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民总裁》11,可怜天下父母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我把你骗到这儿来?吃这样的苦,受这样的罪,难道——”

“打住,你这话都说了多少遍了,说的耳朵都起老茧了,你能不能不这样婆婆妈妈?”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张筱翠便截住了话题。

“好,只要不恨就行,那就听话,赶紧睡觉去。”

“睡觉就睡觉,不过有句话我得告诉你,我之所以到这儿来,那是因为、因为——”

“因为什么?”我知道,我这是明知故问。

“你非要让我说出来吗?好,那你跟我听好了,那是因为,我——爱——你!”

她一字一顿,重重地说出了那三个字。

“都什么时候了,我可没心思跟你开玩笑!”

“这不是什么玩笑,我可是认真的,你好好想想吧!”

说着,她猛地把我一推,站起身来,向里屋走去,一边走一边说:

“我知道,你把我叫过来,是想以我作为诱饵,让我帮你找到我小姨。我现在明确地告诉你,没门!别说我没有她的消息,就算是有,我也不会告诉你。我对她毫无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你!我再说一次,别总是把我当着小孩,我已经十八岁了。”

说罢,她碰地一声甩上屋门,隔住了我的满脸惊愕——

张筱翠的一番话语,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我知道,我又犯了一个错误,一个巨大而又恐怕的错误。我干吗要将她骗过来呢?我明明已经身陷囹圄,为什么还要错上加错,为什么还要害人害己?

这个错误是怎么犯下的,我究竟还有无选择?

我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不就是一点点小小的意见分歧吗?不就是出不出去的问题吗?

一看到蓉蓉的字条,我一下子就崩溃了。躺在床上,我陷入了迷乱的沉思,脑海满是她的身影,耳边满是她的声音。我是多么希望这樽倩影能再次出现,我是多么渴盼这些声音能再次响起。但是,一切的一切只是徒劳。

躺在床上,我一遍又一遍地搜索答案:

——秋,咱们出去吧?

——出去,去哪里?我在芜城混了十几年,天时、地利、人和,都没能把生意做好,跑到他乡异地,人生地不熟,还能做得好?

——你这是强词夺理,别人能做,咱们干吗不能做?你做都没做,怎么就知道做不了?

蓉蓉想出去,这我知道,她是不想在这个地方,忍受种种异样的目光。何况,自从她来了之后,好日子就没过上一天,不是身无分文,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当想起咱们这些,我又不忍心对她过激。可你不跟她急,她反倒跟你唠叨个不停。

——蓉蓉,你能不能仔细想想,咱们和别人不一样,干吗一定要学别人?那些人有的有技术,有的有力气,有的有本本,可咱们有什么呢?咱们可是什么都没有,你说,咱们拿什么跟别人去比?

——亏你还是个大学生,没技术咱们不能学吗,没力气咱们不能练吗,没本本咱们不能考吗,你人又不笨,干吗总是那么多理由?

——干吗非要学别人呢,咱们又不是没事情做?旧书生意又不是没前途,几毛钱一斤的东西,转手一卖就是好几块,又不是没有钱挣?咱们不过是本钱少点,租不起门面,等再积点钱,咱们不是可以到学校门口去租个门面,边卖边租了。

亲爱的,再坚持坚持,再苦它一阵子,积点本钱,只要租了门面,日子会好起来的。你是知道的,这种生意,没文化的人做不了,有文化的人不想做。这样的独门生意不做,咱们还要去做什么?你放心,再过三年,顶多三年,我会让芜城所有的大中专学校门口,都有咱们的连锁店,到那个时候,你就等着在家数钱吧!

——说的好听,这种话你不知说了多少遍了,可是结果呢?三年,一辈子有几个三年?十年前就听你说搞什么农庄,结果呢,农庄在哪儿了?之前又说搞什么娱乐产业,现在又要搞什么旧书连锁,什么事情搞成了?

秋,我求你了,咱们出去吧。我在外面呆了那么久,看到的东西也不少了,比你差的人人家都能弄得起来,凭什么你就弄不起来?只要你愿意出去,我相信决定能行。

……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们的最后一夜。我实在实在是太累了,我的眼皮开始打架,我的思绪开始朦胧。迷迷糊糊中,我什么时候睡了过去,我根本毫无所知。当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的时候,爬起一看,一切的一切已经是物是人非。

这天早上,黑不溜秋的出租屋,突然变得井然有序,平时乱七八糟的衣物,乱七八糟的书籍,也都被整理的整整齐齐。咋看上去,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屋子好像空了许多,东西好像少了许多,尤其是女人用的东西,好像一件也没看到。

女人的东西?我再也顾不上谁在拍门,赶紧下床到处翻找,我也不知道要找什么。直到,在那张唯一的饭桌兼书桌的桌子上面,看到了一页笺纸,看到了熟悉的字迹,我的大脑嗡的一声炸开了花……

其实,当初的我根本就不曾打算南下,只是,看着父亲皱褶的脸,看着母亲呆滞的眼神,看着父母灰尘仆仆的银丝,我好不心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知道,我不能再犹豫了,时间不等人,我必须放手一搏。

说实在话,如果不是我的缘故,父母也不用这么劳碌。家里毕竟还有几亩薄田,哥哥举家常年在外,我和蓉蓉也是一年四季不着家,这田地根本没人种。如果将它租给别人,四六分成,也能收它三两千斤稻谷。三口人吃饭,怎么吃也还能剩下一半。卖上一半应该够点油盐钱了,何必还要种田?

可是,事情偏偏不像想的那样,孩子要上学,家里人情客往也要开支。于是,父母便把所有的土地收回自己种。目的是为了多收些粮食,多有点粮食出售,以解决一些日常开支。自从父母自己种粮后,我再也没有回家拿粮,原因很简单,我没理由让父母养我。

可父母偏偏却不这么想,家里要拿粮食去卖,自己又去买粮食吃,这不是多此一举么?再说现在的大米也不便宜。因为害怕我们去买米,父母总是把送米的时间记得清清楚楚,估计差不多要吃完了,便赶紧给我们送来。有时上次送的动都没动,接着又来了一袋。

每次父母到来,我真是羞愧难当。毕竟,我已经成家立业,不能孝顺父母也就罢了。干吗还要他们为我承担一切?真不知道,如果我们老了,会不会也是这样?这份情,这份意,这份担当,我根本没法做到!何况他们所担当的,又何止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