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金帝国》第121章 钓鱼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母亲,我是钓鱼岛!

不是汪洋里

一棵_孤苦伶仃的_水草,

七百年来,任风雨_飘飘摇摇,

母亲啊,我是你瞻望大海(的)

那一弯睫毛。

母亲,我是钓鱼岛!

是你衣角上一颗小小的珠宝,

是炎黄的姓氏_将我赤心照耀。

母亲,我是钓鱼岛!

是你梦里_不能遗忘的歌谣

是你日夜_殷殷的祈祷

母亲,我是钓鱼岛!

在你胸膛里

可以触摸我心灵的跳跃

七百年来割不断_血脉缠绕

母亲啊,我是你迎向大海(的)

那一根肋条

母亲,我是钓鱼岛!

不是强盗_口中的佳肴,

血色的餐布_腥辣的调料

母亲,我是钓鱼岛!

为你守候_永不锈蚀的火炮

我坚守贞操,不屈到老。

母亲啊,我是您的孩子,

我是钓鱼岛!

(力心)……

五个月前,新加坡。

周奕望着眼前这两位年纪与自己相差无几的中国人,思索着究竟应该怎样回答他的问题。

来人一个名叫刘志强,是中国大连人,身材高大,长着一副中国北方人典型的国子脸,头发剃得很短,长期的野外生活使他脸上的皮肤显得黝黑粗糙,目光里却透出一种坚定的沧桑。另一个叫黄力心,是个台湾人,健壮敦实,裸露的手臂上刺着一条青龙。两人的英语说得都非常流利。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你们是希望我向你们提供帮助,以使你们能够再次在那个小岛上登陆,对吗?”周奕问道。

“是的,菲勒先生。”刘志强说道。

“但是,我想你们知道登上那座小岛意味着什么。你们可能会因此而被捕,甚至会引发暴力冲突。你们考虑过这种后果吗?”

刘志强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黄力心,挪了挪身子,说道:

“菲勒先生,看来有必要向您详细叙述一下我们的来历。”

周奕点点头,示意刘志强继续说。

“我是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一名水手长,在国内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我从十年前,也就是2004年开始参加了这个以保卫钓鱼岛为目的的民间组织,并且在那年的三月份与另外六名中国人一道登上钓鱼岛。当时我们立即被日本冲绳县警察厅逮捕,之后经过我国外交部的交涉第二天我们被遣返回中国。从那以后,我就全力投身到这场斗争中去,我几乎所有的假期、所有的积蓄都花费在参加此类民间组织的活动上了。

“两年前,我们与黄先生所在的‘台湾民众保钓协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动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的爱国人士加入到保卫钓鱼岛的斗争中来。

“但我们只是民间组织,而且是完全自发的,成员大都是业余的,我们的组织既没有固定的工作机构,更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完全依靠来自各界爱国人士的捐助。因此尽管我们已经策划了好几次登岛的行动,但最终都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物资支援而失败。所以这次我们来找您,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登岛行动。”

“我不明白,你们干吗要对这么一个主权存在争议的小岛如此感兴趣?”

“抱歉,菲勒先生!您的说法不准确,钓鱼岛的主权不存在争议问题。”坐在一边的黄力心说道,“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实际上从1582年也就是中国的明朝开始,钓鱼岛就已经被划入中国的版图,而在更早的时候,也就是1534年,中国明朝一位姓杨的官员就曾经率领船队巡视过那里。而那时候日本人甚至还不知道有这样一座岛屿存在。到了近代,钓鱼岛已被历届中国政府列为台湾省的管辖范围内,并且在台湾官方机构进行了登记。只是因为这个小岛上面不适合人长期居住,所以就没有派人驻守而已。”

“但是据我所知,日本政府提出的主权要求理由也很充分,因为那里距离日本的硫球群岛很近。”

“如果从地理条件上来分析,恐怕也不是那么回事。”黄力心说道,“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有一条海沟,我们称之为‘硫球海沟’。琉球海沟深有两千米,位于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等岛屿之间,东北端与日本海沟相接,西南与马里亚纳海沟相连,从地理上把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架截然分开,而钓鱼岛以及周围的几个小岛屿却与台湾岛一起,都坐落在水深只有二百米的大陆架上,从大陆架到琉球海沟,海面形成一条宽宽的落际,即黑潮。如果以距离为由的话,显然钓鱼岛距离中国的台湾更近。至少在清初,中国和日本都已将琉球海沟作为闽海之界,也就是中国和日本琉球的分界线了。理所当然,从赤尾屿到中国福建之间的所有海域和岛屿都是清政府领地,纳入在清朝版图之中。”

“菲勒先生,请您看一下这个。”刘志强说着从包里拿出一本印刷精美的杂志,翻到其中一页说道,“这是多年前一位华人从东京大学图书馆里影印出来的一张地图。一七八五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书里共有五张地图,一张朝鲜,一张琉球,两张虾夷,也就是今天的日本北海道,一张是小笠原岛。您看到的这张就是《琉球国全图》,这张地图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其中琉球属地皆用橘黄色,邻接琉球的日本部分则用淡绿色,而邻接的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我们可以看见,这里标明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都是粉红色。”

周奕俯下身来,仔细查看那本杂志上的地图。果然,其中钓鱼岛以及周围的几个小岛屿都是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用的同一种颜色标记,旁边还有用日文标注的名称文字。

这是一本由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保钓人士业余自发创办的杂志,主要内容是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宣传。里面登载了很多资料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爱国华人撰写的文章。

刘志强指着插页中的那张地图继续说道:

“需要说明的是,《三国通览图说》在日本不是一般的地图资料,内阁文库,宫内听书陵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及一些著名的文库都有收藏,其中《琉球国全图》,不仅为众多的学者所引用,而且,每次举办有关琉球冲绳历史文化的展览时,都要将此图作为重要史料向参观者展示。如果您觉得有必要的话,现在还可以在日本的很多图书馆里找到这本书,里面的地图也是一摸一样的。”

“由此可见,实际上日本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承认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黄力心说道,“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1885年后,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日本官方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作答复。但是后来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

这时,坐在周奕身边的温妮说道:

“但是日本在二战结束之后归还了台湾,却为什么没有将钓鱼岛一起归还给中国呢?”

“斯科比小姐,这实际上是美日两个国家别有用心的私下勾当。”刘志强说道,“依照二战结束时的《开罗宣言》,作为在历史上被日本强行占领的钓鱼岛理应与台湾岛一起归还中国。但是当时的美国和日本为了限制中国将来在这一地区的发展,故意让日本将钓鱼岛及其周边几个小岛交给美国托管,而美国在1951年也别有用心地将钓鱼岛等与硫球群岛一道‘归还’给日本。”

“那不过是一个小岛而已,而且您刚才也提到那个岛上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他们干吗不还给中国?”温妮不解地问道。

“呵呵,温妮小姐,这要说起来话可就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