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动仙门》六识的解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六识

识,是认知了别的意思。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眼识,眼根对色境时,能见色,即产生眼识;

耳识,耳根对声境时,能闻声,即产生耳识;

鼻识,鼻根对香境时,能嗅香,即产生鼻识;

舌识,舌根对味境时,能尝味,即产生舌识;

身识,身根对触境时,能觉触,即产生身识;

意识,意根对法境时,能知法,即产生意识,而能了知分别。

意识与前五识的最大差别,在于能对五根五境分别好丑善恶。依前五根对前五尘的互缘互触,而生五识。对五根五尘分析分类,及缘由五根五尘互触所生境界的认知了别,而生第六识。

二、六识身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一》中说:云何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云何眼識身。緣眼緣色緣明緣思惟。以此四緣生識。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眼識身。云何耳鼻舌身意識身。緣意緣法緣思惟。以此三緣識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意識身。是名六識身。

什么叫作六识身呢?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叫作六识身。眼识身,就是缘眼、缘色、缘明、缘思惟,由此四缘生识,已生识、今生识、当生识、不定识,叫做眼识身。耳识身,就是缘耳、缘声、缘听、缘思惟,由此四缘生识,已生识、今生识、当生识、不定识,叫做耳识身。鼻识身,就是缘鼻、缘香、缘闻、缘思惟,由此四缘生识,已生识、今生识、当生识、不定识,叫做鼻识身。舌识身,就是缘舌、缘味、缘尝、缘思惟,由此四缘生识,已生识、今生识、当生识、不定识,叫做舌识身。身识身,就是缘身、缘境、缘触、缘思惟,由此四缘生识,已生识、今生识、当生识、不定识,叫做身识身。意识身,就是缘意、缘法、缘思惟,由此三缘生识,已生识、今生识、当生识、不定识,叫做意识身。

三、六识中含五义

一、独头意识。第六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意识,等等差别,其中之定中意识、独散意识、梦中意识,因为不与前五识俱起,独起而泛缘十八界,故称独头意识。这个独头的说法,是针对前六识而言。要是从八个识来讲的话,它还是与末那识、阿赖耶识共同生起,而不是独自现行了。

二、五同缘意识,意识与其余五识同时而起,与它们共同攀缘某个境界,指第六识(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个识,共同认识色香等五境。

三、五俱意识,又叫作明了意识。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依五境,助五识生起现行,复能令五识明了取境,故称五俱意识。

四、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其他一切法的意识。

五、乱意识,于五根中狂乱而起,如患热病,见青为黄,非是眼识,由此缘故称为“乱意识”。

四、六识中的十种异名

一、六识,从根得名。

二、意识,以能筹量是非,而得名。

三、攀缘识,以能应涉尘境,而得名。

四、巡旧识,以遍缘五尘,而得名。

五、波浪识,以念念流散,而得名。

六、分别事识,以能辨前境,而得名。

七、人我识,以所在劣地,而得名。

八、四住识,以爱业牵生,而得名。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称四住,即三界见思之烦恼。一、见一切住地三界一切之见惑。二、欲爱住地欲界一切之思惑。三、色爱住地色界一切之思惑。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一切之思惑。

九、烦恼障识,以令正解不生,而得名。

十、分段死识,以感受果报终尽心境两别,而得名。

五、观察六识无我

《雜阿含經卷第十一》中说:若緣眼.色。生眼識。彼眼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彼意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已曾於此六識身如實觀察無我。我亦常作是意解。六識身如實無我。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汝於此義應如是觀察。六識身如實無我。

尊者难陀问比丘尼说:“如果缘由眼根、色尘,而生起眼识。那这个眼识是我吗?是异我吗?是相在(我存在识中,或识存于我当中)的吗?”

比丘尼回答说:“不是的。”

尊者难陀问比丘尼说:“如果缘由耳鼻舌身意根与声香味触法尘,而生起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那这个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我吗?是异我的吗?是相在的吗?”

比丘尼回答说:“不是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对这个六识身如实的观察,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我心意中也常常的作这样的理解,六识身是没有一个“我”的。”

尊者难陀告诉比丘尼说:“好啊,好啊!姊妹!你们对于这当中的意义,就是要这样的去观察。事实上,六识身是没有一个“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