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明朝种地的日子》第九章 我要当地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阵鸡犬相闻之后,夜色下的村庄沉寂起来。

杨家后屋里亮着灯,老少三人围坐在一起,矮桌当着一个半米多长,三十多公分高的包铜木箱。

箱子看起来有些年月了,原本暗红的颜色更加暗淡,灯光下没一点光泽。但这箱子一看就不是普通物件,缠枝雕刻花纹,四角都包着锃亮的黄铜。

放后世妥妥的一件家传宝贝,在这个时代也不是普通人家能够拥有的。

杨烁在后世带来那个双肩背包跟它比起来,有些微不足道。

“爹~~这就是咱家的家底?”杨烁一阵口干舌燥,心跳的厉害,有点挖着海盗宝箱的赶脚。

杨老憨笑笑,脸上竟然带着些狰狞:“你爹我十五岁当兵吃粮,十多年征战,攒下的东西都在这呢。这些东西有蒙古人的,有贪官的,样样都带血,但没一件是看百姓的。”

杨烁没有什么道德洁癖,带兵的出生入死为地什么?天下?这词离他们太高,太远。讲究好男不当兵的年代,当兵是为了活着,藏点私房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活着,为了后人能不像自己一样的活着。

吱~~~~

一声压抑的轻响动,箱子被杨张氏小心的打开。

杨烁的眼睛一下亮了,嘴巴张开,居然再也合不上了。

没有想象中的珠光宝气,熠熠生辉。也没有想象中金光灿灿,目眩神迷。然而,箱里的东西就那样静静的摆在哪儿,只看一眼,就再也挪不开心眼睛。

几块不规则的黄色金属饼子,像别压扁的馒头一样,是金子,金饼子。一尊二十多公分高宝相庄严的金菩萨,玉牌子,玉璧,零零散散好多块,一套应该银子做成的酒具,明显的异域风格,酒壶上还镶嵌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

箱子边上齐刷刷的码着些巨大的银锭,大元宝。杨烁伸手摸了摸,触手一阵冰凉,元宝上赫然刻写几个大字,大正十年。

自己这个爹哪里是有家底呀,简直就是土豪呀!

杨老憨得意的晃晃头,伸出左手仅有的两根手指,比划着:“这个数!儿呀,最少值这个数!”

杨烁看了看杨老憨的手,咽了口唾沫:“八~~八百~~~八千两!”

杨老憨有些恼怒,换了只手,伸出两根手指:“两千两,最少两千两!”

两千两什么概念,杨烁已经没心情去思考,换算了。他只知道,这些东西任何一件在后世,二三线城市分分钟换套房。

这哪里是有点家底儿,简直就是宝藏。

“你这算啥,咱儿的才真是宝贝。”

杨张氏小心的把杨烁背包打开,手机和充电包,还有那个装着玻璃杯的包装盒。

慢慢的,生怕撕坏了一样,一点点的打开包装。

嘶~~

杨老憨嘴里不住的吸着冷气,眼睛定住了,整个着魔一般。

“你这死老婆子,怎么不要告诉我?”杨老憨气道:“你就这么放着?万一有个磕碰~~~~”

琉璃他杨老憨不是没见过,可这么漂亮的琉璃他像都不敢想。

透明的就好像空气,灯下光泽闪现。琉璃杯上,五彩斑斓的花卉,像长在上面似的,真的希望,仿佛碰一下就会动。

这破玻璃杯,三十块一套,小商品市场要多少有多少。

杨烁心里苦笑,却不能点明。

“儿呀~~这是,你那个爹娘给你的?”杨老憨声线有些颤抖,哆嗦着问道。

“嗯~~”杨烁点点头,是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杨老憨大手搓着脑袋:“咱家这事哪辈子修来的福分,人家这么对你,这传家的宝贝给了你,真是拿你当亲儿对呢。”

见杨烁神色黯然,杨张氏温声说道:“儿呀,要不给他们立个排位,想他们了,就拜拜!”

杨烁忽地笑了:“娘,他们还年轻着呢。”

是啊,父母还算年轻吧~~可没了自己,他们一定老的快了。我在这一世会好好的,你们也要坚强的活下去呀。

~~~~~~

银子再多,能花一辈子吗?

这是白天杨老憨问杨烁的话。

这也是杨烁一直在想的出路。

现代时空,杨烁就是一个除了学历,身无长处的人。这个时代,他就是一个农民。

混吃等死的本钱都没有,而且在这个时代,即便有这个资本,自己又哪有守护它的能力。

杨烁坐在床上毫无睡意,忽然很想抽根烟,喝瓶酒。

好在,这个家是有家底的。不算家里的田,还有值两千两宝贝,带来那套玻璃杯怎么也能再卖些散碎银两。

一两银子换成人民币,多钱?

对这个时代物价,他多钱有点了解。这个时代的金属货币,值钱得吓人。一两银子能买上好的白米两石,也就是三百七十多斤。

后世普通大米,一斤也要三四块钱,换算一下,一两银子差不多快七百人民币,两千两就几乎一百四十多万。

但这个时代一亩地不过三两银子,杨家这样上好的水田也不过七八两,后世多钱一亩?

一百万能买一亩地?做梦!

所以,不是这样换算的,这个时代的钱,不是后世那种单纯的数字,这个时代的钱不是纸,它是土地,是粮食,是一切跟国家命脉挂钩的东西。

即便这一百四十多万就是换算后的总数,也不可能是2017年的一百多万,而是七八十年代的一百四十多万。

七八十年代,烧饼几分一个,几块钱能在最好馆子搓一顿。一个国家干部,一月不过几十块的工资,万元户几乎就是当地无敌的存在。

杨烁有些算蒙了,他可怜的数学能力,实在是算不明白可。

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不能坐吃山空,以后得想着赚钱。

怎么赚?还得考种地。

等收了稻子,上报官府。能增长的新稻种可是天大的事儿,玉米,土豆,红薯也都交上去。大明开国不过二十多年,好多地方依然年年饥荒,有的地方甚至有人饿死。

自己手里有能让人吃饱的粮种,官府不会视而不见。在这个讲究声望的年代,这也算给自己弄了一层保护衣,人身有了保障,说不定还能落些别的实惠。

然后,就是买地,能买多少买多少。

买地种地,我养猪,养鸡,养鱼,那本农业技术指南早就翻得七七八八一定能在这个时代好好的活下去。

当地主,种地。

~~~~~

杨烁想着出路,杨老憨夫妇也想着儿子的出路。

他俩心里明镜似的,这个儿,实在不是很能吃苦的人,光是嘴里那份吃,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养活得起的。

“他爹,儿以后咋办呢?”杨张氏有些忧虑:“咱家钱是不少,可坐吃山空可不成啊!”

杨老憨在床上翻了个身:“你别瞎琢磨了,我都想好了。”

“说说,说说。”杨张氏从床上做起来,急问。

“买地!”杨老憨一字一句地说道:“等收了稻子就给他买地,能买多少买多少,买了田,佃给别人种,这就是铁庄稼,啥时候都饿不着。”

说着,杨老憨咬了牙:“还得给他在衙门里找份差事,有了身份才能守得住,要不然皇粮秋税可是大麻烦。”

“你去县里找陈大哥?”杨张氏问道:“你上回去,不是说他人病的厉害,怕是不成可能了吗?他儿子虽然咱们青田的捕头,可一个捕头有那么大能耐?”

杨老憨摇头:“去京城,找徐大哥大哥。”

杨张氏愣了下,惊道:“不行!徐大哥总跟着贵人出兵放马的,找他,那不是把儿送去当兵了?”

“妇道人家!出兵放马,哪年的老黄历了。”杨老憨笑骂一句:“徐大哥在国公府上也是有头面的人物,不止当兵的,哪个衙门都给他三分薄面,他说一句话咱儿在衙门里差事就定了。”

“总要离咱们近一些最好。”杨张氏说道。

“咱儿子能写会算,人也机灵,有咱两个看不死的给他看着庄子,他在衙门里吗一份俸禄,这日子还能差?”杨老憨得意笑道。

杨张氏也笑了:“还差个女人呢,结个亲,生个大胖小子,心也就安稳了。身边有个女人算计着过日子,将来指定红火。”

杨老憨点点头:“得抓紧,赶紧找人介绍,这事拖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