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变世迷踪》第二章 耶稣的裹尸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KA993航班因为对方机场流量管制,航班将晚点到达”

“国际航班还延误”一名男子踢了踢脚边的行李箱,不满的嘟囔着。

他身边的中年妇女拱了他一下,转头问王静“导游小姐,我们大概什么时候才能乘机?”

王静以导游特有的热情解释道“这趟航班经常晚点,不过一般都是一个小时左右”

中年妇女回过头冲着男子说“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那几点才能到?”

王静熟练的回答道“航线总时长二十个小时,估计明天早少八点左右就到达费米齐诺机场了”

男子无奈的叹了口气,埋怨身边的妇女“去三亚多好,四个小时就到了,大老远的去那边干嘛”

以王静几年的工作经验,一眼就看出这两人是第一次出国旅游。

妇女瞄了眼王静,又狠狠的盯着男子“你不说话能死啊?现在人都去那边,那个梵什么岗教皇不是没了吗,谁不想去看看”

男子冷笑了一声,“你去看他他就能活过来了?一张机票架的刑罚。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后,门徒四散逃亡,尸体无人收殓。这时“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就吩咐给他。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滚到墓门口,就去了。”(马太福音:27章57至60节)。三天后,几个去石洞吊唁的妇女发现墓穴洞开,尸体不见了踪影。直到耶稣向她们显现,才知道耶稣神奇地复活了。此后,耶稣又向他的门徒显现,并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基督信仰就此建立。但关于包裹耶稣尸体的那块细麻布的下落,《圣经》没有再作交待。

13世纪初,有个叫克劳里的编年史家写了一本书,其中记载他本人于1203年在君士坦丁堡看见过一块据说是耶稣的裹尸布的长形亚麻布。到了14世纪中叶,在法国一个属于领主夏尔尼的城市利莱的教堂里,基督徒们发现在祭坛上放着一块淡黄sè的亚麻布,上面印有一个能够辨认出来的耶稣像。至于这块裹尸布怎么会从中东来到了欧洲,其原因只能被推测是当时各种掠夺战争的频繁。15世纪,这块裹尸布传到了萨伏伊公爵路易斯手中。1532年,存放裹尸布的教堂发生了一次火灾,装着裹尸布的盒子上镶的银被烧熔滴在裹尸布上,裹尸布遭到了一些损毁。人们用水扑灭了火,可也使裹尸布上留下了明显的污迹。后来,路易斯又把这块裹尸布带到了意大利,放在都灵的约翰大教堂中。从那时起至今,一直安放在这座大教堂的圣坛上。

耶稣裹尸布长4.35米,宽1.09米,上面有一个遭鞭笞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的血迹影像。影像高1.8米,长发垂肩,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在头部、手部、肋部与脚部有清晰的红sè血渍状sè块,正与《圣经》上所记载的耶稣受难时的状态相同。

裹尸布真是耶稣基督的遗物吗?几百年来,神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围绕着它的真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人xìng的好奇,1986年9月29rì,在意大利都灵召开了一次由教皇科学院院长主持的专题技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都灵大主教的代表、教皇科学院以及来自法国、瑞士、英国等国科学家共22人。会议达成协议,同意剪取邮票大小的样品,由世界先进的超高灵敏度的加速器质谱计(AMS)进行测定。1998年4月21rì,不列颠博物馆的考古权威和大主教一起来到都灵大教堂,把传说中耶稣当年埋葬时的裹尸布剪下长7厘米、宽1厘米的布条,分成三小块,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寄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MS测年实验室检测。实验表明,三家实验室达到了的一致xìng,各种结果的差异在120年以内。裹尸布在公元1260年到1380年之间制成的可能xìng为95%,而有100%的肯定xìng表明决不会早于公元1200年。1998年10月13rì,都灵大主教巴莱斯特雷罗在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这件几个世纪以来被基督徒奉为圣品的耶稣裹尸布,并非耶稣埋葬时所用,而是中世纪织出的一件赝品。至此,耶稣裹尸布真伪的争论似乎尘埃落定。

但不久,有位科学家使用“微化学法”重新对裹尸布进行了取样分析后,他惊人地发现,在1998年的实验中,三家实验室的化验样品只不过是裹尸布的一块补丁,而新的鉴定认为,主体部分要比这块补丁早得多。这块补丁是因为失火受损后补上去的,因当时补得非常jīng细,加上年代久远,在试验前恰恰剪到了补丁部分。实验表明,裹尸布的主体部分要比补丁的年代早很多。耶稣裹尸布的真伪问题,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耶稣裹尸布的真伪问题对基督徒来说,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我们的信仰是建立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的,做到信靠神且爱人如己。如过分地追求崇拜圣物,则不免沦落为低级的偶像崇拜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