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战天下》第十一章-秦三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斯在扶苏的监视下尽心尽力协助他调动各处要职,人员给配。.而韩林一是忠直之臣,二又得到扶苏联姻之诺。虽说尚未行实,但有此承诺在心,事事都是亲力,尽心而为。

在始皇之弟嬴子婴的协助下,得到了右丞相冯去疾的支持,政变前章正紧张有序进行着。在李斯,韩林等人的竭力帮助下,消息始终不曾走出咸阳半点。整个咸阳城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

而正往碣石方向巡视的胡亥却还不知大难将临,还在享受着他的帝王生活。

在巡游途中,赵高阴险地对胡亥说:“陛下这次巡游天下,应该趁机树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听从的官吏诛杀,这样您才能有至高无上的威信。”胡亥一想也是,如果要像始皇帝那样威风,首先就是要立威。

随后不问青红皂白,就连连下令诛杀异己,结果弄得各处臣民惶恐不安。赵高实际上把年轻无为的胡亥当成了扩张自己权势的工具。

对于李斯这个原来的盟友,赵高也没打算放过,时刻都在盘算如何才能借胡亥之手除掉。还在巡游的路上四下招揽死士,以作后用。等李斯被除掉之后,就可以彻底架空胡亥,而死士可以为以后夺权登基扫平一切障碍。

对于朝中其他老臣,赵高从没看在眼里,就连国尉冯劫他都懒得搭理,他认为四门已经全部掌握,各处要职又有心腹把守,下面又握有五万新兵,咸阳已经如在囊中。

咸阳。

在冯劫,章邯等将领的支持下,扶苏得以迅速控制了咸阳五万屯兵。以大漠两百余遗兵分别掌握咸阳外城四门,以及各处要职,又联络函谷关守将,名将王翦孙子,王贲之子王离。王离原本就是北疆戍边大将蒙恬副将,对扶苏也是相当的拥戴,在得到他的鼎力支持下,一场无烟的政变,将要进入尾声。

咸阳外城由新将尚武统领,内城由上卿蒙毅统领。虽然扶苏控制了这一切,但不代表就能顺利夺下胡亥政权,虽说他是暴君暴政,但毕竟是名正言顺的登基为帝,各处驻军还是会接受他的诏令,到时各处守将还是有不少会起兵协助胡亥。

为了此次政变少流血,在韩林等人的建议下,扶苏放出赵高心腹前去通知胡亥,赵高。‘扶苏已在咸阳出现,正在联络朝野,企图夺取胡亥帝位。’之后咸阳四门如往常一样不再封闭盘查,任由各路探子前来探查。

扶苏还没有忘记中国史上第一次的农民起义,依照后世的记忆,绘画出高桥马鞍,马镫,大刀,仿倚天剑那种样式制作将官佩剑,清朝常用的长枪等样图,让咸阳各处铁工坊不分昼夜的打造,争取在农民起义之前把这种新锐利器配发各军。大刀配备给各军,优先发给机动性好的骑兵。扶苏登基之后,就下诏先从咸阳驻军开始,战车全部解下,只留骑兵。

胡亥闻言大惊,立即命仪仗队万余人急速奔往咸阳,又四下传召命各处驻军守将向咸阳靠拢勤王,可各处守将又接到国尉府冯劫密令,按兵不动。参照小道消息,聪明的将官也都察觉到点味道,对胡亥诏令只是以筹备不齐,稍后就来等借口搪塞。

仪仗队行至邯郸郡时,赵高像是得到了什么消息,随即向胡亥请病假希望留守邯郸郡养病。可事态紧急,秦二世胡亥不准,赵高无奈只能乖乖跟随。期间也想逃离,可胡亥似乎有所察觉,此时胡亥离不开赵高这个智囊,只有派出心腹做赵高贴身护卫,以防这个智囊在紧要关头摆自己一手。

仪仗队万余人日夜兼程赶往咸阳,路过上党一处高山时,赵高非要骑兵而行,结果坐骑受惊,狂奔跌下山谷,待胡亥命人找到尸身时,却已是面目全非,身上的衣服也被岩石树木挂的破烂不堪。

胡亥只是留点人简单为赵高料理下后事,自己则是继续赶往咸阳,待仪仗队渡过黄河之后,已是人困马乏,任胡亥怎么威逼利诱,就是没人愿意再往前行走一步,最后胡亥许诺出谁能助他先到咸阳赏爵彻候,可多日来的急行军,众人一天连三个时辰的歇息时间都不到,还要扛着那么多仪仗等物赶路。

在一位将领的建议下,仪仗队扔掉所有的不必要之物,除兵器马匹,就连战甲都脱下来扔掉,最后又杀死几名呆滞士兵,这才算是把这伙疲惫之军从地上鞭起。脱去战甲等物的仪仗队,此时和乞丐可算是有得一比,就这样一支仪仗队犹如蜗牛般向咸阳爬行。

刚行走不过五里,前方突然荡起阵阵狼烟,军士急忙禀报给胡亥,胡亥却只是淡淡的说道:“那是勤王之师,莫惊荒,大军就此停下等候,朕要看看是谁跑这么快,这样的忠臣该重赏。”

待领首之将赶到胡亥仪仗前,胡亥还亲自迎往,看着威仪的军队,胡亥哈哈大笑,立于队前等候来将前来跪拜。

待为首之将下马来到胡亥身前时,却没有下跪,而是对身后军士大喝一令:“把始皇帝谋逆之子嬴胡亥拿下,其余众将士如有反抗,就地正法!”

立即就有两名士兵冲出队列上去架着胡亥,仪仗队的士兵们想反抗,却立刻被围上来的士兵缴下来手中兵器,多日来的急行军,饱饭都没吃上几口,身上已经没有太多力气,虽然也有冲胆大的拼力上去赤搏者,但很快就死在乱刃之下,余下众人你我面面相视,不敢再动。

被架着的胡亥,不停的挣扎,口中怒骂:“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竟敢乱朕,你们不得好死,朕一定会灭你们三族,不,是九族,凡是认识的朕都杀了。”

为首之将狠狠的瞪了他眼,大喝一声‘带走’,士兵押解着胡亥登上随军带来的马车,大军浩浩荡荡奔往咸阳,仪仗队万余人被赶往函谷关军营。

六月胡亥退位,扶苏登基为帝称三世,鉴于嬴氏皇族已经被胡亥斩杀殆尽,再者扶苏想给众人一个仁君的感觉,顶住众议和秦国的法律,特赦胡亥。只是给胡亥赐以劓刑,又在脸上刺字后,发往北疆修筑长城。

他却不知这样给他带来了什么祸害,一个夺政者,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没有几个人愿意留下前朝帝王,无不都是以杀死以绝后患。可他有自己的算盘,反正胡亥的暴政,只要自己正位了,估计就没人愿意附和他。再者自己初登大位又遇上这个风雨飘零的秦末,如果连这样的人都能赦免,那陈胜吴广那些起义军也许就不会再发生了吧。

也许是后世的影响,也许是他还仍不够成熟吧,也许……反正他就做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