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至尊编剧》第四章 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知过了多久,“唉~”直起身子活动活动肩膀,看着整齐的试卷,潘志勋一脸的满足。“哦~”原本的惬意顷刻间消失不见,谢秋雨正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疑惑的眨了眨眼,站了起来:“老师~”

谢秋雨倒很和善的笑了笑:“呵呵,刚看你做的挺认真,就没打断你,好了,跟我来吧。”

“可是这考试……”潘志勋低头看了看卷子。

“考试回头再说。”谢秋雨说完示意他跟上。

跟着谢秋雨进了会议室,潘志勋有些诧异,这些校领导倒是都在,打完了招呼,坐在椅子上,这才注意到一个年轻人正一脸微笑的看着自己。

“自我介绍一下,你好,我叫于浩,是大陆电影集团的辅助导演。”于浩很洒脱的伸出右手。

听到于浩的自我介绍,潘志勋心里已经了然,看了看伸过来的右手,很自然的握了握:“你好,我是潘志勋。”

见潘志勋从容的举止,没有丝毫的怯场,于浩在心里就给了一个赞:“呵呵,我这次来的原因,你应该知道,我想确认一下这个《疯狂的石头》的创作初衷。”

潘志勋很随意的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子,一边把玩着说道:“其实,创作这个剧本主要是……”

于浩听得很认真,开始有些欣赏眼前这个少年,大方的谈吐,让人眼前一亮,虽然还不是那么成熟,但出乎意料的稳重,完全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

终于说完了,潘志勋拧开瓶盖,喝了个酣畅淋漓。

于浩却来了兴致,看了潘志勋许久,不禁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别的嗜好,毕竟娱乐圈的潜规则是人尽皆知的。

潘志勋心里也一阵打鼓,搞什么,虽然我很帅,但是也不用他这么崇拜。

和张校长低头交流结束后,于浩这才看向潘志勋:“我这次来原本只是和你商量这个版权问题,但是我刚刚改了主意,和你们张校长沟通了一下,我想邀请你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怎么样。”

潘志勋一脸平静的看向张校长,见她点了点头,这才回复于浩:“没有问题。”

出奇的干脆,落在一干学校领导的眼中,不自觉的生出赞叹,最高兴的莫过于坐在末尾的班主任袁老师,潘志勋成长的太快了,有欣慰,有夸奖,还有那么一丝担忧。

考试结束的当晚,袁老师召开了班会,算是预祝潘志勋电影成功.

这还是潘志勋第一次以正当名义站在讲台上:“谢谢老师,我很荣幸能够的到大陆电影集团的青睐,我的剧本选上了。”

看着台上潘志勋的意气风发,张雨真的很高兴,其实他对这个男生很有好感,一直在默默地帮助自己,却没有求过什么回报。

望着台下一片掌声,潘志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当看到张雨鼓励的目光后,不由得腼腆的一笑,突然感觉一寒,发现李云一脸不善的盯着自己,潘志勋握紧拳头走下讲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次教务处的效率快的有些出乎意料,甚至不用潘志勋提交申请,就直接批准了长假,完全不符合常理,不知道的还以为,孟生是要回家反省的节奏。

走出学校的大铁门,于浩招了招手,拦下一辆出租。这还是潘志勋回来后第一次坐小汽车,虽然只是辆夏利,也谈不上舒适,但总感觉那么一点儿的新奇。

指引着出租车一路向西,过了发电厂,变的颠簸起来,司机变得有些不耐烦,路况太差,是很毁车子的。

车子驶进破旧的村子,穿过窄小的街道,在村委会门前停下,巷子太窄,只能步行。

拐过一条胡同,就到家了,三间老式砖房,不大的院落。推开黑漆木门,就见父亲正在摊着煤块,母亲则在一边和着煤泥.。

没有那么多琐碎,将于浩介绍给父母后,就接过了活计。

吃过午饭,拎起旅行包,怀里揣着一百五十元的巨款,坐着父亲驾起的牛车赶往火车站,开启了上京之行。

在与沈肃见面商谈后,决定五十万投拍,至于版权费经过磋商,以票房的百分之十收取。之所以同意这么高的比例,主要是对于这部电影的成功估计不足,而且潘志勋同意上映后再给,投桃报李,宁浩和沈严也就同意了。

生活就是一个七rì接着有一个七rì,一晃半个多月,电影终于开机了,没有盛大的开机发布会,没有香槟,更没有记者,大家一起吃了顿老北平炸酱面就开拍了,在潘志勋看来,可以说是寒酸到极致。

整个剧组加上几个主要演员一共三十来个人,演员还是那些演员,不同的是季节由chūn天变成了冬天,导演变成了两个,拍摄地点从山城移到了北平。

作为已经定稿的编剧,是没有潘志勋什么事的,但是于浩还是给他安上了执行编剧这一独特的职位,美其名曰现场总指导,在听到有工资可拿后,潘志勋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进入剧组,拥有无敌作弊器的潘志勋可谓如鱼得水,这时的郭桦、刘渤只能算是草根演员,黄峥刚拍完《chūn光灿烂猪八戒》,名气还没那么大,也就徐涛勉强算是个明星,于浩和沈肃更不必说。与这些人打好关系可是好处多多。

指导指导刘渤演技,畅谈一下人生理想,和两位菜鸟导演讨论一下场景,一副专家教授级别的派头,还别说,还真过了一把老师的隐,殊不见现场最小的宁浩都在“潘老师、潘老师”的喊着,那可是比自己都要大六岁的大哥。

对于演员来讲,拍戏的生活是艰辛的,都要几位演员全身心的投入,钻下水道、灌马桶水等等这些经典场景,往往重复拍摄十几次、几十次,仅仅几秒钟的镜头,却要耗费近一天的时间。

有一场马路追逐的戏,为了突出地标xìng,潘志勋拍了板,就在长安街上拍,当然两位导演也表示了支持。

拍摄现场出现了戏剧xìng的一幕,潘志勋俨然一副导演的标准配置,身穿绿马甲,披着军绿大衣,顶着一顶前进帽,搁在后世整个一不伦不类,可是现在还真有几分导演的范儿,就连两位大导演都被指挥的团团转。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潘志勋的奇思妙想的前提下的,比方说为了方便拍摄,找一节报废的下水管;为了节约成本,以一毛钱一斤的价格收购的两辆汽车,一辆面包,一辆菲亚特,当然菲亚特的车标上面直接糊了一层BMW;尽量不用群众演员,所有剧组人员全部都有客串等等,受到了多方好评。

场景布置很快完成,其实也不用怎么刻意布置,也就三件道具而已,面包一根,自行车两辆,其中一辆还是摄像师的。

情节是这样的,首先,刘渤站在面包房前,拿锤子砸了玻璃柜台,当然不能真砸,柜台玻璃很贵的,直接找些破玻璃代替,其实主要的是声音,镜头就免了;然后就是一个人跑一个人追的戏份了,当然一个是两个轮子,一个只是两条腿。

街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潘志勋拿着锤子盯着斜放在马路牙子上的玻璃,音响师举着吊杆站在身后,只要沈肃说开始,潘志勋就给玻璃一锤子,次数多了,渐渐的聚集起了一圈人围观,而且越聚越多,潘志勋心里不禁一阵后悔,早知道这么麻烦,还不如在室内录完了的了,这要是网络发达的年代,估计早上头条了,题目都给想好了“土豪青年闹市怒砸玻璃引围观”。

虽然砸玻璃看似简单,但是这个声音实在不好掌握,砸了一次又一次。

看着一地的碎玻璃碴子,于浩的心都疼,还不如直接砸一块儿柜台玻璃来的合算。

潘志勋砸的倒很惬意,挥动榔头都带着风声,看架势似乎和玻璃有着深仇大恨。

万幸,最后一块玻璃碎掉的同时,终于通过了。望着一地的晶莹,相比宁浩的愁眉苦脸,潘志勋的感觉很好,发泄过后,变得神清气爽许多。

刚刚站起身来,就见前面一位夫人带着一位小妹妹盯着自己,等等,这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