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之风云路》第八章 计划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汉杰听完了林海的一席话后,对林思远说道:“老林,我也相信小海。他说的这些话不是靠谁教几句就能说出来的,而是是经过了自己认真思考的。可是小海,你一个小孩子怎么会对农村的事感起兴趣了,而且开考虑的这么深远?”

林海道:“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到农村去学农或抢收麦子,部队里大部分战士的家也都在农村。农民吃不饱饭、穿不上新衣、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事我看到和听到了不少。开始只是可怜同情他们,后来就开始在想用什么办法来帮着他们,所以就慢慢关注起农村的事来了。我现在想清楚了,身为一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堂堂男子汉,负有为党为国为民分忧之责。到农村去,改变那里的面貌就是我思考后的慎重抉择。”

林海连篇的大道理把几个大人都给说晕了,但曲静和孙云霞听到最后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曲静道:“我说儿子,你才多大一点就敢称自己是堂堂男子汉,那你妈我不成老太婆了?”

宋汉杰和林思远也笑了起来。

孙云霞道:“你们别说,小海说起话来真像个小大人似的。我看着心里就喜欢。”

宋汉杰又对林海道:“小海,光想着做大事这还不够。到农村去条件很艰苦,要过生活关、劳动关、想家的关,还要和干部社员同甘共苦,得到他们的认同。这些你都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不然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你就是再有本事也使不出来。农村人有个特点,对不了解的人总是提防着,甚至还会打你的小算盘。但是他们一旦认可和接受你了,就会把心都掏给你。”

林海道:“宋伯伯,这些问题我都想过了,只是没你说的这么深刻。我要是连前几关都过不了,还有什么脸来谈干事业。你放心,我就是脱一层皮,掉二十斤肉,也要在农村坚持下去。我向你保证,我首先要在当好一个知识青年,和社员达成一片的同时为改变农村的面貌干出成绩来。一年初见成效,解决吃饭问题。两年大见成效,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到时候请你去验收。”

宋汉杰道:“好小子,你给了我一堆充足的理由。我支持你到农村去。不!是我请你到农村去,按你所说和所想的干出一番成就来。有什么条件你就说出来。想不到啊!我宋汉杰革命了几十年,居然要靠一个孩子去给我冲锋陷阵。”

曲静一听宋汉杰说可以提条件,这才想起了此行的目的,刚才被林海一通惊人之语闹得差点都给忘了。于是她不待林海回话就抢着对宋汉杰说道:“宋书记,你都这样说了,我们当然也只有同意了。可是林海虽然是高中毕业,但你也知道这几年在学校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所以我的意见是林海在农村干个两年后,还是去上大学为好,这样对他将来的发展更有利。”

宋汉杰道:“我看小海这孩子非笼中之鸟。这样吧,只要他干得好,两年后我送他上大学去。”

“宋伯伯,我保证好好干,可您说话也一定要算话啊。”林海见宋汉杰答9应了上大学的事,便又砸实了一句。

宋汉杰大手一挥,:“还信不过你宋伯伯!要是不让你去,到时候只怕你孙阿姨也饶不过我。”

宋汉杰是地区第一批重新出来工作的老干部,在地区说话一言九鼎。他答应了的事,就算定下来了。林家此次前来的目的算达到了。

接下来,大家又对林海具体到什么地方下乡这一问题做了商讨。大家一致认为要到稍偏远的地方比较好,那样做起事情来暂时不会引人注意。同时那里的条件不要好但也不能太差,交通也要方便一些。宋汉杰最后拍板决定让林海到陆山县去,具体的事就由地区知青办和部队群工科去协商办理。

事谈完后时间也晚了。孙云霞不舍的将眼睛已快睁不开了的萍萍从怀里交出来,又把她两个小衣兜里装满了糖果。两口子这才将客人送下了楼。

宋汉杰对林海说:“以后有时间再来,咱们爷俩好好聊一聊。”林海忙答应了。

孙云霞则再三叫曲静以后一定要多带萍萍来玩。

萍萍象是得到了母亲的真传。别看在家娇惯的厉害,一到了别人的面前立刻就表现得象一个小乖乖女,说起话来小嘴也甜甜的,谁见了都喜欢,为此在外面没少骗吃骗喝的。可是她一上车就开始撒起了娇,说自己困了坐不住,非要让林海抱着她不可。估计是听出来哥哥快要离开家了。

而林思远夫妇则深感到这个儿子进来表现得太有些奇异了,现在才不到十七岁说话办事连大人都自叹不如,再以后可怎么得了?看样子是要好好考虑一下他将来的发展道路了。

林海心里因为父母都同意了自己去下乡而格外高兴,自己重回后的第一步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走了。只要这第一步一迈出,今后就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道路了。这一次的成功也使林海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从这一天以后,林海每天睡觉前都要花一些时间,仔细的回忆着前世自己所能记忆起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他把这些按时间顺序进行了排列,然后一条条都记在了一个小本子里。当然记录的文字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看得懂。大部分事情是要有一两个字提示一下就够了。前世有些事不是一下就能回忆到的,有时不经意之间就会突然想起什么,林海就赶快用随身的纸笔记下来,晚上再补到小本子里。林海把那个小本子锁在了抽屉里,这可是自己今世最重要的资本,价值无可估量。

林海感觉到自己虽然前世积累了不少知识,但要真想结合现在的具体情况来应用,还应该需要对农业知识,国家对农业的一些相关政策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综合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所以他除了到新华书店买了一部分书以外,还差不多天天都要到政治部宣传科去阅读报纸杂志及借阅一些书籍,顺便和那些小干事们海阔天空的互相吹上一番。几次以后所有的人就对林海刮目相看了,这中间还不乏一些大学生。大家都奇怪林海这个中学生脑袋里怎么装了那么多对他们来说是新奇和超前的东西。于是只要林海每次一去就会成为中心人物,那些政治部的干事们对林海所提出的需要的书籍资料也是不遗余力的去收集。有些脑筋转得比较快的人,还向部领导提出等林海参军新兵训练完了以后,直接把他调到师宣传科助勤。

也就在这同时就,林副政委家的儿子没有填入伍登记表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师部大院。干部和家属们对此议论纷纷,说各种传言的都有。还有一些关系近的人就上门来探个究竟,知道了原委后便纷纷劝说林思远夫妇,虽然林海怕有人说父母出风头,一再表明是自己坚持要下乡,但也让林思远夫妇为此费了不少口舌。当然也有几个明白人,认为如果其中没有什么特别的玄机的话,林家觉得不会做出这个非同常理的选择。尤其是政治部的一帮干部与林海接触多了,对林海的知识、见解和能力有所了解,倒真心的鼓励林海到农村施展一番作为。

林海要下乡的消息也传到了学校。但是老师同学绝对没有人相信,只当有人开玩笑。连林海继续到校上学他们都认为是林海在家呆着难受,想到学校凑热闹,还有人私下说林海是舍不得王晓燕。

这天,由于参军的同学就要走了。高二年级各班上午都各自召开欢送会,下午照毕业照,全天都不上课。包括马四,李新华在内的几名同学都穿着崭新的军装参加了欢送会。李新华三人戴的是驼绒帽,穿着翻毛大头皮鞋,一看就是长城以北的兵。要不是嫌今年要去的地方不好,要当兵也轮不上李新华他们几个。

后来李新华他们复员后,同学在碰到一块时他说:“我老爹还说是领导发扬风格让出来的招兵指标,放屁!那地方一天到晚都是风沙,除了军装和汽车外就见不着绿色。要说是兔子不拉屎还算好听的,天气干燥的连人都不拉屎。”

当老师和同学们发现林海没有穿新军时,才反应过来林海真的是不去当兵了,纷纷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只是马上就要开欢送会了,大家也没好问。

由于欢送会也是全班同学的最后一次聚会,所以老师同学们都放的很开,气氛很热烈,几乎人人都发了言。虽然都是一些老一套的互相祝福和鼓励的话,但要分别之际说出来也显得很真诚。林海发言时说由于班长走了,要同学们向老师要求一下,把自己头上的“副”字去掉,让他过过当班长的瘾,哪怕一天半天都行。说完了还向全场做了一圈揖,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都知道这是玩笑话,但也听出来了林海会坚持到最后的意思。

欢送会十一点就结束了,同学们都各自回家,准备下午再来照相。林海特意留下来和季老师说明了自己要下乡的事。季老师很尊重林海的选择,对他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她对这个学生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又关照了几句。等林海出了教室时,同学们都已经走得不见了影子。

(说明:七十年代县以上党委都设有第一书记、书记职务,本书为了在官职上不过于复杂,均按以后的体制成为书记、副书记。请与谅解!)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