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词风月故事》1.唉乃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唉乃曲

黄公绍《韵会》记载:“唉”,叹声也,读若哀,乌来切。又应声也,读若霭,上声,倚亥切。又去声,於代切。无袄音。“乃”,难辞,又继事之辞。无霭音。今二字连读之,为棹船相应声。而《广韵》十五海:“唉”,于改切,相然应也。“乃”,奴亥切,语辞也。唉乃之声,或如唐人唱歌和声,所谓号头者。盖逆流而上,棹船劝力之声也。黄山谷题跋、洪驹父诗话,皆音作袄蔼者,误。

据《钦定词谱》记载:本意是咏泛舟。《全唐诗》的乐府十二首中记载了唐朝诗人元结的一首《?乃曲》:

谁能听?乃,?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

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

因为诗中有“谁能听?乃,?乃感人情。”的句子,这个词牌名的来源就在于此。该词牌名为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在“安史之乱”中,因抗击史思明叛军,元结在唐代宗时升任道洲(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市长(古时称刺史)。767年春,因为军事上的事情,元市长接到省军区司令部(古时称都督府)的通知,到长沙开会。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情。在长沙玩了几天后,准备返程。不料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场大雨,湘江水暴涨。因为从长沙到道洲市要逆流而上,船行进十分艰难。面对滔滔江水,元市长诗兴大发,作了五首《?乃曲》:

其一: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其二: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ráo,浆)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其三: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huò)音。

其四: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其五:下泷(lóng)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元市长要求船夫和纤夫们扯开喉咙,放声歌唱他作的五首《?乃曲》,以消除旅途的疲劳。据宋朝程大昌《演繁露》介绍,元结的五首《?乃曲》,都是绝句,就是‘竹枝’、‘柳枝’之类的词。所谓‘?乃(ǎi nǎi)’,就是船夫在唱歌时,在歌声之外,另外加的一句尾声,以衬和歌声。就象现代汉语中的感叹词,没有什么实际含义。如现代歌曲《军民大生产》:‘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

按,《唉乃曲》五首,平仄不拘,本唐七言绝句,如《竹枝》、《柳枝》之类。今江南棹船有棹歌,每歌一句,则群和一声,犹见遗意。其唉乃二字,乃人声。或注作船声者,非。

千里枫林烟雨深韵 无朝无暮有猿吟韵

○●○○○●○○○○●●○○

停桡静听曲中意句 好似云山韶?音韵

○○●●●○●●●○○○●○

作者简介】元结 (约719年~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聱(áo)叟。河南鲁山人。747年(天宝六年)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753年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yú)子。759年(乾元二年),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史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772年 (大历七年)入朝,同年卒于长安。后人对元结评价很高,同时代的裴敬把他与陈子昂、苏源明、萧颖士、韩愈并提。其诗文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社会矛盾,文风力求摆脱六朝以来雕饰华靡的弊病,清淡简洁,纯真自然。唯过于质朴,文采稍逊。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集》。他还曾编《箧中集》诗选行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