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紫霄琉璃传》第二零八章 神农茗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飞出了巴东,继续踏上前行路程,往神农架而去。

这里山川秀丽,特色独具。有自然名胜景点神农溪,幽奇秀美的格子河石林,神渺莫测的无源洞。而且这里是苗家地区,其风土人情和异族风俗给云飞耳目一新的感觉。

云飞先到神农溪进行一番观光,之后信步来到金字山下,去欣赏无源洞的自然景色。这无源洞又名屋岩洞,洞中有峡,峡中有隧,隧中又有洞,宛如迷宫,洞深难穷其源。无源洞异水奇山,林木丰茂,鸟语花香,风和景明,这集山、水、林、泉、洞于一体的自然风光,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云飞看见一对苗家少年男女游戏山水之间,那少女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对着那少年唱道:

“唱歌要问歌的根,歌是那年那月生?

你是那家唱歌手,请你岀来唱分明。”

那少年对着少女一笑,接着对唱道:

“唱歌要问歌的根,歌是开天僻地生。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突然有一个头戴道士帽的中年人对那少年喊道:“你们在这无源洞前对什么山歌,岂不知这无源洞谐音又叫无缘洞,难道你们当真要无缘无份吗?”

那少女闻听此语,笑声嗄然而止,脸上一下子愁云密布,一副十分不高兴的样子。

“非也,非也!”

一位少年书生走上前来,接着那中年人的话说道:“这无源洞谐音应说它是无怨洞,也就是说没有怨恨之洞,试想多少代有情人,在无源洞留下美好记忆,白发相守,你看那峡谷万仞之上的金童玉女峰,凝固万年时空,相拥天长地久,这不是最美好的爱情见证吗?所认说这无怨洞是缔结美好姻缘的最好所在。”

那少女听到书生之言,顿时愁云散去,笑脸绽开,上前伸出玉手,挽住那位苗家少年,“我们走吧!”

那苗家少年对书生道:“感谢公子一片吉言。”少年书生点头含笑。

云飞来到那书生面前,拱手笑道:“这位兄台真是善解人意。”

“承蒙夸奖。”那书生向云飞还礼道。

那中年道人从两人面前走过,口中哼道:“穷酸一个,知道什么。”

那书生也不予理会,向云飞问道:“公子是初来此地吧?”

“今天才来。”云飞答道。

“这里风光不错,兄弟游兴未尽吧。”

云飞道:“是的,这里景色独特,我已经尽兴游览,现在要回了。”

“兄弟切莫急着返,今日你我相逢是缘,兄弟初来此地,我们何不小聚一会,我请兄弟去品尝一下此地的神农茗茶。”

那书生说罢,率先起步,向山下走去。

云飞下山后,牵过寄在这里的那匹宝马,那书生回头一看,惊道:“兄弟原来竞有这样一匹良驹宝马,真让我对你刮目相看了,请问兄弟贵姓?”

“在下云飞,来此会亲,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我叫袁东,居于本地,云兄弟跟我走,让我略尽一下地主之谊。”

“袁兄客气了。”云飞看这少年书生十六岁左右,长相俊朗,神情飘逸,英气毕现,有一身不错的修为。

云飞随袁东下山后来到一处茶园,茶园之旁有一座小楼,唤作“神农茶庄。”

来到茶楼之前,有伙计从云飞手中牵过那匹宝马,那书生袁东便请云飞上到二楼雅座,楼上几名茶女,见到袁东,颇为恭敬,看来他们是相识的。楼上有十多人在此品茶,袁东将云飞让在一处比较阔气排场茶座之前,两人相对而坐。

一位美丽的茶女来到茶座前招呼,她手里拿着茶壶,口中述着茶名,接下来便选茗、蓄水、置具、烹煮。那姑娘选的是“真香茗”,是神农茶庄最上等的好茶,也属当代贡茶。

那姑娘的茶艺表演十分精湛,云飞算是第一次领略,对他来说大大开了一次眼界。

云飞不仅感叹道:“这茶文化果然内涵丰富,搏大精深,竞有这么多的讲究。这种通过各种茶艺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生活化、艺术化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

那袁东侃侃而道:“华夏古老的茶道文化可以上溯到‘神农尝百草’的炎帝时期,最早茶道从晋代开始萌芽,至今盛而不衰。茶派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峨嵋茶道,早初峨嵋茶道先祖与药王孙思邈一同常年研习百药,以茗载道,逐步形成峨眉茶派,后来带动茶派的兴起。”

“茶道,茶道!多少人懂得个中之味。”云飞想起了当初在青峰山阮老对茶道的论谈,不由感慨道。

“云兄弟有此感慨,真是难得可贵。茶道先祖也曾指出:‘习茶大庸者不能,大学者则为之。’也就是说.茶道不是谁都能学,也不是谁能做到。好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样。

“这就是说,茶道——立足于‘智’。云飞有感而发。

“对,云兄弟悟性真高。茶道乃精神之道,贵于行,伤于停,动为武形,停为静始。有形为下,载形为上。茶法无动无形,载之难却。”

“这也是说,茶道——重视于‘形’。云飞似答似问。

“云兄弟这话乃点晴之言。茶道先贤曾说:‘揽尽三千佳茗,谁解个中真味。’在普通的世俗之人看来,王公贵族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祥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平常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其实此论有失偏颇。古往今来,因茶生道而多能;因茶生佛而多善;因茶生心而多缘。正所谓静心者——智、平心者——德、修心者——才、养心者——健、问心者——达。这就是茶与人生之间的真谛。”

“袁兄此论,也就是说,茶道——成就于‘悟’。”云飞再次感悟道。

“那穷酸又在高谈阔论。”在场之人,不知是谁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

袁东转身一看,嘲讽自己的正是在山洞前见过的那位戴道士帽的中年人,他也在楼上品茶。袁东对此人没有好感,也懒得理睬。

“袁兄好像是茶道中人。”云飞突然发话道。

袁东回过身来,看着云飞,面露惊异之色,“云兄弟对茶道知解颇多,感悟尤深,真让人佩服。”

“我与琴道有些交往,对茶派也知道一些,特别对茶派先贤陆青颇为仰慕。”

“他是我们茶派的先辈。这样说来,云兄弟算是知音了,怪不得我们这般投缘。”袁东顿时喜形于色,高兴异常。

“这茶派的辉煌已成过去,难不成还会有什么新的作为。”又是那位中年人在冷言讥讽。

袁东一闻此话,怒气顿生,站起身来道:“这位仁兄,你不觉得有点过份了吗?”

中年人冷冷道:“我过分了吗?我说的是事实啊!当年文武两道相争,茶道等六派一败涂地,烟消云散。如今这天下武林有茶派的一席之地吗?江湖上还会有谁会谈及茶派的陈迹旧事呢?一切早成过眼烟云了。”

云飞突然站起来道:“阁下这话有失偏颇,茶道乃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而茶派正是茶道文化的承载,它不仅有辉煌的过去,更有光明灿烂的未来,而今茶道盛行,茶道精神的传承和茶派的发扬广大,正逢良机,阁下不妨拭目以待。”

“说得好!”二楼走上一人,边走边拍手鼓掌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