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世风流》第七十九章 李约瑟难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汤若望在明朝也有不小的地位,加上年纪大了,虽然对于“翰林院检讨”和“复社四公子连袂来访”这样的身份十分重视,但仍然没有亲自迎接,而是由佣人领他们进了后院书房。

只见居中坐着一个六十岁左右年纪的老者,显然此人就是大大有名的汤若望了!汤若望是德国人,眼角的鱼尾纹显得很深,胡子有些花白,但眼睛很亮也很慈祥。给方域的感觉,有点象是个犹太老教授。

大约是重视方以智身为“翰林院检讨”的身份吧,汤若望身穿了一套朝庭赠给他的官服,十分客气!方域见状,干脆按照明朝礼仪上前施礼道:“晚生侯方域,拜见先生,特来请教西学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

“呵呵呵呵!归德侯公子,老朽也是久仰啦……”汤若望流利地说着汉语,显然“中国化”的程度比毕方济要高多了!

方域心知这是一种客套,而要取得他的帮助,必须让他觉得自己有真才实学才行!自己所会的一套,在封建文人士大夫那里摆不出来,但在汤若望面前却反而能够施展!他心知汤若望最擅长的是天文,其实西方这时候连九大行星还认识不全呢!于是他微笑地说道:“想请教先生关于行星的运行轨迹……”

汤若望道:“哦,这个问题有些敏感,但在东亚倒是怎么说都没关系,这里面有‘日心说’和‘地心说’……”

方域笑道:“先生以测算天文历法见长,当以‘日心说’为准吧?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而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圈就是阴历的一个月。如果不按日心说,测算日蚀和月蚀的时候,就会出现极大偏差。”

汤若望不禁动容道:“不错!老夫虽然不反对地心说,但历法和天像的预测,确实按日心说原理推演的,呵呵,侯公子见识非同一般!”说罢,亲自领了方域和方以智去看他制作的天象仪器,其中主要就是“浑天仪”。

其实这“浑天仪”还是按“地心说”来布置的,其中有不少错误,但相对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是进步多了。

中国自从先秦时期开始,浑天、盖天、宣夜三种宇宙观就全有人提出过。

盖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浮在海中,四边有神兽驮着,上面盖着天;

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圆的,天在四周,因而称为“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与汤若望现在的学说基本类似;

宣夜说则认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它从无到有,也终将从有到无。关于这点,这时的汤若望也没意识到。而西方提出这个观点的布鲁诺则被罗马教廷烧死了。

可见在这个时候,中国仍有某些理论性的东西先进于西方。并且早在汉代,张衡就已制做了浑天仪,虽然不如汤若望的详细,但也早于他一千年。汤若望的优点其实是只在于他的精细算法上。而这点则一直是老祖宗们忽略的地方,他们擅长于膜糊推演,而不屑于精确计算,连一首曲谱的记录,也是只有旋律变化而没有节拍时序。

同时最遗憾的一点是,中国的帝王将相出于“天子”身份的考虑,总不愿接受最先进的理论,而一直把“盖天说”等等充满迷信色彩的东西作为对他们最有利的学说宣扬。

方域想到这里,不禁产生了与汤若望探讨一番的想法,他很想知道在一个外国人的眼中,这时的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景如何:“汤若望先生,有一个‘李约瑟难题’,晚生想与您探讨一下……”

“哦?这是一个什么难题?李约瑟,又是谁?”汤若望极感兴趣地问道。

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却又率先在中国科技史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高度肯定了十五世纪以前中国在技术发明上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却又问道:“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其实这个难题至今仍旧困扰着我们国家。我国生产总值据说现在排在世界第7位,但科技竞争力却排在世界第28位,科技竞争力远远落后于经济竞争力。据瑞士洛桑国防管理开发研究院的统计,最近几年我国在《科学论文索引》上记载的论文发表数,仅占世界论文总量的1.6%,相当于美国的6%,英国的19%。世界发表论文最多的200所大学没有一所是中国内地的。再如,美国现在每年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0多万件,日本40多万件,我国只有1.3万件!

每一个爱国者,每一个希望中国发达的人,无不关注这个问题!

方域莫测高深地说道:“这个难题将来才会被提出,但那时已经晚了,只有现在探讨它才有现实意义!上帝既然是全能的,那么无论过去未来,都应当有答案吧?”

汤若汤虽然是神父,这时却发现方域似乎更“神”,竟煞有介事地预言到几百年后的事情,并拿来与他探讨。不过,方域赞美了上帝,他还是很高兴的。于是说道:“你问我这个国家今后的科学发展,我倒是有一些感受!在我的国度里,每个领主都以自己拥有科学知识为荣,你说得有道理,他们就会赞同;但这里不少达官贵人家中,都挂着‘难得糊涂’的扁额,居说还是‘中庸之道’,而朝堂之中,也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仗着权势,轻易将一些想不通的事斥之为异端邪说。比如说我的历法,明明有许多优点,却一直不能得到认可。”

方域点点头道:“是啊!不过还是有一些被推行了的。比如皇上委托您铸炮,此外您写的书,我们东林人士不少都拜读过。”

汤若望浮起一丝笑意:“嗯!但若要继续发展科学,我却感到这个国家的制度与我们那里截然不同,将会产生极大阻碍!你们几乎没有‘城邦’或自由城市,不存在‘领主’或选举而出的‘市长’,通盘实行的都是一种‘官僚封建制度’,皇帝决定一切!这就导致了从上到下都有一种‘守一’、‘齐一’和‘排异’的思想,一方面中央政权决不允许‘异类’的存在;另一方面一旦有人以军事实力占领了一方水土,也不是想到如何保境安民,而是形同流寇,非要统一全国不可!这样就造成拼杀争斗永无休止,不搞到一切毁灭不肯干休!因此,中央集权的皇帝、争夺天下的流寇、根深蒂固的思想控制,这是阻碍科学发展的三大拌脚石。”

方域想不到汤若望竟有这样的见解,虽然只是通过简单的对比而得来,但也是十分深刻的。其实,“推翻皇帝,消灭军阀,解放思想”,这正是将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呵呵呵呵!

当然,汤若望还少说一项,那就是现在正在关外虎视眈眈的满清八旗!他们身兼皇帝和流寇两种特性。如果真要建立一个适合科技发展的理想社会,那么多尔衮、崇贞、李自成全是绊脚石。

只是,现阶段一时没有皇帝可能不行,大概只有两种形式可采用:一是削弱皇权,成为欧洲那种封建领主制;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推行新政。这二者原本都不可能,但有着满清入关的楔机,乱世之中,则将变得有可能了。当然还有第三个办法,那就是直接割据沿海一方,发展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以强行浸润的方式向资本主义过渡,但这需要有比历史上郑家父子更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成功……

这次会见汤若望,使自己确立了政治目标,方域觉得极有收获!

接下来,他把话题转到制炮方面,一阵攀谈之后,与汤若望关系变得进一步融洽,汤若望终于赠给他一本中文编写的制炮书《西法神机》,并告诉他,那个葡萄牙籍炮兵军官特谢拉·科雷亚可能还在澳门。

好!只要没走就行!他估计自己一时去不了澳门,但可以委托人去请!他打算委托黄宗羲替自己去走一趟,黄宗羲常与西洋人打交道,只要肯去,应该请得动。

辞别汤若望神父的时候,方域已是大喜过望,这时又听到另一个大喜讯:父亲侯恂明日奉诏出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