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墨战国》第二十六章 生财有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有关人员之中只要是墨门弟子,都必须按老规矩上缴一半所得收入给墨门以供公用。原来的墨者对此早已习惯,但白圭与聂华对其都有些不满,一是认为比例过高,二是认为上缴的是净收入,在扣除生活费以后计算,很容易出现猫腻。但两人毕竟入门不久,说出话来也没什么分量,直到两年以后墨子才在看到大量实证后接受了聂华等人的建议,对墨门的内部分配制度进行了大幅变动。此后出师的墨门弟子只需上缴两成收入,但却是毛收入而非净收入,对于勤奋和有才能的弟子有利,而那些懒惰无能的人就郁闷了。至于那些还未出师的弟子,除非有创新发明,否则还和以前一样没工资拿,但他们其实是边做边学,还包食宿,学得好还有机会被推荐当官,这种待遇哪里找去?两成的收入上缴聂华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就算是后世的党员,也得交党费不是?

由于现在白圭的经营才能渐渐得到证明,所以墨门之中只要是有点闲钱的,无不纷纷效仿,其中得利最多的聂华更是将大部分收入都再借给了白圭。有了这些追加的投资,再加上高达五成的利润截留,白圭掌握的资本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为其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不过留在宋国腹地固然利于销售,但造纸材料却得从外面运来,十分地不方便。因此墨门总院确定西迁之后,造纸厂(注1)的各级工作人员是最早搬过去的......

造纸业的巨额利润令人疯狂,看到那些在造纸厂工作的同门率先富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墨门弟子无心行义,整天想着如何才能进入造纸厂工作,这令墨子渐生不满,因为造纸虽然于文教有益,但对于墨门行义的帮助却是相对有限的,如果大家为了金钱而蜂拥其中,不是见利忘义、本末倒置吗?好在无论是聂华还是白圭,都没想让墨门以后一直卖纸。在纸张市场初步打开后,白圭就断然以拍卖的方式将造纸技术以及绝大部分设备一并转让给了总共二十七家商号......

其中,技术转让方面,墨门与买方签约规定,在五年内,无论是墨门还是买方都不得将技术再转让给二十七家商人以外的任何人,否则其他各方均可在“掌握可靠证据”后要求泄密者加倍赔偿损失。另外,在第一年里墨门有义务向这二十七家商号进行技术扶持,当然,派出人员的工资得由他们支付。

白圭并不担心这些商家抬高纸价以谋取暴利,因为纵然目前华夏还未形成统一的市场,总数多达二十七家的新造纸商也足以形成充分竞争,再加上墨门也不会完全停止纸张生产,所以天下人绝不会因为纸价太贵用不起,而墨门则一举获得了多达两千余金的流动资金,这甚至连现在的天下首富猗顿都比不上......

这样一笔巨款足以令人疯狂,但墨子依然保持了对白圭的绝对信任,即使在乐土建设日新月异、各方面都急需用钱的情况下,也只提出一千金公用,其余的依然全部交给白圭支配,这令他感动不已,从此愈发为墨门殚精竭虑......

由于造纸一事的教训,墨子此后将世上的商品分为三类,即必需品、消费品与奢侈品。所谓必需品,是指长期缺少它们人类就活不下去的,如粮食(在牧区等不产粮食的地区,则指肉奶等其他主食。)、盐、蔬菜、布匹等等,以及一切可以降低它们生产成本或者提高生产效率的其他相关商品,如牛马等可供役用的大牲畜、木材、石料、农具、纺织机械等等;而消费品则是对活命没有必要,却可以改善大多数人生活质量的商品,如除盐以外的其他调味料、丝绸等等,以及生丝等各种“工业”原料;奢侈品则指那些价格昂贵、耗费人工、而且受限于资源而难以大幅度增加产量或者降低成本的商品,如各种贵重饰品、燕窝、鱼翅、熊掌等等......

墨子要求墨门之后发明的新商品当中,消费品与奢侈品都采取直接转让技术的方式,而将人力集中用于必需品的生产,以尽可能地帮助最需要帮助的那些弱势群体。不过,研发+技术转让的方式反倒更能发挥墨门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后来每年光是技术转让一项,就能令墨门进帐上千金......

而在三大类商品之外,还有一种特殊商品,墨门是必须要要自己生产的,那就是包括战争机械在内的各种武器。为了推行“非攻”的主张,墨门必须拥有影响战争胜负的能力,考虑到墨门人力有限,向弱小国家提供优质武器自然就是墨子最好的选择。而墨门也确实有一批很受欢迎的拳头产品,比如各国都想得到的战争利器——连弩。

这种连弩并不是诸葛弩那样的连发弩,而是因为弩箭尾部连着一根长绳以便回收才得名。连弩的射程能够达到三百至五百步(1步约为1.5米左右),威力足以洞穿这个年代的普通城墙,若是用来射人,一箭贯穿好几个敌人是轻而易举的事,堪称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战争机械之一。

而且,墨门发明制造的连弩因为采用了可以大为省力的滑轮组传动装置,两个人就能开弓,体积也大大缩小,甚至可以装在特制的双轮车上由骡马拖曳机动(注2),适用性大大增强。不过,由于弩车可以用于进攻,墨子是不会让其轻易流入各**中的,只准弟子造了几台可以车载机动的连弩样品,以供研究之用和不时之需......

注1:由于这个年代“场”与“厂”可以通假,因此聂华干脆让“工厂”这个名词提早两千多年出现了,但只有人数超过二十人、并且劳动中有明清分工协作的才叫“工厂”,否则还是只能叫工场,与其一同提前问世的名词还有“工人”、“机器”等等......

注2:历史上,在墨家分裂以后,其先进的制弩技术流入多个国家,车弩也得以在无数次战役中发挥奇效,可惜后来还是失传了,最后一次在史书中出现是东晋末年刘裕摆“却月阵”,以几千车步兵轻松击溃了十倍于己的北魏骑兵。此后的隋唐两宋虽然有了威力更大的床弩,但由于滑轮组传动技术已经失传,机械弩的体积大得吓死人,需要几十个人才能开弓,根本无法机动,除了守城已经别无他用...... s</p>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