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俗世之秋》第四章 他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一天开始了,和煦的阳光广布在大地上,象一曲无比震撼人心的旋舞曲,搅动着千千万万的生命一起炫动、跳跃、閃舞......

秋菊说,”哥,我今天给你讲个故事,然后呢?你猜一下,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

夏侯仁笑笑道,”不是妹妹,就是爷爷,还能有谁?“

”错。“秋菊似乎有些故弄玄虚,微笑道,“根据几天来你的积极表现,我今天特别高兴,也当一回说书人。但这个故事的作者不是我,也不是爷爷,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你必须猜出来。这里先设个悬念,不然你不会好好听。”

“这个人,对我很重要吗?”

“不知道。你想套我的话呢?好好听着——”

这个故事发生在——

我国东晋孝武帝大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387年。

有一天这里来了个外国的道人。这个道人可了不得,本领大得狠,他能够把刀子吃进肚里,然后,从嘴里先是喷出火来,接着便吐出珠宝金银。

据他自己说他这本事是从印度婆罗门教学来的。

有一回,这个道人在路上遇见一个挑担的人,指着他担子上的小笼子,双手合十作揖,与挑担的人商量“有劳施主,我走累了,可不可以行个方面,让我在这个小笼里,你带我一程?“

挑担的人很奇怪呀,因为他知道他的笼子养俩只雀儿还可,更本不可能装得下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头也装不下啊,这个笼子太小了。挑担的人想想这人一定是疯了,他摇摇头道:“你拿我开心呢?这么大一点哪里能装得下你呢?”

那个道人应答道:“如果你允许的话,那我就准备进去了。”挑担的人越发觉得奇怪,放下担子,指着笼子笑道:“看你牛皮吹的,鬼才信呢?你这么大一个活人能进的去?好吧,进去了,我就带你。”

只见那道人口里练练有词,飘然而入笼中。而且笼子没有变大,那个道人也没变小,挑担的人担在肩上,也没有觉得比先前重。

挑担的人奇了怪,用手伸进笼里摸了摸,确实是个人,不是心中猜的鬼。

挑担走了数十里路,在一棵树下息脚吃饭。他招呼笼里的道人出来一同吃点。那道人说:“我有饭菜,你自便吧。我就不出去了。”

只见笼里的那个道人,把饭菜碗从衣袖中一一端出,摆放在笼子中央,鱼肉荤素,样样俱全,反过来叫挑担的人吃。挑担的也没客气,到笼里夹了一筷子,仔细品了品味,觉得确实不错。

那道人对挑担的人说:“你也别着急,等一下,我要叫我女儿和我一起吃饭。”

于是乎只见那道人嘴一张吐出一个女子,妙龄二十上下,衣着华美,容貌雪月梨花,令人神魂颠醉。于是乎,笼里的父女俩兴趣嫣然地吃起饭来,待到饭快要吃完了,那道人一推碗,一个哈欠,觉得困,倒头便睡。那姑娘见状便对笼外挑担的人说:“大伯,我要让我的男朋友也来吃点,你可不要告说我爸呀。”

挑担的张口结舌,揉揉眼睛,还不自觉地掐了自己一回,也不言语,只是眼睛睁的大大的,傻看。

只见那妙年美女一张嘴,一位风流倜党的俊男腾跃而出,美女也从袖口里端出几盘菜来,他们二人亲亲我我,便津津有味地一起用餐。

挑担的人挠着脑袋,惊诧奇怪了——笼中已有三人,宽窄仍不显拥挤。不一会儿,那睡着的道人动了一下,似乎要醒,美女急忙将俊男纳入口中。道人醒了,对挑担的人说:“可以走了。”随即把女儿纳入嘴中,接着把那些吃饭的器具等又放进袖里······

挑担的人继续挑着担子上路,一边走着一边跟着装在笼里的道人拉着家常理短,一路到也轻松不少。

快要到一个小集镇时,道士让挑担的息下脚来,他从小笼里走出,两人便一前一后走在街道上。那个集镇并不大,但行人车马可也是车水马龙,三三两两,络绎不绝。沿街两旁小商小摊处处可见。

他们走着走着,忽见卖梨的摊贩前,有一小孩,满脸脏兮兮的,正伸着小手向摊主讨要梨吃,“叔叔,给我一个梨吃吧,我实在是太渴了。”

卖梨的问小孩“你有钱吗?”

小孩苦着脸,摇摇头。

只见那卖梨的闻言便凶巴巴的推了小孩一个趔趄,喝道:“走!走!没钱吃什么梨?”

小孩爬起来,满眼泪水,无奈的看着那堆梨,依依难行……

那道士见状,便从衣兜掏出钱来,示意摊主按钱给小孩取梨,小孩破涕为笑并给道士磕了一个响头,接过梨就狼狈地吃起来

那道士道“慢慢吃,你把梨籽给我。”小孩依言递给。

只见那道人接过梨籽,三步两步走到街道上的一块空地,从背囊里掏出小铲,就地挖了一个小坑,把梨籽埋进去,然后席地盘腿打坐,嘴里练练有词,眨眼的功夫,出人意外的——

奇迹发生了,梨籽破土长出芽来,并很快往上窜高,岔出枝桠,一会儿就枝繁花茂,果叶续密,紧接着就大果硕硕喜人,香飘溢鼻.....

只见那道人无偿分派给围观的每人一个大梨,大家纷纷道谢接过梨而离去。

待到梨摘完,道人便将梨树放倒,截成几段处理给街上要木柴的人,然后便叫上挑担的一起离去。

那卖梨的也在场,一切都真真切切看在眼里,楞楞半天没回个神。当他回到摊前,发现自己的一堆梨不翼而飞,,卖梨的刚要捶胸踹脚哭爹骂娘,忽见装梨的筐底压着一些东西,原来是几两碎银子,卖梨的抓在手里掂量掂量估计也就是一筐梨钱,适才转怒为喜,晃着脑袋诧异嗟叹不矣......

挑担的人见这道人神功了得,而且是心高德善,佩服得五体投地,便向他叙述他们那儿有个土财主,拥地几千亩,谷粮满仓。时下正闹饥荒,哀鸿遍野,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无奈那土财主吝啬无情,不肯开仓放粮,赈济饥民。挑担的希望道人出手相助,让土财主痛快放粮,救民于水火。

道人闻言,欣然应允,知晓得土财主爱财如命,便有了主意。

这个土财主素日爱马,整天骑它出去溜达一圈,回来拴在院里的柱子上便又是喂料,又是梳理,那个劲儿比孝敬他父母而过犹不及。

只见那道人飘然而至土财主院中的一颗大树上,口诵咒语,忽地那马不翼而飞,正在喂马的土财主惊愕不已,立即发动家人和佣人四下寻找,出人意外地在一个酒坛里发现了马。

土财主带着家人和佣人围着酒坛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向土财主献策,“少爷,外面来了个道人,他说他有办法,不如请他来帮忙。”土财主道“快去请来。”

那道人进院朝有马的酒坛查看了一遍,慢条斯理道:“施主的马暂时无碍,不必惊慌。要想得到马,其实不难,只要煮一百口大锅的饭,把方圆百里的饥荒饿民都叫来饱餐一顿,你的马垂手可得。”

土财主脸红脖子粗,半响不语。

有一自作聪明的奴才出了一个主意,“不是说古有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事,少爷,咱们今天难道不可以砸坛救马吗?”

那道人急忙拦住,“此等切切不可。诸位,我要提醒你们的是:这匹马有多大?而这个酒坛又有多大?你们都有眼睛,都有脑子,我无需多言。我正告你们,想砸坛救马,非但救不出马,反而会让马死于非命。”

土财主摇头叹气道“是啊,这个坛子,口小肚子大,装酒也就十来升,而我的马就有几百斤,看到马在里面,本来就已经很古怪了,砸坛救马肯定不行”

土财主脸憋成猪肝色,还在犹豫,这时管家凑到他耳边耳语了几句,土财主大惊失色,疾走到道人跟前,拱手施礼,“仙长请明示:家父本好好在床上休养,刚才亦不见了,这如何是好?”道人道:“施主,我刚才的话,你听到了吗?”

土财主一面慌忙地说:“听到了,我照办。”一面吩咐下人去煮一百口锅饭,并差人去告示四乡八邻来吃饭。

道人道,“天损有余而益不足,非我要你行善,你也可以行不善,但是那你将损失更多。你若要令尊无恙,你还得开仓放粮,赈济饥民。事大事小,你自己掂量着办.”

土财主唯唯诺诺,表示一定依言行事。道人微微点头,道一声“我信你。”只见他口诵咒语,飘然而去。土财主紧追其后问道“那我的......”

道人扔下一句“照我说的做了,你的一切还是你的,不然你会咎由自取,谁也帮不到你啊。“

..........

“故事,我讲完了。“秋菊说,”哥,作者是谁?,猜出来了吗?“

“是你爷爷的爷爷。“

“不是。“

“那就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