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洪武剑侠》1.重入江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率三十万大军挥师北上征讨暴元,各路义军群起响应,元百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至正天子见大势已去,慌忙携皇子士族北遁上都。八月,明军攻入上都,朱元璋称帝南京,国号大明,改元洪武。

阳春三月,武当山下溪流潺潺,绿柳萌芽,红花待放,贩夫走卒络绎不绝,一派欣然景象。其时天下大定,民生兴旺,武当驰名宇内、荫蔽四乡,甚得人望。其时张三丰真人已闭关归隐,不理俗务,派中事务均交由俞莲舟打理。

朱元璋出身僧侣,称帝后力主佛教,但武当为天下武林至尊,又与明教渊源甚深,根基深厚,每年拜山习武者、崇教请愿者、比武切磋者络绎不绝,仍是一派兴旺之相。

明日,正是武当张真人寿辰,每逢此时,天下英豪都云集武当前来贺寿,故武当山下甚是喧闹。青山绿水映下,远方徐徐行来一白一棕两匹骏马,马上端坐两人,均是三十许人,一人身穿青色华袍,方面阔目,鼻间留一道短须,生的英武魁勇,一身豪气。一人身着白袍,小巧玲珑,身材匀称,尖脸细眉,甚是俊美。

方面之人见沿途喧闹,微微皱眉道:“我二人归隐山林十余载,未曾再上武当为师公拜寿,没曾想武当山清修之所,今日也成了如此喧闹之地。”

尖脸之人闻言笑道:“这又何妨,自古言道客走富家门,有人聚集之处方才显得兴旺,武当是武林大派,师公更是武林魁首,如此兴旺方才显出武当霸气。”

方脸之人见他如此说,心中也颇为受用,道:“确是如此,论武功威望,当今武林,又有谁及得上师公呢。”

尖脸之人,摇首笑道:“怎么没有,我便给你指出一个。”说罢,双手一拱,向那方面之人笑道:“此人执掌天下第一大教,手下带甲百万,又身负明教武当两门绝学,天下武功无人能出其右,张无忌张大教主是也。”

方面之人面上一红,道:“敏妹休要拿我取笑,轮武功修为和武林威望,我哪里及得上师公之万一,况且我早已不是明教教主,以后教主这个称呼再也休提了。”

马上二人自然便是张无忌和赵敏,张无忌数年前暗中闻得朱元璋与徐达、常遇春对话,顿觉心灰意懒,将教务托予杨逍,挂印而去。自此寻得江南水美之地,与赵敏一起退隐江湖。二人隐退日久,江湖传闻渐息,今年又恰逢张三丰寿辰,便决定来武当祝寿,为行走方便,赵敏便扮为男子与张无忌同行,二人于江南出发沿途浏览名胜风景,一路欢喜,行了数月方才来到武当脚下。

张无忌道:“你我沿途千里,周遭风土人情与前朝相比已是大变,再无横征暴敛,再无千里荒原,朱元璋确是治世良才,我常闻他晓夜达旦处理政事,端得为民治世,真可谓一代明君。”

赵敏不以为意,轻提丝缰,哂道:“勤政未必便是治世之道,需勤、智、勇、德兼备方可称为明君,这朱元璋至少是德不匹位。自那日你我离开明教,我便日夜思量,韩林儿及明教各派首领均随你历经明教险些覆灭和复兴光大之事,谁人不感教主之德,若无张无忌,明教何来今日。且多年以来,你在教主之位对内宽厚仁慈,对外树明教威名,何曾出过半点差错,教众怎的会对你有所诋毁。韩林儿历来将你奉若神明,又怎会怀有二心。如此机密之事,又怎会让我们如此听得。此事一直藏在我心里,后又听闻杨左使遭朱元璋排挤,负气远走,朱元璋独揽大权,前后推敲,想来当初之事定是他的诡计了。”

张无忌对此事倒也看的淡然,微笑道:“这些都是前尘往事,不提也罢,我本不欲做明教教主,无奈为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将教主之位交予朱元璋倒是也好,看今日我明教建万世基业,救百姓于水火,驱鞑虏于漠北,天下太平,百姓享乐,我心足矣。”

赵敏无奈,嗔道:“便你张大教主宅心仁厚,谁人害你,你都要为其开脱,可惜天下哪有几人能如你一般以己度人呢,毕竟还是以怨报德者众啊。”

二人骑马边走边聊,不几时便到了武当山下集镇,镇名永康,取义永享康泰之意,沿途叫买叫卖,奇艺杂耍,贩夫走卒,行人过客甚众,一派繁华景象。其中有不少僧俗或身高体壮、或身背兵刃,一看便是武林中人。

赵敏对张无忌笑道:“师公的威望果然胜过我的张大教主,看这些江湖人士都赶着寿日巴巴的来给老仙人拜寿呢。”

张无忌微叹道:“所谓树大招风,师公虽未主张寿宴,但每年天下名门正宗照例为师公拜寿,也总有宵小之徒寻隙闹事,武当山总不得安宁啊。”

赵敏笑道:“武当功夫天下无双,哪有无知之辈敢扶武当的虎须呀。”张无忌无奈摇头苦笑,二人一路交谈取乐,已过晌午,便寻了一座名曰“聚仙楼”的客栈,便将马匹拴好,走了进去。

此时日头已然偏西,客店宾客满盈,店家见二人衣着不俗,赶忙跑出迎客,道:“二位官人,快里面请。”说罢,便接过丝缰,麻利的拴马,将二人引入二楼,此时酒店已是高朋满座,喝酒划拳,吆五喝六者,好不热闹。二人寻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简单点了几个小菜。

聚仙楼的小菜虽不及江南精致,但也别有一番风味,二人一边闲聊,一边打量众人,只见这厅中除了普通酒客外,有好多身着劲装,腰悬兵刃,肌肉虬结,太阳穴突出的练武之人。

张无忌暗道:“师公享誉武林,近年来虽不愿热闹,逢寿辰也不轻见外人,但武林各派也未曾少了规矩,每年各派都呈厚礼前往拜会,辈分大的在师公闭关的山洞外拱手作揖,辈分小的则跪拜成礼,数十年间也未曾间断。”

众人多为武林人士,所谈亦是武林奇闻异事,正谈得兴起,打楼下上来一位老人,头上盘着发髻掺着很多白发,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衣,手中拿着唱书的板子,来到楼上先打了下板子,唱了个喏,向楼上各位作了个罗圈揖,笑道:“小老儿山东人士,自幼爱听世间奇闻异事,故师学评书,至今六十余年,所说均是评古论今之事,靠一张嘴谋口饭吃,各位不嫌老朽口拙,就听我说上一段,大伙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老儿我谢过了。”语罢又作了一揖。

众人便有起哄的,大声道:“好,说段好听的,爷有赏钱!”小老人一笑,寻了把长条椅子坐下,清了清嗓子,便讲起了书:“话说十年之前,夷狄占我中原百年有余,气数已尽,乱象丛生,元相脱脱心怀仁义,要治理这黄河水患,怎奈元朝上有无道昏君,下有贪官污吏,饷银层层克扣,修河抢抓壮丁,只将那汉人逼得家破人亡,十七万劳工无水无食,病饿而死者数以万计,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中原百姓揭竿而起,天下群起相应,引得刀兵四起,烽火连天。”

时值大明初立,蒙元北遁,天下汉人无不称快,老人一首开场语说的抑扬顿挫,引得在做豪杰一片喝彩。老人甚感得意,微微一笑,品了一口茶水,又道:“这乱世之中,出得一位当世英杰,此人怀祥瑞而生,赶日月而降,胸怀大志,天赋异禀,便是当今圣上。其时,明教遭五大派围攻,圣上携徐达、常遇春等猛将,帅光明左右二使、四大法王、五行旗、七散人,连败峨眉、崆峒、华山、昆仑、少林、武当十大高手,拯明教于水火,立不世之功,但怎奈光明二使、四大法王之流,违天下民意,拥立武当弃徒张无忌为教主,想那张无忌手无缚鸡之力,胸无点墨之才,怎当得一教之主,故教中有志之士举天下之民意,逼得那张无忌挂印离教,又以德服光明左使杨逍隐退山林,拥立当今圣上承其大统,统一明教,今日小老儿便与诸位讲一段明圣主一力敌七派的故事。”

老人刚待要讲,忽听啪的一声,一人拍案而起,大喝一声:“何处来的糟老儿,在此信口雌黄,再要妖言惑众,看我拧下你的脑袋。”

说书老人让矮汉一声断喝吓得魂飞魄散,险些坐在地上,哪能淡定自若,怯道:“这位官人,这是怎的了…”

只见此人乃是一条青衣壮汉,身高五尺却生的肌肉虬结,一身横练,一看便是以为外家高手。这矮汉喝道:“老儿休要胡言乱语,那朱元璋算得什么东西,张教主义薄云天,黑木崖独占正派十大高手,甘受峨眉灭绝师太三掌,解五大派之困,独闯少林勇救义父金毛狮王,引天下武林反抗暴元,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好汉,你是何处听来的胡言乱语,竟敢来到这武当脚下蛊惑人言。”他身边二人对着老者也是一顿呵斥。

满堂宾客皆是交头议论,有人道曾闻张无忌有恩于武林,武功品行乃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道,江湖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天下欺世盗名者甚众,想来这张无忌定是奸邪小人。

赵敏待要发作,张无忌微微摇头,将她稳住,暗叹道:“方才十年有余,江湖便已流言四起,再也无人识得曾经的张无忌教主,真是可唉可叹。”

老人听得众人呵斥,顿时慌了,汗如雨下,忙作揖道:“各位官人,我也是听人口口相传,方才在此讲书,各位海涵海涵。”

“哈哈哈,所谓众口铄金原来如此,诸位今日莫不是要恃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么?”角落里一人仰天长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