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域神族》第五章古海动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城内其他守军也闻讯赶至城门处,与拥挤在一起的叛军迅速展开厮杀。

锋利的铁剑刺穿叛军的盔甲,温热的鲜血飚洒在身后士卒的脸上、手上及盔甲上。

“弟兄们,挡住,别让叛军进城”,张度一边厮杀一边喊道。

城内守军匆匆筑起人墙抵挡潮水般的叛军,城外的叛军拥挤着试图破开厚厚的人墙。就这样双方一直僵持着,前排倒下,后面补上。

杀戮还在继续,萧炎率大军已从北门进城,火速朝着城东赶来。

噗呲,一把铁剑从后方快速袭来,刺穿身上的盔甲,刺进左边心脏,再迅速拔出来。随剑一起出来的便是如泉涌般的鲜血。

“杀,啊!”,疼痛感瞬间袭上大脑,张度大吼一声便跪倒在地,眼睛盯着前方,露出一道凄凉的冷笑,随后便没了声响。

“张将军死了”,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正赶来支援的守军们慢慢停下步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城门处拥挤进来的叛军。“哐当!”,一名守卫吓得手一哆嗦,剑没拿稳。于是起了连锁反应,众人直接丢掉手中的利剑,转身逃命而去。

“杀啊!”没了人墙的阻挡,叛军朝着四周散开,追杀着逃跑的云城守卫。

副将们用担架抬着被打晕的叶然正连夜逃往皇城方向,路上的颠簸,使晕睡的叶然悠悠醒了过来,“这是在哪?云城怎么样了?放我下来”,某副将急道:“将军,云城已被叛军攻下,我们正赶往皇城”,叶然惊愕道:“这么快!那张度呢?”,“张将军他……他战死了”。

叶然无力的闭了闭眼,叹息一声:“唉!”。

众将皆对视一眼,一股沧桑的情绪骤然散开,弥漫在众人周边。

叶然及身旁诸多副将不知,萧炎领兵已抄小路捷径率先杀向皇城,此时估计已攻皇城了。

皇城皇宫,九金龙椅上独坐一人,昨日人满为患的大殿,今日却空荡荡的只剩三人,萧条的气氛比沧桑的情绪更猛烈的冲击着大殿上跪地的两人。

王泽与于安南眉头紧皱,王泽跪求道:“皇上,请移驾洛茫城,臣以调集皇城所有御林军,拼死也要保护皇上周全”。

“臣也调集三千禁卫,安排在北城出口处,请皇上移驾洛茫城”。

“朕不走,朕若走了岂不是等于拱手让出这江山”,“皇上此一时彼一时,此时不走等贼军攻城时,可就来不及了”,于安南着急着,心里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急得团团乱转”。

虽然不惧萧炎的五万兵马,用王泽的一万御林军可抵挡半个时辰。半个时辰的时间足够三千禁卫保护萧室到达洛茫城,只要到达洛茫城,就算萧炎领兵十万攻洛茫城也无需惧惮,因为洛茫城门厚城高。但是谁也说不准萧炎有没有暗地里收买其他将军,要是这些被收买的将军临阵倒戈,那就麻烦了。毕竟禁卫只有三千人,谁都不知道萧炎究竟收买了多少人。

“报!”,听到门外传来带着紧张的声音,于安南回头看去,只见一位侍卫慌慌张张的跑进大殿,颤声道:“不好了,太子领兵五千与东城的御林军杀起来了”。

萧刚气的拍着龙椅站起来道:“什么!”,愤怒道:“于安南,朕现命令你带着所有皇室亲眷赶往洛茫城。王泽随朕赶至东城,朕要亲手废了这个孽畜”。

于安南急道:“皇上此时万万不可前去,让臣带兵前去东城捉拿太子,随后赶到洛茫城交由皇上处置”。

“如此甚好!”,一旁的王泽赶紧道。

“不必多说,你二人还不立即行事”。

“皇上!臣……”,“别说了,朕意已决,你二人若是还当朕的手足,就赶快带我萧室亲眷逃离皇城”。

“是,臣遵旨”,于安南正欲起身离开大殿,突然又来一侍卫慌慌张张跑了进来。

“皇上不好了,叛军从东城攻进来了!”。

“臣恳求皇上马上移驾,臣率兵挡住叛军”。

“不必多言,于统领还不赶快带朕家眷撤离”。

“王泽,带上你的御林军随朕去东城”,时间紧迫来不及细细安排,萧刚拿起案台上的宝剑,率先夺门而去。

“是,臣遵旨”,王泽说完便随着萧刚一同走出大殿,大殿外整齐排列的御林军齐齐跪地,高呼:“誓死保卫皇城”。

“众军听令,随朕杀敌”,萧刚翻身上马,带着身后紧紧跟随的御林军,赶向东城。

于安南看着远去的萧刚,起身跑到北城带着萧室亲眷正往洛茫城撤离。

赵阔在攻下云城之后,马不停蹄率兵朝着皇城杀来。殊不知萧炎早已攻破皇城东门,正与皇城中的御林军厮杀在一起,杀戮从这一刻正式开启。

尸横遍野的东城,从死亡的人数来看,最起码有几千人死在东城,城内更是惨不忍睹的残肢断臂到处都是,平时训练有素的侍卫也抵挡不住几万人的冲锋。皇城内烽火四起,鲜血在过道小小的缝隙间流淌着。

萧炎骑着马,看了一下街上横七竖八的死尸,满脸不屑。

“传令赵阔,让他领兵前去北城堵截萧刚家眷”。

“是,属下这就传令”。

北城城门人满为患,密密麻麻的人群拥挤在城门口,人群后面是一眼望不见尾的马车。从装饰上来看,这一列马车上坐着的妇女,定是萧室亲眷无疑。

“唉!这么多人何时才走完啊?”,巧妃侍女伸手捞开马车挡帘,看了一眼人群无奈道。

“巧儿快放下挡帘,娘娘不能受风寒”,另一位侍女道。

“咳咳咳,这天本就冷,受风寒只不过早晚的事”。

“娘娘您可千万要保住身子,不能受风寒”。

“秀儿说什么呢!娘娘好好的怎么会受风寒”。

“好了好了,咳咳咳……你俩啊,咳咳咳……”。

“娘娘喝口热水吧,休息一下”。

柔妃眯着眼向怀里看着熟睡的小十四,带着母爱的光辉转头问着旁边的巧儿,“我的小十四还没取名字呢,你俩丫头挺精窍,帮我的小十四取个名字吧”。

“那娘娘想取威武的还是文雅的?”平时古灵精怪的巧儿立马来了兴致。

“威武的,但是文雅不可少”。

“嗯,容巧儿思绪片刻”。

“嘻嘻,巧儿你就别逗了,你要是能想出来,那你岂不是可以当才女了”,一旁的琴儿掩嘴偷笑。

“诶,有了”,巧儿兴奋道:“萧燚,娘娘您说萧燚好听吗?”。

“萧燚?哈哈哈……”,柔妃看了琴儿一眼,琴儿忍不住笑了起来。柔妃眨了一眼,摇了摇头。

“琴儿姐姐,你笑什么呀?这萧燚挺好听的啊!”,听巧儿这么一说琴儿更是捂着肚子笑的停不下来。

看着满脸笑意、不停咳嗽的柔妃,又看看笑得眼泪都快出来的琴儿,巧儿一脸的茫然不解。

实在是笑不动的琴儿,擦着眼角的泪珠,上气不接下气道:“巧儿啊巧儿你说我该说你什么好,你可知道萧燚是谁吗?”。

巧儿这下迷糊了,这萧燚是谁?整个皇宫都没听过有谁叫萧燚的啊!遂问道:“是谁?”。

“哈哈哈……,笑得我眼泪又出来了,不行等我再笑会”,一想到这刚出生的十四皇子叫萧燚,不知皇上知道了会是什么感想,一想到这琴儿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哎呀,琴儿姐你就别笑了,快告诉我萧燚是谁?”,巧儿小嘴嘟起佯怒道。

“好,我告诉你,萧燚可是皇上的太爷爷,你说你取什么不好,偏偏取个燚字,你让娘娘以后敢见皇上吗?或者皇上以后敢叫十四皇子燚儿吗?”,琴儿收住笑容娇羞道。

“啊!娘娘,巧儿真的不知道萧燚是皇上的太爷爷,望娘娘恕罪”,听得琴儿这么一说,惊慌失措的巧儿跪在柔妃旁懊恼道。

“你呀!我又没责怪你,你跪下干嘛?快起来吧”,柔妃语气温柔,含笑道:“这不能怪你,你晚进宫几年不知道没关系”。

一旁的琴儿忍不住打趣道:“你呀该取个“战”字!”。

巧儿不解,疑问道:“这“战”字?该不会是?皇上的祖爷爷吧?”。

“咯咯咯……,什么祖爷爷啊?我刚想到的!”,琴儿看着疑惑的巧儿,又失声笑道。

“娘娘您觉得战字如何?”,琴儿问着身旁的柔妃。

柔妃沉思一下,道:“萧战,多了一份凶猛好斗,却少了一份文静儒雅”。

“萧尘,娘娘您觉得萧尘怎么样?”,巧儿问道。

“萧尘,多了一份书生气质,却少了一份威武霸气”。

“不如叫萧巠尘,加个巠字,通锦,寓意前程似锦”。

柔妃念叨着“巠尘、巠尘、萧巠尘,虽说还是少了一份霸气,但是巠尘还是蛮好听的”,“嗯,就叫巠尘,我皇儿有名字了”。柔妃边说边看着熟睡的小十四。

哇哇哇、哇哇,原本躺在柔妃怀里沉睡的小十四突然哭泣起来,而远在东面的古海也开始汹涌澎湃。

“这好好的,尘儿怎么无端哭闹?”,向巧儿看了一眼,柔妃无措。

“或许小皇子饿了吧?”。

“早些时候奶娘才喂过奶,不可能这会就饿了”,柔妃边哄着哭泣的小十四,边说道。

小孩子大概都是哄哄就睡着了吧,柔妃这样想到。

沧月国东边紧临的大海,在小皇子啼哭的那一刹,那平静的海面开始波浪滚滚,一排接一排的海浪涌向岸边。

视线之内只见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开始成型,缓缓流转的海水渐渐极速旋转起来。

“不好,今日不宜出海,快叫你二哥三哥回来”,岸边披着蓑衣的老头看着海面,朝着身边的次子道。

“爹,二哥三哥都在家里没有出海!”,身旁的次子一脸不耐烦的对着老头。真不知道为什么,只从上一次老爹出海回来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神神叨叨的不让哥哥们出海。

说什么古海变了,不过说起来也真奇怪,最近古海的海水味道似乎跟以前是有点不一样了,多了几分血的味道。老头身旁的少年疑虑着,

“没出海就好,没出海就好……。”,老头望着远处已成型的巨大漩涡,口中不停叫道。

“诶!爹,上次你说你在海中看到了什么?”。

“没出海就好、没出海就好,没出海就好……。”,老头继续念叨着,视线紧盯着海面,似是没有听见身旁次子的问话。

唉,再这样下去,老爹不疯我都要疯了。少年大跨几步拉着老头的蓑衣,朝着身边目不转睛盯着海面的老头大喊“爹,我们回去吧!”。

“这漩涡有什么好看的,天天都有,只不过没今天这么大而已”,少年暗自瘪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