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我崇祯要打爆全球》第416章 顺天忽悠 忽悠杭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顺天忽悠忽悠杭州

之所以这甘薯闻名天下,原来,这沈亿双的这五百亩白薯,居然收获了二百八万斤!亩产将近六千斤。

这个数字,比朱佑俭想象的要少很多,朱佑俭本来想的是亩产七千斤。更乐观一些,亩产可到万斤。

即便如此,这个消息一出,登时江南就炸开锅了。

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处茶馆之中,很多人都在谈论此事。

“你们听说了吗,这杭州城外,有个姓沈的,今年种的一种东西,叫什么浙薯的,居然亩产上几千斤!”

“我也听说了,可这一定是有人吹牛,怎么可能?”

“就是,种植的地方,我知道。江边的一处沙岗,根本就种不出粮食的。”

“可这现在传的人越来越多,让人不得不信呀。”

“……”

众人都是七嘴八舌,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这时,一个身着白衣,一副高人模样的家伙,纸扇轻摇,走进了茶馆。

“哎呦,这不是沈先生吗,快进来!”

“哈哈,原来是沈德刚先生来了,快来在下这里,早就为您备好了今年的雨前,就等您了!”

“沈先生还是来我们这里把,我们有事要求教呀。”

这个白衣沈先生,就是沈德刚。自从皇帝南下,他也就奉命,悄悄来带了杭州。

他每日出入茶馆等地,根据锦衣卫给他的秘信里的线索,他每次对重大的政事,如四镇必反、高杰的死因等等,做出了预言,且所言必中。

就这样,这个沈德刚凭借对事情把握的准确,再加上能把事情说的天花乱坠。现如今,这沈德刚在杭州,已成为了众星捧月一般的人物。

甚至苏州、扬州等地,也有了他的名声。

沈德刚进到茶馆,拱手笑道:“谢谢诸位!哈哈,我沈德刚每次来,都让大家如此,真是有些受宠若惊,受宠若惊了!”

一面客气,一面走向了茶馆,正中的一张桌子。

这里是他经常坐的位置,可以说,俨然成了他的专座。

沈德刚刚一坐下,就有人问。

“沈先生,您也听说杭州城外,那些所谓的甘薯的事情了吧。”

沈德刚气定神闲,面带微笑,摇着纸扇道。

“何止是听说了,在下还亲眼所见呢。”

“什么?”众人都是惊呼。

“您看见了?”

“真的一亩可以打上千斤?”

沈德刚道:“当然啦。在下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哪里有奇闻,沈某自然就要去看看的。就在昨天,我看到那盐滩上,甘薯一片一片,堆成了小山。我问了一下那干活的农民,那农民告诉我,这一亩地打了有1万斤。”

听了这个话,众人更是不淡定了。

“一万斤?我的沈先生啊,您没骗我吗?”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东西?”

茶馆之中,又是一阵七嘴八舌。

沈德刚悠哉悠哉地,轻轻品了一口茶,便开口了。

“大家先不要吵,稍安勿躁。这一亩一万斤确实在下亲眼所见,若要不信,嗯,我可以带大家去看。”

一个质疑此言的男子说道:“沈先生,不是我们不信,只是说亩产1万斤,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而且我十分想问,这甘薯到底是何物啊?”

“是呀!”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其他人也是非常感兴趣。

沈德刚看了一下那人,面露为难之色道。

“这甘薯,我倒是知道一些。这东西,本属天机,这天机不可泄露啊……”

沈德刚故作神秘,却让其他人更加感兴趣。

“哎呀,沈先生,您就说说吧。”

“说来听听吧,这样,打今天起,您在这茶楼的费用,我们包了!”

“没错,我们包了,您就说吧。”

沈德刚摇摇头,苦笑了一声说道。

“哎,我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此生能来杭州,还与众位如此投缘,嗯,那我就豁出去了和大家说。不过……”

话音一转,听得所有人都有些紧张。

“不过,什么您说。”

“这天机,我就告诉你们,你们可千万别传出去呀。”

众人听了,都是猛地点头。同时,眼睛眨都不眨,盯着沈德刚,期待这他有什么惊人之语。

这大忽悠沈德刚,深知以讹传讹的妙处,越是告诉别人这种事情,你不要说出去,这个事情传播的速度就会更快。

沈德刚道:“这甘薯,你们知道来此何处?”

“爪哇呀,没错,是爪哇。”

“对,是一个叫陈振龙的,将此物从南洋的爪哇带来的。”

“没错,前一阵,皇帝还表彰了这个陈振龙的。”

听了这三人的回答,沈德刚轻轻摇头,表示所言不实。

“非也,非也,那都是朝廷编出来,掩人耳目的。”

众人睁大了眼睛,他们实在是不敢相信沈德刚口中的真相。可越是不相信,反而越想听。

沈德刚看众人惊讶,继续说道。

“其实这甘薯,本是上天赐予大明的神物。别说亩产上万斤,就是几十万斤也是可以的。”

一个人瞪大眼睛问道:“可是沈先生,你说这甘薯是神物?有何依据啊?”

沈德刚笑道:“你若说依据,那我是真的拿不出来。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回去查一下《山海经》,这里面有神农粟的记载。”

“上古神农,牛首人身,《逸周书》所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虽说是五谷,但是我们从小读三字经,将稻、粱、菽、麦、黍、稷并称六谷。不仅如此,神农所说的五谷中的一种—苽,大家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听到沈德刚这么问,所有的人都紧蹙双眉。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些人或是经商或是读书,或是一群公子哥儿。

吃喝嫖赌精通,琴棋书画略懂,可这稼穑之事,那就彻彻底底的,没有了解了。

听沈德刚一会是《山海经》,一会又是《逸周书》,五谷、神农都说了出来,不得不让人有一种引经据典,不容质疑之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