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生奇才》第六章 第一笔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店换老板的事情并没有引起顾客甚至同行们的注意,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种事情在集贸市场里司空见惯,寻常之极。

只有对面卖挂面的老板过来看了一次,假惺惺地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后,临走时关照小宇,如果之后想要挂面尽管来找他,而旁边的那几家同行,却没有一家过来祝贺。

整整一个晚上,直到九点关门,小宇的辣酱面店里没有走进一个顾客,这着实让小宇郁闷不已。

他想学郭师傅早上兼卖油条,但是看着口袋里仅剩的十元钱,顿时打消了念头,这些钱还不够买油的。

一个星期过去了,依然没有一个顾客光顾小宇的面店,小宇仅剩的十元钱也消耗殆尽。

晚上睡觉的时候,在闷热的小隔间,躺在硬硬的木板床上,看着到计数器上的数字不住向下跳动,这下小宇急了,一个星期居然一分钱不赚,而且自己原有的一千,贴在了门外。

“本店开张酬宾,一周内,一律八折!”

老张头这招可谓立竿见影,第一笔生意立刻上门了,那是七八个卖鱼的鱼贩。

这些人相对其他摊位挣得比较多,所以中午一般都不自带干粮,经常买些盒饭或者面条之类的充饥,今天正好要出去吃午饭的时候,看到这新开的面店打折,自然也不肯放过这个占便宜的好机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走进了小宇的面店。

小宇热情招呼他们落座,自己在案板上开始拉起面来。

小宇的拉面手艺学自郭师傅,可是他拉的面吃起来更筋道爽口,比郭师傅拉的面都强上三分,所以,自从他学会拉面后,郭师傅就退居二线了,让他负责拉面。

只听案板上‘啪啪’声连响,条条面线翻飞,小宇双手几个张合间,十秒不到,便把几个人的面条都拉好了,投入了大锅。

几个鱼贩看得瞠目结舌,暗挑大拇哥,见过拉面的,没见过这么拉面的,这个小伙子身上有真功夫,这技术真是绝了。

不多时,面条已经下好,小宇把面条盛到大碗里,从炉灶上的大锅里舀了一大勺特制的汤头,分别灌入几个大碗中,再加上早上熬好的特制辣酱,撒上葱花。

整个过程连同煮面只用了不到。

老张头走的时候扔下了这么一句话,“小宇,从这面里可以看出你的为人,你这个店,绝对垮不了!”

开张一个星期过后,小宇的存款达到了四位数。

现在他一天至少能卖二百多碗面,一碗面四块钱,扣去成本,净挣一块五左右,这个星期价格优惠打了八折,那么一碗面就赚个七毛钱,一天下来差不多能赚一百五十块。

时间还剩下两个星期,打折期结束后,看来完成五千块的任务还不是难事。

手里有些钱了,小宇又想起了油条生意。

面店生意基本都在中午和晚上,早上并没有什么客人,按照上海居民的习惯,早饭是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糍饭团。很少有人会一大早就吃面条的。

那么,早上的时间就可以利用起来,油条虽然利润不高,但是销量却大,集贸市场的顾客一般都是五、六根一起买,很少有人只买一根油条的,加起来挣的也不算少。

对于制作油条,小宇已经是驾轻就熟,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挣钱的买卖,早一天达到五千块的存款,心里也踏实些。

没过两天,集贸市场的顾客惊喜地发现,那个新开的辣酱面店早上开始卖油条了,这家店的油条不仅个大、松脆,口感好,而且价格也便宜,外面的油条卖六毛钱一根,这里却只卖五毛钱。

小宇完全按照郭师傅面店的模式来经营自己的店,早上卖油条,中午和晚上卖辣酱面,只是郭师傅是夫妻两人搭档,而小宇只不过是一个人。

看着小宇整天忙里忙外、起早贪黑,一刻不闲着,老张头只得暗叹到底是年轻人,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他这把老骨头是不行喽。

其实对于小宇来说,只要保持饥渴度低于50%,精力值的损耗只要休息一个小时就可以完全补足,并不需要长时间的睡眠来补充精力。

炸油条的熟练度早已达到了100%,而辣酱面的熟练度通过这么一段时间的高强度练习,也已经达到了75%,顾客们惊奇地发现,这家面店的面居然越来越好吃起来。

油条和辣酱面双管齐下,第三个星期结束,小宇的存款数已经达到了三千五百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