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一样的孙权》第十章 历阳建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路军马聚集在历阳,小小的历阳成一下就变的热闹起来。.整日里人喊马嘶,运送粮草兵器铠甲的车马络绎不绝。

孙策却一反常态,并不参与到日常的兵士训练了,而是把这些事情都委托给程普和吕范。孙策和周瑜袁涣等人在中军帐中商议着,孙权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他对这支军队的结构还不是很了解,还插不上嘴。

孙策军的结构不与大汉一般的军制不同。大汉的通用军制是五个人为一伍设伍长一人,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两伍为一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一为一队设队率一人,五队为一屯设屯长一人,一屯为二百五十人。四屯为一曲设军侯一人,军侯地位与县令等同。另外可以两个屯为一个别部,设别部司马一人。四曲为一部,设校尉一人,校尉就属于比较高级的军官了。这些都是常设的军制。一旦有战争,朝廷委派一个将军或中郎将来统领这些军队,但带兵多少要看将军的品级和战争的规模而具体规定了。这两年战争越来越频繁,皇权旁落,将军的封号一个接着一个的发放,但人口和军队的数量锐减,所以越来越没有规矩了。经常是一个将军只有两千兵,还比不上平时的一个校尉。

而孙策军的却因为孙策之前在袁术手下没有名分,主要是依靠父亲的恩泽才维系住这支军队的,在加上袁术控制和打压,一直都只有两千人配置,但校尉啊,别部司马啊却是一大堆。所以就造成了一个比较畸形的军制,基本上属于私兵制,每个将领靠能力和战功分别统领不同规模的军队。孙策对这支军队的控制更多的是体现在将领的忠诚上。

现在一下子多出了两千兵,再加上周瑜带来的三千人,足足多了五千人,这些人如何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军对的稳定,所以就连孙策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军中的将领分为两个大的派系,一派当年跟随者孙坚作战到现在的元老派,如程普,朱治,黄盖,韩当,宋谦,孙河,徐琨等。这些人都是战功赫赫,军中威信也很高,唯一的缺点除了孙河外这些人对孙策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忠诚或者说信任,他们担心孙策无法统御而导致了孙坚一生辛苦付之东流。另一派就是孙策这几年陆续招募和提拔的人,如吕范、蒋钦、陈武还有小将周泰、邓当等人。他们对孙策是忠心耿耿,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和孙策的未来紧紧的捆在一起,孙策越强大他们的未来也就会越好,但这些人的威望不足,一旦上升的太快定然会让老将们不高兴。现在周瑜也可以勉强算做这个派系。

对于任何一个孙策军的将领来说,自己领兵多少代表着他在军中的地位和他的未来的富贵,这两个事情是任何人都是要争的。所以,这次兵力的分派孙策把所有能帮他分析的亲信都叫了来,但两派的将领却一个没有叫。几个商议了半天,没有解决问题的任何办法,最后只能按照现在有的兵力来平均增加,并且还要适当的平衡两派的力量。

首先从军中挑选最精锐的士兵一千五百人组成孙策的亲军,分成两部分别有孙河和吕范统领,一部为六百人,剩下的三百作为孙策的亲卫负责保护孙策的安全,孙策又分出一百人来护卫孙权和几位文士。

周瑜这次带来了三千人并且大方的交给孙策安排,这次就先分给兵一千人,担任建威校尉相信没有人能说出什么来。程普在所有将领中年纪最长功劳最大威信最高,就和周瑜同例领兵一千人,官职抚军校尉。

黄盖担任破贼校尉,领兵六百。韩当担任先登校尉,领兵六百。宋谦担任除贼校尉,领兵六百。徐琨担任破军校尉,领兵六百。蒋钦担任讨贼校尉,领兵六百。此五部当孙策军的有了俘虏后优先补充。

虽然这个人官职都是校尉,但区别也是明显的,程普和周瑜虽然也是校尉,但这完全是因为孙策现在还没有一个朝廷的正式的任命(孙策现在的官职是袁术抢了太傅马日磾的持节后授予的)。一旦孙策得到了正式的任命,孙策肯定会表举两人为中郎将的。这样在攻击刘繇的过程中,孙策军如果需要分兵攻击它处,那么二人就可以督率其他人进行攻击了。

朱治受官为督军校尉,带兵五百,负责对全军的军纪进行督察,发现违反军纪的可以直接处罚而只需要事后通知孙策即可。而陈武受官建军校尉,负责对招收的新兵训练。训练成军后暂由陈武统带。

而孙策喜爱的小将周泰和邓当官职位别部司马,各领兵五百人。

如此一来,孙策作为整个部队的主帅,率领的是全军最为精锐的一千五百人,战斗力不同凡响,可以压制住所有的部将,老将们在军中处于主要的地位,这符合他们在军中的威信和他们的功劳。相信老将军们不会有意见。而小将们也得到一定的地位,保证了他们有着足够的上升空间,他们是这支军队未来的骨干,在周瑜的带领下稳定着孙策的地位,尤其是陈武负责新兵的训练保证了孙策未来对这支军队的绝对掌控。

朱治为人正直不徇私情,担任监督军纪的任务非常合适,不需要担心他假公济私,保证了军纪的严明。

袁涣负责老营,也就是掌管着全军粮草辎重。张范张承担任将军府参军,负责辅助孙策制定军队行止。刘馥负责随军老弱的安置,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孙策和孙权都坚持有他来负责这个工作,对他处理复杂的民事问题很有信心。

最后就是孙权,名为将军府主簿,样样负责也就是样样都不负责,跟随大家学习各种事情的操办。在加上的身份,众人心中都明白了孙策的用心良苦。孙策如今并未娶妻,也没有儿子,并且孙策酷爱上阵厮杀,而孙权作为孙策最年长的弟弟,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对军旅之事熟悉了后能够成为一个中规中矩的军事指挥者。孙权——副帅和孙策的接班人的地位在众人眼中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当然,如果孙策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不测的事情话,孙策军能否继续存在的这种情况并不在孙策的考虑范围之内,孙策只是尽最大的力量不懂声色的告诉孙策军的所有人,孙家不放弃这支军队的决心。孙权也感觉到了兄长的重托,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快的熟悉其军旅之事,为兄长分忧。

袁涣还提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是否同样也把吴景和孙贲的军队整编了,孙策和孙权不约而同的出声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几乎是相同的。吴景很有可能同意整编,毕竟他的一切都是依靠着孙坚和吴夫人才得来的,他不会担心孙策会对他不利。而孙贲就不一定了,他和孙辅虽然也是孙家成员,但孙贲现在还有雄心,期望着有一天能做成孙坚一样的事业。况且他目前的实力和孙策相比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孙策和孙权不想在击败刘繇前会出现什么变化。最后还是孙权出了个坏主意,击败当面的横江和当利口后,留孙辅带着部队守在居巢,防备袁术的反复,保障全军的后方,另外还可以将孙贲部一份为二。这样孙策在全军渡江攻击刘繇的时候孙贲另起异心了。

商议结束后,孙策立刻召来诸将,把整军的决定告诉了众将,并让他们加紧时间整理自己的部下,因为时不我待,孙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攻击横江了。

————————————————————————————————————————————————————————————

PS: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人,早年跟随孙坚讨黄巾破董卓,征战于豫州。孙坚死后跟随孙策征战,是众将中年纪最长的人。

黄盖字公覆,荆州零陵人,早年为郡吏,后跟随孙坚南北征伐,拜别部司马,孙坚死后随孙策,作战勇猛,对士兵非常好。

韩当字义公,辽西人,跟随孙坚征战,骑射见长,有膂力,常冲锋陷阵拜别部司马,孙坚死后跟随孙策,攻击时先登杀敌。

孙河字伯海,本是孙氏子弟,后来过继过姑父,改姓俞,跟随孙坚征战,成为孙坚的心腹,等孙策掌军后因为喜爱孙河,又把他改回孙姓,执掌孙策中军,是孙策的族兄。

朱治字君理,吴郡人,江东大族,早年为县吏,后被查为孝廉,成为州从事,跟随孙坚征伐,拜司马,屡立战功,升为督军校尉,别领一军督军纪。孙坚死后,帮助孙策投效袁术,发现袁术不能成事,就劝孙策回江东。

宋谦字公治(我编的),三国志中没有他的列传,但在孙权、太史慈和陆逊等人的传中都提到了他,由此可以推断宋谦与黄盖韩当等人身份相近,而且知道陆逊掌军后依旧是江东军的骨干。

徐琨字季才(我编的)孙坚妹妹的儿子,早年随孙坚征战,功劳很高,孙坚死后跟随孙策。

蒋钦字公奕,九江人,孙策领兵后跟随孙策做事。

吕范字子衡,汝南人,早年为县吏后避难于寿春,领族人投靠投靠孙策,与孙河一起执掌孙策的中军。青年时代媳妇取得相当霸道。他看上了一个富家美女,未来岳母嫌弃他家没钱又没有势力,可是未来的岳父看出他是个人才,非要把女儿嫁给他。PF啊!拔剑四顾,怎么就没有人看上我捏?而整个三国时期我认为找老婆最牛的就是陶谦,此公十四五了还骑着竹马带着一群家乡的小孩玩,被他岳父路过看到了,觉得他面相奇佳就非要哭着喊着的把女儿嫁给他。衷心的希望诸位也能玩的时候遇到这种好事!

陈武字子烈,庐江人,孙策在寿春时,十八岁的陈武直接去拜见后投靠。

周泰字幼平,九江人,跟蒋钦一起参见孙策军,勇猛多次立功。

邓当没有什么名气,但有个优秀的小舅子——吕蒙。

周瑜就不用介绍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