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商业大宋》关于部分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七对关心本书的朋友,十分感谢。一些朋友对本书的一些内容有不同看法,十七认为再正常不过了。下面十七将把自己对儒学的认识和大家交流一下:

十七对儒学曾经有过很深的误会,这当然和十七少年时读的《孔乙己》有很大关系。(十七有个坏习惯,就是对事物有些怀疑心态)后来十七年纪也大了,对孔夫子的话也多少理解了些。

但对于后世的所谓“儒学大师”们,十七一直用很恶意的猜想去揣摩他们。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十七认为他们所倡导的和儒家文化的精髓完全是两回事。十七眼里的儒家文化是一种尊重生命、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以“仁爱”为精髓的一种哲学理念。

但事物总是与时具进的,当孟子接过交接棒,儒学就开始了它世俗化的转变。我们对孟子的认识主要是那句“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但孟子对孔夫子的思想进行的曲解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主要是孟子把孔子关于忠孝的理念扩大化和具体化了,但总的来说孟子还算是一个不算太离谱的儒生。

到了汉武帝时儒家出了个董仲舒(对于董仲舒到底是不是儒家的弟子,现在还有争论),他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在他的帮助下儒学终于站在了世俗权力的中心。但十七个人以为儒家文化自董仲舒后就被彻底的阉割掉了,他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让汉武帝找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由。因为董仲舒为汉武帝找到了把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理论依据。

十七相信中国历史上那些君王们的智慧不会比我们差多少,但他们难道就真的不知道真正的儒家文化是和强调利益、阴谋的治国之道完全不通吗?当然不是,君王们看重的是“儒家”(自董仲舒后)为他们为所欲为、大权独揽提供的合法的理论依据。

而后世的“儒学大师”们已经无法再走出董仲舒为他们设下的理论屏障,因为如果他们回归儒家文化本意,那么他们的所学将远离权利中心。君王们绝对不会容忍自己执政的合法性遭到质疑,而儒学除了在“君权神授”这一点能够给君王们提供帮助,其他的——君王们是从来都不会在治国上去真正执行儒家那一套的。

所以十七不会让张笑去在北宋推行什么“恢复儒家本意”的行动,当然皇帝也决不会让这种思想在自己的势力范围流传。

最后,十七再次郑重说明以上只是十七的一家之言。荒谬之处会很多,如果朋友们有不同意见请在书评区里向十七指出,十七不胜感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