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客隐江湖》第三章:驻守济南(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胡子昭、丁志方、高巍、郑华四人不通文墨,陈迪便将信中所写之事详细说与四人听了:“四位兄弟,这信中说的是‘燕王起兵是因为当今圣上身边有小人为伴,意图行大逆不道之事,这些小人陷害各路藩王,上书圣上撤藩,实则这些小人是为了夺取生杀大权,继而夺了大明江山……’”

胡子昭四人闻言怒道:“胡说八道,当真是胡说八道,当今圣上英明神武,撤藩之事又是势在必行,怪只怪齐泰、黄子澄这两个酸臭书生辜负了圣上重托。他们两个混蛋糊涂小子,废人倒能算得,小人嘛,倒不见得是。”

当时建文帝重用齐、黄二人,施行撤藩之事,但二人只是一介书生,哪里懂得国事?因cāo之过急,终逼得燕王起兵造反。后来齐、黄二人又保举李景隆为‘讨逆大元帅’,李景隆带领六十万大军竟然大败给燕王的区区几万人马,齐、黄二人为逃避责任,竟然为李景隆掩盖败局,至令讨逆大军一再失利,等燕王打到济南才被盛庸帅队伍止住败局。

朝中忠义之臣无不对齐、黄、李三人恨之入骨,但无奈三人势大,忠臣之言未能达得上听。这时胡子昭四人骂了个痛快,哪里还想得到非议朝廷重臣之罪,盛庸等人对齐、黄二人本也有颇多埋怨,这时见帐中并无外人,也由得胡子昭他们四人骂去了。

胡子昭四人骂个尽兴,陈迪续道:“这上面还说燕王见撤藩之事事出无由,为了国家社稷着想,才起兵靖难,目的就是要杀了皇上身边的小人,保住大明江山。还希望盛参将能放他过济南城南下,要不然的话就要起兵攻城。”

胡子昭四人又是一阵乱骂。盛庸见状忙止住道:“燕王起兵,志在江山,靖难一说不过借口而已。这一点路人皆知,你我兄弟也不必为此再生恼怒,为今之计,即要阻止燕王南下,又要保得这满城的百姓,各位兄弟可有什么良策么?”

铁铉闻言说道:“这里都是自己兄弟,我也不必再多谦虚了,实不瞒大哥所说,我已思得守城之策。不过,这计策却不甚光明磊落,而起倘若不得成功,燕王必定加强攻城之势,到时候济南府便更加危险。另外,这计策还需各位兄弟甘冒大险才得能施行。”

盛庸虽与铁铉相识仅仅不到一天,但对其为人、武功已然倾敬,这时听他说道有守城良策,不禁大喜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我与济南府共存亡便是!不知三弟计将安出?”

铁铉见情势危急,顾不得身上疼痛,将计策详细的说与众人听了。各人听后无不慨然道:“兵行险招,你我兄弟各将生死置之度外便了!”

眼见rì已向晚,盛庸本想与众兄弟畅饮,但想到一来战事要紧;二来三弟身受重伤,须得细心调养,今夜即使饮酒也不得畅快。只好席间各饮一碗后安排众人各自回营休息,一夜无事。

第二rì铁铉忍痛早早起床来到城头之上,没成想盛庸、方孝孺早已到了,三人直立城头举目北望,这时天还未亮,只见离城三十里处火光一片,燕王军队的营帐一处连着一处,依稀有守夜的将士来回走动,手中的钢刀在火光映shè下发出丝丝寒光……

三人伫立良久,铁铉开口说道:“天亮之后,不知生死如何,我还有一件未了之事要劳烦二哥代为料理。”

方孝孺闻言说道:“三弟rì前也曾说过这话,你我兄弟何必客气,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做哥哥的定当竭尽所能!”

铁铉伸手入怀,掏出一件物事,塞到方孝孺手里说道:“这是半张藏宝图,还望哥哥能带到京城,交予圣上。”方孝孺不知藏宝图一事,将铁铉塞进手里的东西定睛一看,竟是一张头皮,不禁暗惊。

铁铉将那藏宝图之事简略说与方孝孺听了,方孝孺闻后说道:“三弟,不是做哥哥的不想帮你。一来我不会武功,难保这件物事安全;二来这是三弟你舍命换来的东西,自当由三弟你亲自面呈圣上;三来现今济南府有难,我当与济南府共存亡,做哥哥的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做些挑水送饭的活计,也算我为大明尽了心。三弟啊三弟,你当哥哥不知道,你是不想哥哥死在这济南府才让哥哥以送宝图为名去个安全的所在吗?”

盛庸听了这话插口说道:“二弟此言差矣,三弟如此安排实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一来你是文人,江湖中人自然不会想到这宝图在你手中,路上也便少了诸多凶险;二来当今圣上还需仗你的文采,对燕王口诛笔伐,让国人知晓其大逆不道之事,继而举国讨逆,这可比在这里挑水送饭更有价值,二弟切不可为了一座城而忘了天下啊。”

铁铉亦道:“难道二哥忘了你我三人结拜时的誓言么?”方孝孺慨然答道:“不曾或忘!”

三人话到此处,面南而立,慷慨凌然道:“不能同年同月同rì生,不求同年同月同rì死,但愿兄弟三人忠君爱国、匡扶正统;殚jīng竭虑、至死不渝!此心明月为证、天地可鉴。如有违誓者,人神共诛之!”

三人言毕,方孝孺向盛、铁二人拱手说道:“既然如此,我这就起身前往京城,还望大哥、三弟多加保重,我在京城等着你二人凯旋!”说罢,挥泪下楼而去……

方孝孺出城后不多时,天sè已然向明,陈迪等六人此时也到了城上。听得一阵号角,燕王军队便已拔营而起,向济南府直逼过来:只见远处烟尘腾空而起,先是小小的一条线,后来遮天蔽rì,到处均被那烟尘笼罩;部队踏地之声由远及近,先是若不可闻,俞到近前声音愈是响亮,到了后来竟然震耳yù聋,连大地都为之震颤……

突然一声锣响,踏地之声戛然而止,烟尘渐渐散去,燕王各部军队已在离城百米处肃然而立,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军威甚悍;将士手中的刀剑映着朝阳泛出片片红光,好像是要告诉守城的将士,一旦开战,它们就要饱饮鲜血。盛庸久经战阵,但如此威严的军队也不禁让他心中瑟瑟。

突然,军中大旗一挥,军队登时从中间向左右一分让出一条通道,一人身穿白甲、肩批白袍,乘着一匹白马泰然而出。

盛庸见来人正是燕王朱棣,朗声说道:“燕王千岁,下官盛庸情知rì前糊涂、差点铸成大错,今rì甘心受降!”

朱棣闻言心头甚喜,跟着将手一举,各队立时收起刀剑。盛庸知道燕王已答应‘受降’,面sè凝重的与铁铉点头道别,下楼开了城门与‘济南六义’乘马来到燕王近前,下马叩拜道:“前些rì子下官误信谗言,差点坏了千岁靖难的大事,还望千岁赎罪!”

朱棣本xìng多疑,但见盛庸及济南军中重臣齐来参拜,料想投降之事确实不假。心头不禁想到“当朝之武将论到行军布阵唯有盛庸当得我敌手,如今他也归顺于我,看来这大明江山就要到手了。哈哈哈……”

朱棣一念及此,忙下马将盛庸扶起大喜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盛参将是我大明耋宿,本王向来有意结识却未曾有此机会,今rì相见果然气宇不凡。至于盛参将阻止本王兵过济南府之事,也是受人一时蒙蔽,既然如今明辨了是非,将功补过也为时不晚,将来靖难时盛参将多多出力,本王自然不会忘了盛参将的好处。”

盛庸知道朱棣此话是拉拢自己为其效力,忙说道:“盛某为国为民,定当粉身竭力。”盛庸此话是说为朝廷尽忠,但在朱棣听来却是为自己效力,心头大喜,将手一挥,指挥大军立时就要向城门走来。

盛庸见状忙止住道:“千岁,济南城百姓虽然有误国事,近rì连受兵灾乃是自取,但说来总是天下子民,望千岁念在百姓疾苦,让他们好些休养生息,军队先暂且不要进城罢。”盛庸将济南百姓说做天下子民求朱棣开恩,朱棣自然听来如同已得了天下一般,甚是得意。

朱棣虽然得意,但深知举兵之事贵在神速岂可耽搁半分,而且盛庸不让军队过城似乎有诈,便开口说道:“盛参将果然是爱民如子啊,但这受降之事却片刻也缓不得,受降过后本王还需快马加鞭向南行进,荡平京城妖邪,以保大明江山。若耽误了靖难大事,我想这份责任盛参将可担待不起吧。”

盛庸深知朱棣为人,这言语又满含yīn瑟瑟的杀气。不禁心道:“燕王向来多疑,只有依照昨rì议定之计策引他独自入城才好。”于是下拜说道:“禀千岁,如今臣也深知靖难之事迫在眉睫,但臣身为济南府参将,为民请命乃是臣分内之事,当年太祖高皇帝起身毫末,天下一统后,更是以民为本。依微臣之见,如今千岁施行大义,更应效法先皇,体恤百姓疾苦。千岁若能单骑进城受降,待百姓安居后千岁再率领军队过城。一来济南全城百姓得能休养生息,二来此事传开,必将举国盛赞千岁高义,到时候靖难之事自然容易的多。若千岁能为全城百姓,能为大明江山考虑,臣甘愿与济南府各军主将在此等候千岁受降归来。”

朱棣向来为人多疑,但此时听盛庸所言也不无道理:自己起兵以来,民间多有非议,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更是以自己为不耻,今rì正好借济南百姓为自己立身正名,rì后招兵买马也便容易的多,而且少了后世的颇多骂言。况且盛庸等七人甘愿留在我军中,不怕他们心怀不轨,即使有什么不测,那人也定能保我安危。

思量及此,朱棣爽然笑道:“盛参将所言甚是,效法先皇乃本王理所当为之事,本王也心盼济南百姓能早rì安康,如今本王带一人进城受降便是。”

朱棣说完向后一招手,一骑便在军中飞驰而出来到朱棣身前。盛庸向来人定睛一看,见他四十岁左右年纪,体型甚高,着一身青衫,手持长剑泰然立于马上,颌下美髯迎风而动,面相英俊非凡、硬朗异常。不禁心中想到“此人看来绝非庸手,不知为何要自甘堕落,为虎作伥。”

朱棣向来人耳语几句后两人并马向济南府缓缓而去……

二人策马来到济南城门前,朱棣举起马鞭向城头一指:“天下!天下!自此而始!”言罢,足跟猛踢马腹,策马而前来到城中。

朱棣进了城见满城军民跪于中街两侧,军人将刀剑入鞘掷地,上万疾苦百姓不敢有半点声息,虽然是满城的残垣断壁,也不禁让他有了君临天下之感。

朱棣纵马在臣服于他的军民身前走过,看到无数卑微的头颅、无数低贱的背脊,心中暗想道:“本王自起兵以来,久经战阵,多遭磨难,这也倒还罢了。竟有无知小人胆敢劝谏说大明江山对于本王是镜中花、水中月,你们这群无知的小人呐快来看看吧,现在!就在现在!终于有蝼蚁之民跪拜臣服于本王,将来跪在本王面前的将会是天下之民,他们还会齐声高喊‘万岁’‘万岁’……”

朱棣正自做着chūn秋梦,却听一人喊道:“千岁!”不禁抬头向来声处瞧去,只见数十只鞭炮破天飞起,在空中炸开一朵烟花……

朱棣见状,甚为心喜:没想到盛庸这老家伙还想得到这等排场……朱棣正自欢喜,却听‘嗤’的一声一枝羽箭已经破空飞来,眼见这一箭就要将朱棣钉死于马上,却不想一个青影闪过,羽箭已被与朱棣同行入城之人握灾手中。

朱棣逃过一命,知道情况不妙,忙调转马头向城外冲去。却不想那上万守城军人纷纷拾起地下刀剑,拔兵刃出鞘,向自己冲来。朱棣见状吓得心思全无,只得加鞭催马,可没奔出几步,已被守城军队层层围住。军人各拿刀剑向朱棣的军马乱刺乱砍,瞬间就要将朱棣剁成一滩肉泥。

就在这危机万分之际,与朱棣同来的青衣人一跃上了朱棣马背,手腕一圈,一片青光绕朱棣马身转过,军人手中砍来的刀剑登时纷纷折断落地。守军正自惊愕之际,青衣人已抱起朱棣立于马上,双足用力一蹬,越到众军人头顶,身体下坠之时,双腿巧妙的躲过砍来的刀剑,双足分别落到两名军人的肩膀,这么一借力身子登时又是高高跃起出了包围圈。

青衣人带着朱棣疾奔到城门洞,突然一股劲风从头顶压来,朱棣心中一惊道:“不妙!”此话还未出口,朱棣只感到青衣人将他身体紧紧抱住,未来得及思量所发何事,已着地从城洞滚出,形象甚是狼狈,跟着身后‘轰隆’一声,一块大石已从城门顶落下,激起尘土无数。

原来城门洞顶被人装了巨石,只可惜如此机关未能了结朱棣xìng命。

朱棣逃得此险,jīng神略定,忙站起身来,想到自己刚才滚出洞门的狼狈相,不禁向那抱他滚地而出的青衣人怒视一眼。那青衣人却不以为意,拉着朱棣向自己军中奔去。

朱棣此时深恨自己轻信了盛庸等人,恨不得早一刻将他们剁成齑粉。静下心来一想:原来进城后那一声‘千岁’便是行刺暗号,不禁高声叫道:“好!好!好!‘千岁!’‘千岁!’,今rì本王就让你姓盛的身体‘千碎!’”

朱棣此时将将奔出城门十几步,却听得后面‘嗤’‘嗤’之声响成一片,忙向后一瞥,这一瞥当真了得,只吓得朱棣魂飞天外:只见数万枝羽箭迎身飞来,枝枝都要将他置于死地。朱棣只感到全身发软,哪里还有力气做出反应,却见青衣人奋然立于朱棣身前,手中长剑一挥,将羽箭一一播落。那人长剑挥舞不停,口中叫道:“不要离开我身后,向军营慢慢撤退!”

朱棣听得此言,就像溺水之人在将死之计抓到一根稻草一般,死死贴定在那青衣人后背,向自己军中一步一挪的移去。青衣人眼见如此下去,自己体力很快就要用尽,忙伸出左手向后一探抓住朱棣胸前衣襟,跟着身子一转,将朱棣提起到自己身前,向军营急冲而去,手中长剑在背后挥舞不停将shè来羽箭纷纷打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