道光、同治;汉邓太后,宋刘太后、高太后。共19人。

评说:为政有得有失,无大作为亦无大过失,即政绩平平的皇帝。不苛刻地说,做一个及格的皇帝,已经很不错了。

有作为的皇帝

秦始皇,汉高祖、武帝,晋武帝,北魏太武帝,隋文帝,武则天,成吉思汗,元世祖,明太祖、成祖;汉吕后,曹操,清多尔衮。共14人。

评说:建立过巨大功业,如一个新的王朝,或开疆扩土,扫平群雄,统一诸部、中原乃至全国,或开创、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承平时代,而为政用兵过于残忍暴戾、杀戮太重、不近人情的皇帝。多为开国之君。

这一类皇帝的作为,其意义大都是对历史而言。在一个“有作为的皇帝”统治下生活,往往极为痛苦。许许多多同时代的臣民,成了成就其作为的牺牲品。一“帝”功成万骨枯。宋代没有这样的皇帝。

有作为必须有雄才大略,知人善任,性格坚忍刚毅,这类皇帝多半是暴君,幸亏暴而不昏,有所作为,才没有被列到坏皇帝一类中去。他们的生平、作为被史家们描述得够充分了,我不想多加评点

仁慈的皇帝

汉惠帝,成汉李雄,后秦姚兴,梁武帝,唐高宗、睿宗,辽兴宗,宋仁宗、神宗,元仁宗,明惠帝、孝宗,清嘉庆、光绪。共14人。

评说:在位虽没有重大建树,为政却十分仁厚,惜才爱民的皇帝。仁慈的皇帝多半把民生看得比权位更重要,而显得比较柔弱。他可能使你失望,但绝不会使你恐怖和痛苦不堪,不会让你觉得“伴君如伴虎”,不会因你犯了小过失或仅仅只是看你不顺眼就砍你的头。虽然中国历来提倡儒家的“仁”,实际上仁君是很少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仁慈,不完全等同于儒家的“仁”和佛家的“慈”。对内实行宽放,对外睦邻相交;于公不呈强好胜,于私则忍让自持。就皇帝而言,“作为”固然可贵,“仁慈”尤其难得。这是为什么我要把“仁慈”放在“有作为”之上的主要原因。

宋仁宗应是这一类皇帝的代表人物,他以对部属宽厚著称于历史。北宋的皇帝也是历代皇帝中最仁慈的,基本上不杀功臣,不杀文人,不杀大臣。

仁慈的皇帝也不是一定无所作为。汉惠帝时期的黄老之治,梁武帝前期30年的天监之治,唐高宗时代的永徽之治,宋仁宗支持王安石变法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只是他们拘于环境的限制,无力挣脱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的羁绊,或自身魄力、狠气不足,未能获得较为宏大的成功。

优秀的皇帝

汉文帝、景帝、宣帝、明帝、章帝、和帝,吴大帝,前秦符坚,刘宋文帝,北魏孝文帝,唐高祖、玄宗、宪宗、宣宗,辽太祖,宋太宗、孝宗,金世宗,明宣宗,清顺治、雍正、乾隆;北魏冯太后,辽萧太后,明张太后,清慈禧。共26人。

评说:创造过治世、盛世,或扫灭群雄结束乱世,或开疆扩土抚定四边,或扶持危局中兴王朝,或励精图治改革有成,功劳远远大于过失的皇帝。优秀的皇帝必须有某种甚至多种政治家的良好素质,如非凡的才智,坚毅的性格,过人的韬略,恢宏的气度,识人的精明。优秀的皇帝也是有作为的,但他们没有那么残暴和淫逸,没有那么多的杀伐之气。他们可能会犯一些错误,尤其是在晚年,有些错误甚至是致命的、无可挽救的。但相对于他所建立的业绩,尤其放在整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来比较,我们应能够原谅他。

唐玄宗在位45年,经历了盛唐和中衰两个时代,前者是开元之治的30年,后者是天宝之乱的10余年。无论如何,这位皇帝的功劳是极大的,虽然有晚年那样重大的过失,但他创造的盛世却给历史留下了极为光彩的一笔。强盛、富足就不用细说了,仅以开元18年一年全国只有24人犯罪,即可说明当时的社会民生是怎样一种状况。如果不是天宝之乱,他的地位甚至应该超过他的曾祖父唐太宗。

另外一个可比唐太宗的皇帝是金世宗。他经常集合左右大臣,研讨历代帝王的成败得失,每有精辟的见解,君臣问答,像极了《贞观政要》所记。他甚至没犯过什么大的错失,没留下值得一说的遗憾。他在位28年,前五年讨伐残辽和南宋,后23年基本无战事的和平治世,颇似唐太宗戎马倥偬之后23年的贞关之治。他还有一个称号叫“小尧舜”。只是虽小则“尧”,虽“尧”则小。他应当是这一个级别中最好的皇帝。

最可能引起争议的是慈禧。她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摄政,一直活到了二十世纪。现代中国人对她晚年的作为记忆犹新,很难有什么好感。有些人甚至早在印象中将之归到了“坏皇帝”一类。其实是不对的。

慈禧掌权后,内平太平天国与捻乱,外拒西方列强的侵扰,苦心诣旨,惨淡经营,止住了道光、咸丰年间开始的政治滑坡,中国社会一度出现民生安定的太平景象,即所谓“同治中兴”。中国历代王朝的晚期,都没有一个皇帝或摄政人物,能够做得象她那样出色。她割让了一个台湾,却保持了连民国政府都没能保持住的巨大中国版图的基本完整。她犯过许多错失,但她的功劳却无可抹杀。慈禧也并不象一些电影、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残暴,她任人唯贤,起用一大批汉族名臣。她发动两次政变都出于不得已,影响范围仅限于宫廷,所杀不过数人。杀珍妃是在外**队即将进城、而珍妃又死不肯走的情况下,才令太监抛入井中,以免受辱的一项紧急处置,也算说得过去。史书上记载其残暴的是杀小太监,从中国皇家的观点看,太监是“家奴”,处罚、待遇自然可以严酷,乃至随心所欲。虽然这也不符合现代人权观念。她没有用这种方式对待过其他臣民,更没有滥施过苛政。她在戊戌政变后,也有所悔悟,开始部分地实行新政,事实上为清王朝和平退出历史舞台做了铺垫。

最好的皇帝

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清康熙

评说:有雄才大略,及大政治家的恢宏气度与远见卓识,勤勉节俭,仁慈爱民,政治清明,从谏如流,为后代开创宏大久远和良性运作的基业,文治武功的皇帝。

最好的皇帝只有四个,值得一一评说。

汉光武帝刘秀,为人十分仁慈、厚道,这在历代开国之君中是极为罕见的。开国者多重杀伐,似乎不杀不足以建立新朝国威,所以先是杀敌人,后是杀功臣。刘秀破了这一恶律。他以武功建国,却又极重文治,体恤民艰,崇尚节俭,奖励士节,被史家称作“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他的缺失是中常侍一律改用宦官,埋下东汉末年宦官弄权的隐患。

唐太宗李世民,以其明鉴流传于世。古代君王系社稷天下与军政大权于一身,说一不二,最难得的就是“兼听”,包括听取反对自己并且被实践证明是反对对了的意见,包括当众顶撞叫你下不了台的意见。贞观之治为一定范围内的“言论自由”作了最好的注脚。他的污点是玄武门之变,以突然袭击谋杀无辜兄弟这样卑鄙的手段夺取帝位。

宋是没有宦官弄权、外戚乱政的朝代,是对知识份子最为尊重的朝代,是皇宫最节俭的朝代,是最少杀大臣的朝代,是科技发展最迅速的朝代。这一切,与宋太祖赵匡胤开国时定下的方策关系极大。赵匡胤的个人品德也值得称许,“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曾家喻户晓。他的失误还是方策上的,造成有宋一代弱兵少将、为政拘谨的特点。

康熙是这四个人当中最好的皇帝,也就是所谓“千古一帝”。不光中国,就是整个世界有史以来的最高统治者,从皇帝到总统,我不知道还有谁干得比康熙更好。他军事上取得的胜利,超过除成吉思汗以外历代皇帝的武功,而在从容用兵、巩固胜利方面,成吉思汗亦不是他的对手;他开创的盛世,无论是盛况还是长久,远非历代任何治世可比。他几乎集合了中国所有好皇帝的全部优点,而绝少犯和他们同样的错误。他多次南巡,曾顶着凛冽的寒风,在崎岖小道上步行十余里亲临治河工程第一线阅视,泥泞没膝,随行地方官望而却步。他甚至是最有才学的皇帝,和在位最久的皇帝。

上下五千年,纵横七万里,在此环宇之内,经过时间、空间之长期演变,万有事象,浩翰无际。祗以帝制史言,出现了约二百六十位帝王,其中堪称英主明君者,固属不少,而真作到开疆拓土、征服外患,立有显赫之功者,确是凤毛鳞角。

论者辄以推祟秦皇汉武为典范。秦皇虽有南开五岭、北逐匈奴之功,但亦有焚书坑儒、赋税徭役之苛,更曾兴造阿房之扰,功过是非,殊难定评;汉武帝英年当政,文治武功,彪炳一时,北伐匈奴,南取闽越,东征朝鲜,扩大了中国早期版图;在文治方面,罢黜百家,表彰儒术,定为一尊,开文字之仕途,惜晚年为着长生不老,求神仙进方士,大建宫室,平心而论,似有白玉微瑕之嫌。一言开疆拓土,扩大幅员,文治武功,均有懋绩,懿行圣迹,足为楷模,其最大建树,厥为根除长期之外患,使五族融洽者,乃清圣祖康熙帝也。

据柏杨先生计算,从黄帝轩辕到清代宣统帝溥仪,中国共出现了大大小小397个帝和162个国王。

纵观中国古代史,康熙皇帝可以算得上为数不多的杰出的一位千古圣君和明君,他本人个性宽仁大度、勤政爱民、谦虚谨慎、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内圣外王,又少了汉武帝秦始皇等帝王的穷兵黩武,少了武则天宋真宗梁武帝等的宠信道佛,少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热求长生,少了汉高帝明太祖的滥杀无辜,少了秦始皇隋炀帝的苛政暴虐,少了唐玄宗、清高宗的前明后昏,不偏听偏信,不将信将疑,对自己、对人生、对臣工百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传统儒家帝王标准之“内圣外王”做到极致,堪为千古帝王道德之楷模。

但其主政期间由于客观原因国际交流欠缺、由于满汉矛盾兴文字狱数起、由于酱缸文化致科技不兴。需要指出的是,康熙时期的中国社会在走向繁荣的同时,也蕴含着新的隐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治**;二是最高统治权力的继承;三是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作为皇帝,作为**制度下的封建君主,然单论人品称康熙为千古帝王之佼佼者,仍不为过,论政绩,称千古一帝亦不为过。

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太子建成、弟元吉。高宗专宠武后,废王皇后及太子,元老忠良相次被害;武后垂帘听政,诛族兄、亲姐,杀两个太子,废两个皇帝(四人皆为其亲子);代唐前,实行恐怖统治,任用酷吏,罗织罪名,密告成风,大杀将相朝臣,杀诸王公数十人、支属数百人,武周初曾七年杀了七个宰相,又穷奢极欲,重用张氏兄弟;中宗发动“五人之谋”复辟,又有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政,太子发兵入宫杀武三思及其亲党,自己也兵败被杀;韦后毒死中宗,李隆基率兵入宫诛杀韦后、安乐公主,睿宗复辟;玄宗杀太平公主,废杀太子及另两子,强占儿妃,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当道,屡兴大狱,安禄山叛变陷两京,马嵬坡兵变逼杀杨贵妃、杨国忠,玄宗让位于太子;安、史先后称帝;吐蕃入寇两京,代宗亡走陕州;藩镇之乱四起,不服节制乃至反叛朝廷,各自称帝,纲纪荡然无存;德宗亡走梁州,下罪己诏;自肃宗至唐末,先后有李辅国、鱼朝恩等二十来个权宦当政为祸,由宦官统领禁军,横行朝廷,有六个皇帝为宦官所立;宪宗暴卒,传为宦官陈弘志所害;牛李党争四十年;穆宗中毒而死;敬宗为宦官刘克明所害;宦官仇士良弄权二十年,共杀二王一妃四宰相,废立太子;武宗服金丹而死;宣宗服方士之药而死;懿宗荒嬉作乐;僖宗纵情娱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领文武百官迎黄巢入长安;黄巢尽杀唐宗室,称帝;昭宗杀十一王,自己与皇后被宦官囚押,被纵火逼迫恸哭出宫;朱全忠废杀昭宣宗,火烧皇宫、长安,篡唐。

首发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