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智能工厂》第二节 北陈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陈村只不过是一个有点破落的小村庄,村里只有两个稍微过得去点的小地主,有自己田地的农户也不多,剩下的全是帮着地主种地交租的佃户。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里面的人们在吃了晚饭就无所是事,围在一起玩骰子,吹牛,看到有人走过,瞄了两眼之后便继续聊天。

石子街,茅草房,鸡鸭旺才各行其道,里面的天空是昏暗的,让人心情压抑。旁边是一条靠着小河的带木头栏杆,这时候还在屋外头走动的也就是个身穿蓑衣的壮汉,急急忙忙的赶着路不知所为何事。

换了一身粗布衣服的钟泱坐在热炕上静静地喝着热汤。汤的基本成分只有三种:不太干净的水、极其少量的葱花、暗黄色的粗盐。当然,饥寒交迫的钟泱并未对食物的质量和味道提出过任何不切实际的要求,这包括了刚才被狼吞虎咽般消灭掉的面糊和窝窝头。

在狗子小朋友的强烈鄙夷下毫不犹豫的完成这些事情,对此时的钟泱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

原来现在是民国八年四月一日,也即是西历1919年4月1日。

慢慢的观察起这座土砖瓦房,简陋的木制家具,摆放整齐的一些盆盆罐罐,青石砖墙面上看得出有粉刷过的痕迹。院子里放着一张破旧的太师椅。院子旁是一间残破的柴房,柴房对面围有栅栏,听到了似有似无的猪哼和鸡鸣,看来是猪圈和鸡窝。

尽管感到不适应,但是钟泱还是对二月天时的春寒朔风屈服了,并未脱下粗布衣裳。不舒服就忍耐着先,总比着凉了要好。钟泱默默的想着。

这里是北陈村,因为村中曾有一位陈姓公子中过举人并且据说当过大官,至于什么官有多大就不清楚了。而钟泱所在的这户人家是村里的一户有自己田地的农户,屋主姓陈,户里有所寄托着的期待,但是觉得那至少总比“狗子”要好听得多了。所以狗子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长大,那样就不会被人叫狗子了。

与陈叔闲聊一阵之后,终于对自己身处的这个时空有了大致的了解。据陈叔说,现在是民国八年,也即是西历一九一九年。按照瑟所说的来分析,自己并不是穿越回了以前,而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位面的时空,只是这个时空与自己原来所处的时空极度相似罢了。既然回去的事情现在仍然毫无头绪,那就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吧。钟泱不得不豁达的想到。

既来之,则安之。

还有狗子的市侩。其实狗子也是有过纯真的童年的。额,虽说狗子现在也还是童年,但是纯真是没有了的。主要是这几年来国家每况愈下,人的道德也是每况愈下。陈述和狗子也曾救济过几个落魄的逃荒汉,但是却都遇上了忘恩负义之徒。在受了陈叔一饭之恩后,竟趁夜盗走了陈叔家的财务。“真是可恨,如此鼠辈!害得我也差点流落街头!”钟泱恨恨的诅咒着那个该死的家伙。

来了北陈村两天,终于开始好好地观察起这个有些破败的小乡村了。北陈村地处北京城北郊,距离京师三十里路,村子那边有条小河名曰南河。北陈村共有二十三户人家,村子的收入主要是农耕,但是若仅靠农耕亦无法满足生活所需,故而村里头的大多数壮年男子都进城务工,甚至是女子也有不少。总之,这就是一个破落的小村庄而已。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太多的娱乐设施,可以说超过生存所需的东西,在这里基本上都没有。对于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来说,这里就如同地狱。

钟泱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回去,这个该死的时空,难道就要在此困顿一生吗?钟泱的内心禁不住动摇着。

即使是两天前刚刚有所觉悟,却又再次懦弱起来。果然知易行难啊。人的心灵总是懦弱不堪,即使是一次又一次的所谓觉悟,还是会时不时的彷徨迷惘,书迷们还喜欢看:。钟泱还在内心挣扎之时,却不知脑海中的虚拟智能瑟已经在重新整合着元蛟,只等钟泱忍不住放弃希望的那一刻便会重新变回那枚符文挂饰,脱离钟泱,进行重新传送。

“在苦难中绝望,在绝望中放弃,这就是你的程度吗?”脑海中传来了瑟的提示音。惊醒了快要沉沦的钟泱。

“使用者钟泱,这是最后一次警告,这就是你的程度吗?”

“如果我回答是,你会如何?”那“最后一次”四字惊得钟泱冷汗淋漓,恐人发现异常,只能以心声回答。自己现在回家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元蛟上,怎敢大意!

“如果你仅仅是这种程度,便没有资格拥有元蛟。那时元蛟自然会脱离你的意志,消失不见。”机械式的声音在此在脑海中响起,饶是以钟泱的神经大条也差点忍受不住这样的威胁!

但是又能如何,人为刀俎我诶鱼肉。满腔的愤懑统统都憋在心底,努力地抑制住快要迸发的愤怒,钟泱在沉思过后,终于与瑟开始了新一轮的心灵交流。经过了时间艰苦卓绝的详细热情诚挚的交流,两者间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促进了双方的了解,有助于今后彼此间的互惠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而没有因为一些细小的矛盾而关系恶化,分道扬镳。同时,钟泱同志也再一次坚定了决心,立下了崇高的理想,并在此次协商会议中做出了关键性的发言和决定性的表决。

在狗子的眼中,钟泱只是一动不动的坐在院子里发了一小会儿呆。旁边的几只小鸡跟着老母鸡在啄食地上的栗米,猪圈里的几头花猪在哄哄地吵闹。完全不知道钟泱同志刚在地狱和天堂间走了一遭。

“上天拿走了我最珍贵的东西,是因为我得到的太多。”钟泱这样安慰着自己。

人在治世中总埋怨自己难展抱负,在乱世中却又埋怨时运不济。说到底,不是时势的问题,而是人自己的问题。山既然不过来,我便过去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