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仙道孤独》第一章 玉本无暇奈路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烈日当头,只似把古安郡放在火上烧。。这个时候,丈来宽的青石街道上此时无一行人,街道两边的小店内店小二俱是无精打采,昏头昏脑的只是把额头上的汗来擦。

此时在青石街道末一间破草屋里,正有五个十来岁的小孩聚在一起,均光着上身,穿着小裤衩围坐在地上。

“贼老天,都要把人烤糊了,什么时候能下一场雨就好了。”说话的人是坐在中间的男孩,姓李名义达,有十一岁,在五人之中是年纪最大的。这李义达因为年纪大些,手臂上力气也较其它四个小孩大了几分,每次在几人打斗嘻闹中总能占上风,因而在赢得老大的位置。

“就是啊,要是下雨就好了。我昨天听李婶说,城里好多田地都干出裂缝出来了,再这么热下去,估计过阵子田里的瓜果都干死了,我们都没东西吃了。”李义左手边十岁的赵义说道。

“哎。我说,今天怎么不见老六?这瘦猴子跑哪里去了?”排第四的刘胜嚷道。

原来,这帮年纪相仿的小孩有六个,从大到小分别是李义达,赵义,孙虎力,刘胜,钱德宝,杨文飞。这六小孩都是身在穷苦人家,自小就在一起玩耍,随着年龄渐大,也逐渐帮自家做点粗重的活,只是没事时几个人就在这破草屋里聚集,也没有大人来管。嘻闹中各人都有了浑号,李义达叫“野兽”,只因为力大;赵义叫“油嘴”,就是油嘴滑舌,打不过立马拍马讨饶;孙虎力长得倒是有几分虎头虎脑,于是叫“小虎”;钱德宝虽然姓钱可家里也是穷人,浑号“小气鬼”,大约是比较小气了;杨文飞瘦得皮包骨头,但胜在比较灵敏,浑号“瘦猴”。这些浑号是几个小孩在听书听故事中仿江湖人物取的,今日只见五人,独不见排第六、浑号瘦猴的杨文飞。

“兴许在家里吧,昨日里不是瘦猴说他娘得病了,大概要过些日子等他娘好了他才得空来玩吧。要不咱们一会去他家看看去。”李义达说道。

几个小孩口中的瘦猴此时确实是在家里。8岁多的杨文飞正站在他娘床前,右手中拿着一把芭蕉叶圈成的扇子,不停的给躺在床上的娘扇风,左手拿着一块湿布,想来是擦汗用的。杨文飞他娘姓吴,是古安郡城西五十里大树村吴家的女儿,九年前嫁给杨文飞爹后两人来到了这古安郡,一起谋生计。奈何三年前杨文飞他爹给征兵,走后再无音讯。这吴氏带着杨文飞为了生计吃尽了苦头,只为相信自己丈夫会回来,一直在坚持不走。这几日却不知是怎么的,得了急疾,整日昏睡,粒米不进,滴水不沾。

“娘,你醒了,好些没有?”忽然,杨文飞见娘亲缓缓睁开了眼睛,忙惊喜的问道。

“文飞……娘见着你爹了……你爹说他当了大将军,日子过得好着呢……”杨文飞的娘亲无神的眼珠里竟然闪过几分色彩,只是说出来的话却让杨文飞不由一愣,阿爹不是三年前被路过古安郡的大安国连队征兵征走了么?三年下来阿爹再无音讯,大安国亦于两年前被邻国武国征服,全国土地尽归武国,现在古安郡的郡主都是武国派来的。除了杨文飞娘两抱着一丝亲人尚在的希望外,邻里大家都知道,杨文飞的爹很可能已经死于乱军之中。

娘亲此时的胡话让杨文飞不由慌乱起来。“娘,你怎么了?你在家里见着爹了?你快好起来啊。”杨文飞扑到娘亲身前,右手用力猛扇。却见娘亲眼又缓缓闭上,竟是又昏睡过去了。

“娘啊!”杨文飞大叫一声,想起青石街道上有一个济世堂,忽然把芭蕉扇和湿布一扔,撒腿往门外跑去,也顾不得烈日当头,一路赤着脚跑到青石街的济世堂。

“大夫,大夫,我娘病了。求求你们救救我娘。”一到济世堂门口,杨文飞就叫道。济世堂内此时只有一个着青色袍的伙计在,正认得杨文飞,一听杨文飞叫嚷,便问道:“你这波皮瘦猴,慌里慌张的叫什么,你娘怎么了?你可有带银子来?”

杨文飞听得伙计一说,身子不由一顿,站在堂中望着伙计低声道:“我没有银子……”话刚出口,猛又叫道:“我娘不行了,求求你去救救我娘啊,等我娘好了再把银子给你!”杨文飞家在这古安郡也没有啥家产,只靠着帮有家业的人家做些粗活维持生计,自他爹征兵之后,日子是一日不如一日,哪还有什么银子?

听得杨文飞如此一说,济世堂的伙计轻蔑一笑道:“掌柜的早日还说起,你家还有一笔银钱没给。正想问你家要呢。”

……

杨文飞最终是请不来济世堂的大夫,在济世堂又是哭又是闹,想求得济世堂的大夫去救一下娘亲。猛听得济世堂内堂传来一声怒喝:“烦不烦!”杨文飞便给不耐烦的伙计一把抓住给扔到青石街上。无奈之下,杨文飞又惦记娘亲,又一路飞奔回到家里。娘亲仍在昏睡。杨文飞从地上捡起芭蕉扇又开始给娘亲扇风。

不觉日渐偏西,杨文飞摇了几个时辰的扇,不觉有些饿了,眼看着娘亲躺在床上半天也没有动静,心里也没有啥主意。轻轻的把扇子放下,杨文飞想起厨房烧火灶边上还有几个地瓜,正要去拿来吃,不想门外一阵脚步声,走到门口一看,原来是李义达几人。这几个小孩虽然年幼,倒也有些聪明,知道杨文飞娘亲不好,也没有像平日一样在屋外大声叫唤,待进得门来,只见杨文飞一把抓住李义达的胳膊哭着说道:“大哥,大哥,我娘她睡了半日也不醒来,中午醒来一会儿却只说胡话,说是见着我爹了……”众小孩大惊,轻轻走到床边一看,杨文飞娘亲脸色惨白,映衬着一头有些发白的乱发,样子真是有几分吓人。到底是李义达年纪大又胆大些,他伸出一个手指放在杨文飞娘亲鼻孔处,过了数息后转身对杨文飞说道:“瘦猴,别急,还……有气呢,我们想想办法。另急。”

六人走到厨房,杨文飞在烧火灶边上拿出几个地瓜,想几人分着吃,那李义达知道杨文飞家余粮不多,众人便推辞不吃。这几个小孩便在想有啥好办法能用得上,想来想去,最后的结果是,五人回家和自家大人说说,看能不能合力帮一下杨家。主意一定,众人便各自归家。

过得一阵,便陆续有年长之人到杨文飞家来看望。有李义达等人的爹娘,亦有周边的邻居。这些人从衣着上看便知是穷苦之人,自家也没有什么家底,更加上近两年兵荒马乱也无积蓄。杨文飞眼看着众人看过之后也给不出什么好的主意,只能站在床前痛哭流涕。最后,众人想起杨文飞娘亲娘家在古安郡以西五十里外的空桐山大树村,便说连夜赶去通知,只希望大树村的吴家能有些余钱请大夫来看病。李义达的爷爷摸摸杨文飞的头后,长叹一声“可怜的孩子”后,便起程赶去大树村。众人呆了一会儿,便各自散去了。

这一夜,杨文飞守在娘亲身边,扇子摇着摇着又渐渐困了,趴在床边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又梦见有恶鬼来抓娘亲,惊吓中又醒了。他大声喊了两声娘,也不见回应,想起白日李义达的举动,手指放在娘的鼻子下,只感觉娘亲气息微弱。这八岁的小男孩不由得又哭涕起来,哭着哭着又累了,又趴在床头睡着了。

第二日一大早,李义达几个又过来了,还带了一点温热的粗粮给杨文飞吃。众人在床头一看,杨文飞娘亲脸色白里竟有几分黑色,更是吓人。这时李义达也不知道怎么办,六个小孩呆在一块,话都不知道说什么。唯有杨文飞仍拿着那芭蕉扇子给娘亲扇风。可怜杨文飞年幼,哪知道自己娘亲几日滴水都不沾,身子已经快不行了,昨日能醒来说几句胡话都有回光返照之相。

过得一会,便有大人来看。这时杨文飞有些尿意,便走到屋外墙脚边撒尿。回到屋外的时候便听到有人在屋内说道:“看样子是不行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她家里来人……”杨文飞心里更加悲恸,疾步走到床头扑倒哭着叫娘。一时间,大大小小无不悲伤落泪。

杨文飞娘亲终究没有等到娘家人,到晌午便没了气息。众邻里便在杨文飞家里等娘家来人。到傍晚,杨文飞的外公和舅舅来了见得亲人过世,亦都悲恸。终究都是穷人,只能备了一具薄棺一点纸钱,众人抬了到城东的野地里埋了。可怜杨文飞见着外公和舅舅也说不出话来,只一个劲的哭。

杨文飞娘亲入土后,杨文飞对着众邻里磕了几个头,和李义达几个小兄弟哭了一场后,又到娘亲坟前磕了几个头,便跟着外公去了大树村。

走在去大树村的路上,杨文飞心里伤恸之余,不禁有些恨愤,那济世堂的伙计的言语,挂着济世的名号却不救人的行为,都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同时留在脑海里的,还有李义达几个伙伴的身影,邻里那些穷苦长辈的温厚……

走得十几里地,杨文飞又累又困。他终究是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这几天经历惨痛,又走了十几里地,心力憔悴,便由他舅舅背着,不一会儿,杨文飞便在舅舅背上睡着了。</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