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回石窟》第二节 桃树惹祸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进,本名叫古进,父亲是个小商贩,经常走南闯北,按照他父亲古逢时的话讲是“南货北调,北货南运”。古进的母亲据说以前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复姓欧阳,单名雪。有一天古逢时在家喝酒后透露,之所以取名欧阳雪,是因为古进的母亲有块家传玉佩叫“飞雪玉佩”。古逢时经常在外面奔波,古进母亲就在家里开起杂货店,把一些外面调进来的物品卖给当地的村民。而且古进的母亲也非常精通女红,村里的衣服基本上都是他母亲和王翠云裁剪出来的。而各种各样的布料就是靠古逢时在外面调货进来。由于古家和花家很靠近,几乎面对面。闲暇时,欧阳雪和王翠云时常就在一起交流琴棋书画等,古进对这些却不怎感兴趣,只是无聊时学着吹吹笛子。

古家靠着父母小商贩式的经营,阿进的生活在当地村里也算比较富裕。古进有个最大的嗜好,就是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因为白色衣服很容易显脏,他母亲欧阳雪为此头疼不已,家里给他裁剪了很多套白色衣服备用。也正因为这,古进在村里很容易被人辨认,老远看到一身白衣的,大家猜都不用猜肯定是古家的古进了。古进从小活泼好动,是个小机灵鬼,又很有同情心。平常见到一些遇到生活不便或经济困难的人就会跑回家里,让母亲给予帮助,而他母亲也总是会很大方给予一些米粮或其他物品。欧阳雪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子:“有办法时应该多帮助别人,但也尽量不要给予别人添麻烦。”但古进似乎只听从他母亲第一句教条,而后面一句根本就是左耳进右耳出。

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对古进这方面是最研究也最具发言权了。去村里的学堂“古镇学堂”第一天上课时,在学堂上就把教书先生竹制的太师椅搬到自己座位上去,而且大大方方坐在那里,好像本来那个太师椅就是古进坐的。这都起因于教书先生讲的一句话。当时欧阳雪带着刚满六岁的古进来到古镇学堂,面见教书先生:“老夫子,你看进儿这孩子怎么样,现在可不可以让他上学了?”

被称为“老夫子”的教书先生一听,心里当是受用,大感愉悦。他一手捻着下巴稀疏的胡子,一手放在古进的脑门上:“个子够高了,就是不知道这孩子机灵不?”

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满八岁了,又通过老夫子的面试,才可以上学堂。实际上村里判断孩子是否可以接受学堂教育,主要看这孩子是否够机灵。那些年长的村里人一致认为,只有足够机灵的孩子,上学堂才有出息,不然倒不如出外谋生。村里就这么一个学堂,因为当地名叫古镇村,这学堂也就取名叫古镇学堂。

整个古镇村也就几百户人家,座落在七龙山脚下。在古镇村的北边,是因一口井泉出名的天水村,东边则是以桃子出名的寿桃村,而西边往北是七龙山主脉,南边是七龙山延脉。整个古镇村大半个被七龙山所围绕着。听村里的人讲,七龙山的另一边则是大海,但据说从来没有人出过海。古镇村与天水村,寿桃村则是被一条名叫“七闽河”的小河相隔。之所以叫“七闽河”,是因为这个地方错落着七个互相挨着的村落,七个村落来自同一民族“七闽族”。这河里的水来自南方山脉,在崇山峻岭间穿行。穿过原始森林,这七闽河就经过七闽村和七龙山脉边缘,流向大海而去。

几千年前这里还是由族长带领全族人,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形成现在由各自村长带领的七个村落。七个村落以七闽河为界,分割成各自村落区域,村与村相通都是通过几座石板桥联系的。北边靠近天水村的分别是靠海的灵龟村和内陆的清风村,东边靠近寿桃村的分别是靠海的螣蛇村和内陆的天心村。在这四个村落的外围则是一片茫茫的原始森林,再过去就是南方连绵起伏的广袤山脉。七闽村若要出去,大都是靠那条七闽河。乘船逆流而上,过了原始森林,再绕过崇山峻岭,便到了越国边界地带。从七闽族乘船出去到越国边界,至少也要花两个多月时间。

若能飞到高空往下看,就可以发现这七闽族所在区域实在非常偏僻。整个七闽族区域被南方广袤无垠的山脉、茫茫的原始森林、南面大海和占地几千里的七龙山围绕着,唯一的淡水河“七闽河”在七个村落里穿梭着,默默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七闽族人。每个村落分别都设有学堂,这古镇学堂算是比较大的一个了,主管学堂的教书先生也是天水村请来的,姓成,本名文杰,请来的时候都已大半年纪了。据说成文杰年轻时候也是天水村的才子,后来因家庭不幸,家道中落,只剩他孤身一人,一直以给人教书为生,在这里也有好几个年头了。“机灵是满机灵的,就是才六岁多。平常家里也给说些,但肯定没法跟老夫子你的教导相比。因为他父亲一直在外,由老夫子你来管教肯定比较有出息。”说完这些,欧阳雪瞄了瞄老夫子屋里头,继续道:“上次我家那逢时回来时正好带了些许好茶,待会儿我也给你这里送些。老夫子你一个人管教这么多孩子,也是辛苦。听逢时讲,现在天气这么热,喝点这茶可以提神养生润肺。”就这样在古进她娘送进茶叶时,古进也顺利上学堂了。这倒也不是头回破例,村里头早有比较机灵的孩子五六岁就开始上学堂了,像村里小花和小胖子不到六岁就开始上学,小墩子和小李子近七岁也开始上学了。

古进上学的第一天,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是坐矮矮的简易木头椅子,而前面唯一一个不一样的椅子就是竹椅子,于是他就把竹椅和自己的矮木椅对换过来。当老夫子进来发现时,气得连胡子都翘起来,但又不便于在小孩子面前发作,便严声道:

“为啥把椅子对换过来?你看看其他小朋友都没有换,都坐的是木椅子?”

“因为我比较机灵,我娘都说了,我比较机灵可以做一些别的孩子不一样的事情。”古进用很自信又很幼稚的声音回答。

“哈哈。。。呵呵。。。”学堂上其他小孩子开始笑声不断。

“肃静,肃静,再笑就罚抄三字经百遍”老夫子话一出,果然有奇效,一下子学堂上变得静悄悄。从老夫子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老夫子显然对于这种效果是非常满意的,他开始又转向古进:“你说你自己很机灵,那好,我来考考你。”也不等古进是否回答就继续说道,“会背诵三字经吗?”老夫子略带着轻蔑的语气看着古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会背诵百家姓吗”老夫子也不等他背完,继续发问。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楮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

“那千字文呢?”老夫子终于带着些许惊讶的语气,又不甘心继续问道。

古进这时却带着天真无邪的眼神抬头看了看老夫子,张了张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背诵到这里古进忽然停了下来,低头看了下自己的脚,似乎在沉思什么,又突然扬起头看着老夫子,老夫子吓一跳,以为他都会背诵了,就要说些什么时,古进突然说:“下面不会背了,千字文需要老夫子教导,我才会更机灵的。”然后带着似乎最无辜的眼神就这样看着老夫子。他才六岁,一般孩子背诵个三字经就不错了,想不到这孩子竟然能背到千字文了,还似乎故意不背诵了,这孩子够鬼机灵的。老夫子心里这样思量着,一边伸出手摸了摸古进的脑门“嗯,不错,既然不会背诵千字文”说到这里,老夫子干咳了一下,继续道:“那以后就得好好听课”。那一天老夫子竟然破例坐在了古进旁边开始进行教课。当然老夫子的一句话肯定无法阻挡古进好动的行为,古进依然该干嘛就干嘛,比如涂些琥珀的粘液在伙伴们椅子上,把四角椅子伪装成三角椅,把老夫子的书籍藏到柴房里去等等举不胜举。

春去冬来,时间一晃而过,古进就这样成长到九岁,也就是去年。

也就是去年,一直最惦记在几个孩子心里头的,是村头庙里的桃子。也就是去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庙里的桃子都熟好几天了,这对于那些十来岁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诱惑。尽管家里长辈们一直嘱咐千万不可去偷摘庙里的桃子,长辈们都说那是神明福佑的桃子,是庙里道士们香火钱的主要来源。

那座寺庙叫三清观,占地大小也就三十来亩,前窄后宽,座落在古镇村靠近寿桃村交界处,庙的管辖权是属于古镇村的,坐北朝南。整个寺庙用白色的高墙围起来,寺庙分为后院,前院,还有一个大广场。后院是道士们平常生活起居所在,也有些田地供道士们自己耕种,占了整个寺庙的大半,约摸也有二十来亩。前院有三处各自独立的宫殿,左边是供奉灵宝天尊,右边是道德天尊,中间则是元始天尊,每个宫殿大小差不多,中间的略大些,整个前院也就**亩大小。前院三个宫殿的中间摆放一个巨大的三角鼎炉,是平常香火祭典之处。鼎炉对面就是寺庙中门也就是前院的大门,上面悬挂着“一气化三清”的牌匾,门前左右两边都各安放一头石狮子。再前方,则是一个比前院占地差不了多少的广场,而广场的正中有一口水井,离水井几丈处有一颗桃树,非常粗大,要七八个成年人才能围抱,桃树很高,枝繁叶茂,树冠几乎遮盖了大半个广场。寺庙的广场是连着寺庙围墙一起的,正对寺庙的围墙外面有一条石板路,向东走几十丈,过了石板桥就到了寿桃村了。让古进等人去年不堪回首的往事就是因为寺庙广场上的那棵大桃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