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几许妖娆》chapter4 几许空降外国语学院是潜规则?还是潜规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hapter4几许空降外国语学院

今儿个早晨,几许开车出门去学院上课,心情大好。

c城这天色太美。

发动她那台q得不行的minicooper,出了地下停车场,拐弯,直接就上桥过河。

其实早半个月就已经到任了,但是刚一过来就碰上了美国文学学会的年度会议,她便跟着系主任去滨海的x大,参加了十天的交流和汇报。

回来休整两天,过完周末,这就算是正式开始上课了。

课排在三四节,足够她睡个好觉,细致打扮完了再出门,也免了早高峰的堵塞。

透过车窗往外瞥一眼,阳光在水上洒满碎金,空气干净纯粹,天空蓝得像santorini的海水。这么美的天气,她回来好几天,也是第一回碰上。

心里头舒畅爽朗,车开得也越发顺手,没多久就到了学校。

她到得稍微早了一点儿,第二节课还没结束,刚准备进办公室,就听到里头提了自己名字。

学术圈,说起来高洁神圣,但也免不了攀关系,挤兑倾轧的肮脏事。

她出国读书之前,就在c城读的大学,当时还是姜家大小姐,不屑交际攀关系,碰到的肚子里没货的学长或者导师不少,懒得理会。

照理说到了新地方上班,总得放低姿态,跟同事们搞好关系,这以后有事情相互也能有照应。

但几许偏不。她这吃苦耐劳这么多年,身上娇骄二气也没去干净,骨子里头就是不屑逢低做小的。

所以说呢,姜几许有时候就是一根筋。她怎么想啊?嗬,来学校就是来上课的,这办公室里的老师来来去去的,要是个个都凑上去笑脸逢迎打个招呼,得浪费多少时间。她才没那闲功夫。

于是呢,刚来的那两天,除了简单问个早上好,到了办公室也只低头看书。

课间有其他老师凑在一块儿聊天什么的,她不参与。

殊不知,她这份儿淡静,隔了十多天,却成了众人眼中的趾高气昂。

一说起她来,语气里透着几分不善。

“这个新来的姜几许哦,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居然刚到就让她去厦门开会,听说之后还会让她跨系任教。”

几许本想敲门进去,陡然听到这么一句,干脆大大方方站门外,洗耳恭听。

女老师又继续说了

“我们学校这么缺人吗?以前从来没得这种搞法的。歪风邪气。”

“诶,莫小看了别个。我听我财会那边的人的讲啊,她兼课的工资比正式上课的工资翻了几倍咧。刚刚上楼梯的时候我还听3班学生讲好期待她上课。”

“唉,人家年轻漂亮亲和力强,又是欧洲呆了那么久回来的,到底是比我们有优势。你看,这刚上一节课,隔了半个月学生还惦记着。我们班的孩子们也说她是真的厉害。”

说最后这句话的人,几许听声音听出来了。英语系3班的班导,徐丽明。本科都是隔壁h大的。因为要搭班任教,对彼此也算稍有了解,姜几许碰到她也是主动点头打招呼的。瞧瞧人家这话说得多有水准——乍一听,确有那么几分维护之意,但那口吻确是漫不经心的,拖着尾音,旁边老师自然也听出这里头的深意。

果然,马上就有人接话:

“那也不晓得。连着两次开会,领导提起她就满脸的笑,院长脸上的皱纹全显出来了——说不定人家是优势在什么其他方面呢。她啊,可不止是工资高,西苑那边复式楼的房子你们都知道吧,一向只给我们学校老教授住的吧,居然直接拨了一套给她。”

“啊,这不太可能吧?”教翻译的唐小玲半信半疑。

“这有什么不可能。别个年轻貌美的,什么都有可能。我上回去办公室找院长签字的时候啊,他就在打电话讲这个事,我听得清清楚楚。我看啊,这背后的水深得很。”

这话一说完,同座的几个人也都惊呆了,还是有人禁不住讲了句。

”天哪,她这后台也太硬了”

“诶算了算了还是别讲了,这种事情啊羡慕不来。她今天还有课,等下人就来了。”

姜几许无奈撅了下嘴,皱了下眉毛算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一转身,踩着jimmychoo高跟鞋,直接去了等会要上课的教室。

也不怨人家捕风捉影地背后说她。

对人对事能真正做到不轻易下判断本来就是困难的,如今学术圈走后门靠裙带关系上位也是家常便饭。

而且,人家说这些,好歹也算是承认了她的美貌。

用不着句句话都放在心上。

就再说说几许工作的这大环境吧。

近几年国内高校招老师标准严苛,z大发展势头强劲,整体排名从二十多名逼近前十,自然眼光高。即便是像外院这样实力薄弱些的,聘请的都是国内文科名校出来的博士。这几年,外院跟北美那边的交流多了,英语系教师几乎都出去访问过,还有些是去哈佛耶鲁这等顶尖名校作高访,这么一来,大家的心气自然不低。

虽说学校给老师的待遇还算可以,但老师们大部分收入还是靠校外的工作,这么多年的书谁也不想白读啊,博士论文写完,资料都打印了几万块钱。好不容易毕了业,自然是要奋力追求高品质的美好生活。学外语的做同传,那工资自然是高,可也辛苦;想做些轻松点的,培训机构上两个小时课,也有两三千块钱。平时大家都是上完课就开车走了,打照面的时间其实很少。姜几许都正式入职半个月了,还是不认识几个人。

她刚到的时候,院长是准备开个全体教师会议欢迎她的,毕竟能来从牛津招这么个女学者不容易。但她觉得这事累人累己,耽误大家在外头赚钱不说,还影响她自己在家里睡觉嘛。最后也没答应。

跟同事之间的招呼倒是打了,微信群里头做的。自我介绍也是简洁,字里行间,不显摆也不讨好。

她告诉诸位同事,自己是c城人,h大的本科,24岁的时候申请去了巴黎读硕士,后来在英国读的博士,毕业了因为想回家就申请了z大的职位。

中间三年时间在京城读书那一段,她给省了,一个字没提。

一听姜几许本科并非国内顶尖名校,自我介绍连硕博学校也没明说,不少教师心里头也松了口气,心想这姜几许毕业的学校八成是个一般般的。看她年级也不大,估计没得教学经验。没什么威胁。而且她硕博根本不在国内名校,学术圈里导师人脉资源自然也薄弱许多。

哪晓得她转背儿就跟着系主任去了厦门开美国文学的年会。

有些同事,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头,却是终究意难平。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徐丽明。

偏偏大三几个班的学生都对这个学期末尾顶上来的文学老师特别喜欢。她就上了一次课,俘获大批迷妹。

有些学生还向她打听

“姜老师结婚了吗”,

“姜老师是哪里毕业的啊,她好厉害”

连课间聊天都免不了说几句“姜老师讲英语真好听”之类的话。

简直能把她怼死。偏偏还得保持微笑。

法语系的系主任,陈琼,x省稳坐第一把交椅的法语专家,那么刻板倨傲的老学究,也发了邮件请她去法语班任教。

徐丽明今天又听说给了她西苑那边的房子,再想想自己那普通的职工住房,嫉妒得咬牙切齿。

西苑那块虽说也是教工宿舍,其实是本校土木工程学院的大牛设计建造的复式楼。选址又好,挨着千年书院和风景区,交通方便环境绝佳,更关键的是,里头还住着好些院士级的人物。他们外院的老教授,省翻译家协会的副会长张若白,也就住这里头。

姜几许年纪轻轻初来乍到,职称都还没评一个就得了这么高待遇,只有一个解释——潜规则,且后台强硬。

徐老师对几许更加看不顺眼了。

自己一名校博士青年学者,整体兢兢业业的,姜几许个走后门进来的,倒是去了当代表去开会。

暗地里不知道爬了谁的床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