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兄弟之抗日篇》引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年间北京以东属直隶省辖,一九二八年改称河北省,简称冀。

河北省的东部,也就是冀东,北部山岳连绵,丘陵起伏,据燕山、长城与热河省接壤,沿长城一线有山海关、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口等等要塞;中部为平原,有滦河、海河两大水系入海;南邻渤海,隔海与辽东、山东半岛相望;西扼京、津与华北平原相联;东出山海关,通向辽西走廊。是东北通往华北的咽喉要道。冀东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北部山区盛产林木、干鲜果品,中部和南部平原为农产区,以小麦、玉米、高粱为主,棉花、花生、大豆、麻类颇为丰富,地下又有煤、铁,沿海渔业、盐业旺盛,民间手工业造纸、纺织、陶瓷兴隆。

冀东地区虽然好,可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和全国各地的一样,于是有人就铤而走险,当了土匪。一九三一年以前,燕山一带就不太平,这片山区方圆几百里,自古匪患严重。翻开地方志,里面记载的多是不同朝代的成名土匪首领和围剿官军之间的活动,字里行间透出一股血腥气。

这里的土匪分两类,一类是业余的,白天种地劳动,割草砍柴,对上孝顺父母对下呵护妻儿,乍一看,百分之百的良民。到了晚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约上几个亲朋好友,起出藏匿的刀枪,找个背静处就开始了夜生活。遇有走夜路的客商无论有无财物,一律杀死,为的是不留活口,以免后患。尸体也要弄到僻静处埋掉,不留半点痕迹。劫得财物一律平分,补充家用。

这种土匪隐蔽性极强,又心狠手辣不计后果,他们打生下那天起就没人告诉他们,世界上还有良心一说。在他们看来,人的生命和蚂蚁的生命似乎没什么区别,他们没有犯罪感,只认为这是正常营生,和种地砍柴一样。他们即使发了大财也不动声色,照样衣衫褴褛的扛着锄头种地,因此很难抓住他们的把柄。另一类土匪属专业型,天生就不喜欢过安分日子。一到好人群中就找不到感觉,你若用好人来称呼他,他会觉得你在骂他,非跟你急不行。他们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内部等级森严,有自己的王法,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他们分工有序,各负其责,充满敬业精神,这类土匪和中国大部地区的土匪无大区别,不过冀东的土匪已经各自划定地盘,除了抢夺行商、杀人越货、绑票勒索、贩卖点儿烟土,而且还对各庄、镇收保护费,其中有一些势力大的已经达到一些地方政府官员都要客客气气甚至于为虎作伥的地步。

现在是一九三一年的春天,地点是燕山山脉的余支腰带山。

燕山在冀东北部有一主峰,海拔六百四十八米,登其山顶,一览众山,皆儿孙之貌。此乃众山之尊,龙脉之首,古志称谓“龙祖山”。龙祖山林木蓊郁,遥望黛绿,又得名“遥黛山”。旧志载龙祖山“山腰有白石如带,望之隐如云气横渺”,别称玉带山。相传唐王东征,欲由喜峰口出长城战辽。途经龙祖山下,黄昏屯兵,突然御带脱落,坠地即没。晨起,旭日冉升,霞光闪烁,祥云如练。龙祖山腰,似被一条洁白的腰带所缠绕。黛山白云,幽雅逸人,宛如仙境。唐王喜而赐称,此乃“御带大宝山”也,又谓“御带山”,民间广为流传称“腰带山”。山谷谓之“聚仙谷”,屯兵山村乃“黄昏峪”是矣。

腰带山脚下有一条河,名叫浭水,当地人都管这条河叫“还乡河”。说起还乡河的来历可就长了,相传那是北宋靖康二年秋,即公元一一二七年,亡国之君宋徽宗,被金兵所虏,押迁北国,途经浭水,他站在桥头,留恋地望着脚下河水,由东而来,潺潺西去。仰天叹道:“凡水背东,唯独西,吾安得似此水还乡乎!”慷慨落泪而去。从此,腰带山脚下那条由东而来,经山阴、绕西坡南去的环山浭水,就更名为“还乡河”。

今天的河上来了一条船。

小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