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魂穿三国之诸侯大乱斗》第八章招贤揽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刘辩也是喜出望外。

“那他人在哪?快宣进宫,还有荀攸,他们叔侄二人可是大才,都找来,我有事问他们。”

转而一想,“算了,先让文若进来吧。”

卢植点点头,“臣这就差人去请。”

而刘辩自顾自的在写画着。卢植在一边一连喝了两杯茶,荀彧才姗姗来迟。

“草民荀彧,拜见陛下。”

“诶,不用跪不用跪。”刘辩还在写画着,着宣纸一百零八道工序,有些都不是这个条件下能完成的,就很烦。

一边的侍女给荀彧看茶之后,又静坐了一会儿,刘辩才放下毛笔,“这笔和字真难写。”简化字得安排上,虽然有着原先主人的记忆,但终归是不方便。

而且毛笔写的字都太大了,哪怕是再小心,也不好写。转变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结束的。

“文若,卢大人,来来,我有事问你们。”

刘辩立刻招呼了起来,然后把图纸都摊开了,看见两人围了过来,这才开始说道:“我想问问你们对于钱币了解多少?”

“自武帝起,自然都是五铢钱。”

卢植缓缓回答道。荀彧则是陷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对上了刘辩的目光,试探性的说道:“陛下是想进行币制改革?”

但这可不是一项好做的事情,之前几位皇帝都曾改革过,最后还是武帝用的五铢钱才算是让国家货币得以实行,换来了这么长久的稳定。只是,现在也是濒临崩溃了。

还是和聪明人说话舒服啊。

“五铢钱制作量大,且大量携带不易,涉及到房屋田地交换,更是麻烦,因此,我想推行纸币。”

卢植咽了咽口水,有点听不懂啊。

但是荀彧眉头微微一皱,“陛下是说纸,币?”看着刘辩肯定的眼神,思索片刻,“这纸为币,恐怕不妥吧?”

“文景二帝放开货币铸造短期内的确是使国库充盈,百姓日子越来越好,但私铸钱币却也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武帝才收回铸币权,并且严令禁止民间私铸,这才使五铢钱顺利实行。”

“纸币的话,恐怕难以控制啊。”

荀彧不愧是聪明人三两下就说了透彻。但是刘辩毕竟不是一个文明程度的,“因此,我就想问你,如何在纸币防止民间造假?”

“陛下说笑了,草民并不知晓,恐怕不能为君排忧解难。”

荀彧坦然的曲身歉意的回答道。

刘辩可不相信荀彧真不知道,“那你就在这好好想想,我相信你肯定能有法子。”

接着,对一边的内侍说道:“皇宫附近好像还有空闲的房子,拨一处宅院给文若。”

“是,陛下。”

内侍领了命,便出去与荀彧一起出去了。卢植也告退了。刘辩也是继续忙活了起来,夜以继日的开始了工作安排。

两天后,把先帝葬进了皇陵就算是彻底拜拜了。刘辩立刻就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文若,你可认识一个叫郭嘉郭奉孝的人?”荀彧刚把自己关于如何在纸币上做防伪的事情拟为奏折,还没来得及走就被刘辩喊住了。

荀彧微微一愣,随即说道:“曾与奉孝一起谈论过。”

“行行行,你去把他喊来,我这些天从宫里挑了十几个美女,已经送到你对面的府上了,你让他住进去,也进御史台。”

刘辩早就着手安排了,他不只是挑了美女,还挑了很多的美酒,但也准备了三个太医在里面。这个家伙不能早死了,一定要看好了,不能浪费了这一身智谋。

荀彧十分吃惊。郭嘉与他也算是熟知,人品是没问题的,也是有大智慧的人才,但生活作风就有点不堪入目了。一般的人都觉得他是个伤风败俗之人,所以孝廉这一块都是没他的份。

而眼前这个小皇帝却直接迎合之,看样子是个不讲究世俗之人。当下,荀彧恭敬的说道:“诺。”

“好,来来来,你别走,今天你就在宫里吃饭了。尊夫人和长公子我都让人去传了,你就先留下。”

刘辩仔细看着荀彧的奏折,写的有些模样,就是古文有些头疼,他当初也只是个刚入门的,也只能刚好勉强看懂。

“这恐怕不合礼法吧?”荀彧缓缓说道。

刘辩的眉头微微紧缩,看了一眼荀彧,“这写的不错啊,很有启发。”然后又摊开到了桌子上,“礼法?礼法是禁锢凡夫俗子的,你不是他们,不需要讲究。”

接着刘辩就说道:“这咱们需要好好聊聊,纸币的事情回头我再想想,现在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情。”

“请陛下吩咐。”

荀彧恭敬的说道。

刘辩缓缓说道:“荀慈明是你叔叔,你回头把他劝回朝堂,我有事要找他,另外还有两个人,你帮我找来,一个是戏志才,一个是郭奉孝,两个人都找来,别忘了。”

“戏志才?”

“对。”

“是,陛下。”

荀彧领了命,看着刘辩似乎没有什么事情了,就告退了。荀彧的防伪方法的确有些可以采用的地方,但从现代高材生的眼中就显得有些拙劣,但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嗯,还差一些人,先把人才弄到手再说。”刘辩缓缓收起了荀彧的奏折,“老黄,把这个收起来,放到长秋宫里面,里面单独给我一个书桌,明白了吗?”

黄内侍一愣,连忙说道:“陛下,这后宫不得参政的。”

“你不说就行了。”,话锋一转,“诶,老黄,你等下差几个人去一趟大牢,有一个叫陈纪,字元方的人放出来,对了,他儿子应该是叫陈群的,字长文的,你让他父子俩都进宫来,然后让御膳房准备点吃的。陈元方刚出来,不宜大鱼大肉,但也不能没有。”

“是。”黄内侍也才三十多岁,是刘辩一眼看中的,虽然没有历史记载,但看着是个聪明老实的,起码自己第一次喊他老黄的时候,他就应了下来。

刘辩忽想起遗忘了什么,一拍脑袋,“老黄,还有孟德,一起喊进来!!”

“知道了陛下。”

不一会儿刘辩又开始了奋笔疾书的默写。文科生这个可是长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