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倾乱三国》曹操何时被称为丞相(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自何时始称丞相

--------------------------------------------------------------------------------

曹操在《三国演义》里称谓很多,有时被骂为“奸雄”、“奸贼”,有时被直呼其名或蔑称“曹阿瞒”,有时又被称为“将军”,但在一般情况下,被称为“丞相”是人们所熟知的。丞相确实是曹操的正式官称,但“曹丞相”应自何时称起,则是一个值得提出讨论的问题。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写曹操接受荀彧等人建议,将汉献帝自洛阳接至许都。把汉献帝安顿好以后,曹操在后堂设宴,与众谋士商议如何消灭吕布和刘备。只见许褚说:“愿借精兵五万,斩刘备、吕布之头,献于丞相。”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丞相之称的首次出现,自此成为定称。如此说来,自建安元年,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以后,就开始被称为丞相。其实,历史并非如此。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元年,曹操初挟天子之时,只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职位并不高。不久,才被任命为大将军。这个职位就非同一般了,何进即曾任此职,权倾天下。可是,曹操在这个职位上并没有坐住。为笼络袁绍,曹操以汉献帝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太尉虽列三公,但在大将军之下,袁绍以为耻辱,拒不接受。这时袁绍兵多将广,为天下第一强藩,曹操不敢惹他,只得将大将军让与袁绍。作为补偿,曹操有被任命为司空,行车骑将军。此后,曹操就长期担任司空,除建安九年,大破袁尚,平冀州之后,曹操又加领冀州牧外,官职没有变化。到建安十三年,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废除了三公官,设置丞相职位,并被任命为丞相。所以,建安十三年以前,曹操既非丞相,当时亦无丞相这一职称。《三国演义》自建安元年起至建安十三年这一时段称曹操为丞相是荒谬的。

那么,历史上的这一时期内,人们到底是怎样称呼曹操的呢?翻阅史料可知,建安元年至建安十三年间,无论是朝廷百官,还是曹操的部下,抑或曹操的敌手,一般都称曹操为“曹公”或简称“公”。这里的“公”,并非近代泛泛意义的尊称,而是特有所指。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公居朝廷百官之首,位及人臣。当时只有位居三公,像曹操、袁绍、董卓王允这一级别的人物才能被称为“曹公”、“袁公”、“董公”、“王公”等。而像吕布、刘备、孙权、刘表之辈,是断不能以公相称的。例如当时孙权官讨虏将军,只可称“将军”;吕布官左将军,曾封温侯,只可称“将军”、“温侯”;刘表官镇南将军、荆州牧,刘备官镇东将军、豫州牧,只可称“将军”、“使君”。说起来是比较严格的。

建安十三年曹操废除三公,自为丞相,具有深刻意义,从此,朝廷大权不仅在实际上,而且在名义上归于他一人所有,可视为魏代汉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这是赤壁风云吧大唐风云的帖子,因为月月开始写小说也是按照《三国演义》来的,所以一直称曹操为丞相,转过来就是希望大家知道正史是怎么回事。

<hr /></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