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腔》第280章 能力提升班1章45第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中旬,杜远舟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十八日到锦城报到,参加锦城市首批领导干部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班。

杜远舟有些意外,但并不奇怪。经历十年浩劫之后,全国上下进入了改革开发大发展时代,但知识青年下乡、工农兵大学导致的人才断层,影响深远。目前很多干部都是部队转业或其他渠道进入政府部门的,综合素质不高,更谈不上懂经济,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显然很有必要。此次培训班主要针对从事经济工作的县市领导干部。

八月十八日,正好是星期一。杜远舟也咩有司机,直接开车到了锦城,然后轻车熟路来到市委党校,到指定地点签到。

上午九点,正式开课。此次请来的老师,是一位名叫侯振国的资深教授,现任东北大学研究生导师,从事经济研究多年,在国内经济理论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杜远舟坐在下面,看着讲台上正讲得起劲的侯振国,很是无聊。这位侯教授从计划经济模式讲到市场经济模式,从宏观经济学又谈到微观经济学,甚至涉及西方经济学理论,各种理论知识滔滔不绝,吐沫星子四溅。

可以说,侯教授讲得确实很精彩,但问题是他似乎忘记了听课对象。大部分与会学员虽然想认真做笔记,但根本无法理解其中涵义。毕竟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可能只有小学文化。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少数人也能听得懂,但课程内容显然脱离了实际。几乎没有任何借鉴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听这样的课,枯燥无比,乏味至极,杜远舟就是其中的一员。

由于此次培训为期仅为。在上课的时候,也没有发现他的身影。因此,他绝对不是来培训上课的。

“呵呵,杜老弟,这次我是专门来找你的。”见杜远舟有些疑惑,俞兆林呵呵一笑,然后说道。

“兄弟,上次我妹妹的事情,多谢你了!今晚我请客,你一定要给哥哥面子呀!”

原来前几天,俞兆林的妹妹大学毕业,希望留在省城。这年代大学毕业生实行分配,大多数都会分配到户口所在地级市。老俞家出身农村,并没有什么过硬的背景,这一下子,可难坏俞兆林一家了。

正巧杜远舟到市里办事,在酒桌上听俞兆林无意中讲起这件事。

当得知她妹妹是广播专业毕业的,才明白她妹妹为什么不想回锦城市,这专业虽然很热门,但就业面很窄。如果回到市里的话,顶多进入电视台或电台。至少这两家单位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

想想和俞兆林相处不错,凭借林家的人脉关系,安排一位专业对口的大学生进入省电视台实习,也不是什么难事。于是,杜远舟主动答应帮他找找关系,看能否帮上忙。

在电话里,杜远舟和林佳怡一说,她立刻答应下来,直接和省电视台一位副台长打了声招呼,事情就很快解决了。

今天,听说杜远舟来培训,俞兆林便给他打一个电话,没想到因上课关机了。所以,俞兆林亲自跑一趟。

“俞哥,你看我们之间客气什么。我也只是帮上点小忙……”

听他如此一说,杜远舟自然知道什么事,见他专门到党校来请自己吃饭,甚是感慨,客气地说道。

“兄弟,对你说是小事,对我们一家来说绝对大事!你再客气的话,就是不给呢俞哥面子。”

在他盛情相邀下,杜远舟只好痛快答应了下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