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志X》评论《让人汗颜的文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篇文章据说是韩国人写的,我在此就事论事,发表对此文的看法。

该文有些事情说得在理,也有些说法纯属误导,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三国写手,不得不阐明看法。

一、人名

人之有名,就是为了给人叫的。否则取来干什么?古人有字,但在很多情况下直呼其名是许可的。

1)上级下命令时。比如要委任某人担任某职,不呼其名,难道还要称他的姓再加上原来的职务吗?皇帝如果给手下人下命令,不能直呼其名?笑话!就算喊一声“来人!”,他都得过来!

2)部队点名时,“XX”“有!”,不必加什么“先生大人”的称呼吧?

3)第三者平淡叙述时。对于人名怎样称呼,只与叙述气氛和目的有关,就好比日语和韩语当中的敬语一样。难道日韩语叙事之时始终采用敬语吗?不是吧!

4)特殊需要的场合:比如大诗人李白:“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一个是至圣先师,一个是要好朋友,都直呼其名。还有王献之:“十年写了八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有谁说他大逆不道吗?还有陈亮:“我颂李白手屡拍。”显然是赞颂之辞,仍呼其名。

5)著作中:孙膑:《擒庞涓》

6)子非鱼,安知鱼之自在?我们都不是古人,古时候没有录音机,谁知道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

7)其实,现代官场之上也是同样,一般见面称职务,特定场合直呼其名。比如周恩来一般称**为“润之”,但“**思想”不会称为“毛润之思想”吧?

8)三国里面有很多人物只知其名不知其字,如果不是呼名的场合多于呼字,就该只知其字不知其名才对。

二、礼仪

文中介绍的古礼没错,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人的目的有关。老人让张良提鞋,就很失礼,张良没在乎。刘邦洗脚见客,就很失礼,客人自称高阳酒徒,更失礼,结果事情还是办成了。

应该指出,汉代前期的礼仪是不多的。刘邦这个人,我看比“黄巾战士”好不到哪儿去。他为什么有张良肖何韩信?人家愿意投他,不在乎他的简慢少礼。人的目的是重要的。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对待事物也不一样。司马朗的客人为什么直呼其父之字?就是因为当时这样称呼也很普遍,只是司马朗这个特殊人物不能忍受。不然,那个客人早就处处碰壁,轮不到进司马朗家了。可见三国时期,一定有一种通俗的口语,而说官话令很多人不习惯,否则那有这种失误?

我不相信躲在深山里的典韦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官话,还不是照样能被曹操收录?

三、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自然要养得起才行。但刘备有好几次落难,不可能还带着万贯家财吧。投奔就一定要带七大姑八大姨?那么徐庶至孝,怎么没把母亲带上?诸葛亮一家子怎么会分投好几个地方(按理应该由诸葛瑾把他们全带到吴才对)。

四、军事实力

什么时候兵多,什么时候兵少,那是不一定的。要看人口和经济条件。文章所说赤壁之战两家实力对比不确切。文革时期评法反儒的时候,全国的历史学家对赤壁之战作了集中的考证,曹军约四十万,孙刘联军约二十万,这样孙刘才有获胜之机。

晋朝的时候,也有百万大军下江南,是由秦主符坚所领。不管水分多少,中国招集几十万兵马还是有的。不会象某些小国一样打得一个男人都不剩。对于这点我作为中国人还是自豪的。

五、经济:

谁说金银不能作通货?刘安杀妻,曹操赏了他一百金,如果金不能做通货,曹操应该赏他钱布才对呀!如果罗贯中是胡说八道,请先批倒老罗,然后再批我们这些小虾!

当然,布和米都可以作为通货,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否认金的通货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有作用了。

笔者用意好象是说,因此商业不能做,这就更奇怪了。战国时期有“重农仰商”政策,为何抑商?太挣钱了!如果不抑人家不愿种地!我很奇怪,汉之前可以经商,汉之后也可以经商,只有汉末三国不能经商?也太小看中国了吧!

还有,“只有大批量生产才能挣钱”,手工业生产就不挣钱?这也太不了解中国了!诸位知道“温州模式”吗?那就是家庭作坊。谁说不挣钱?皮鞋电器走遍全世界,前一段时间网上还报导温州鞋抢了意大利的饭碗呢!

皮鞋这种东西,我敢说如果在三国卖,一定也是抢手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