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逆世行》第五十四章论功行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殿之上,崇祯威严地坐在皇座上。突然殿外太监拉长声调唱道:“陈正涵,陈游击得胜凯旋!”

崇祯整了整衣冠,慈祥地道:“大伴,随朕一道出殿为朕*将接风!”

“皇上圣明!”殿上殿下行了礼,崇祯便踏着龙步出殿。崇祯走出大殿,下了数步阶梯,陈正涵便来到崇祯前面。此刻的陈正涵向前跨一大步,然后单膝跪地,抱拳叩首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蒙受圣恩,不负圣上所托,于辽东大败建奴,吾皇万胜,大明万胜!”

“爱卿免礼请起!”崇祯边说边向前虚扶陈正涵。此等礼节那是自崇祯登基以来等一次用上。规格极高,同时反映出如今的陈正涵在崇祯心里的地位有多高了。

行完礼,崇祯挽着陈正涵并列进殿,文武百官们只有羡慕的份了。

崇祯回殿坐好,轻咳两声便直奔主题道:“大伴,宣旨!”

“奴婢尊旨!”回了崇祯,王承恩打开圣旨当庭宣读:“奉天承运,……,为表皇恩浩荡,陈正涵特开一镇,官升密云总兵,总理密云通州两地军务,并号灭虏将军。牛牛壮,严方,杨仲耀升参将。吴大力,钟文响,牛二,张兵,赵忠详,张庭,王正耀升游击将军。……钦此谢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正涵成为一镇总兵,辽东这边将领有奖有罚,祖宽升任辽东半岛总兵,赵率教副总兵。其余各人则功劳平平,赏些银子。孙承宗总算保住官职,还让崇祯夸奖一番。祖大寿守住锦州有功,但他掉失大凌河,最终将功抵过,只得到崇祯嘉奖。山海关总兵吴襄作战不利,被崇祯下旨训斥。但没有人因为此战而掉官削职。

散了朝,陈正涵被崇祯设宴款待。得此待遇的还有首辅周延儒,兵部侍郎孙元化,工部尚书徐光启!四人散朝后便在太监引下进了御花园。

崇祯换了便服,正坐在凉庭里,陈正涵等人行了礼后才纷纷入座。待入座完毕,宫女们上了水果点心,算是宴待了。崇祯饮了口茶便开口道:“陈爱卿不仅能打仗,生意门路还挺多的。朕得如此良臣,甚是欣慰啊!不过如今大明上下战乱不断,灾难频现,陈爱卿要多出良策,为朕分忧啊!”

“皇上过奖了,臣与那普通人无异,如此重任,得由首辅这般巨儒担当才行!”陈正涵道。

“陈将军过奖了,老夫一介书生那能与你等奇才可比。皇上,老臣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客套一阵,崇祯道:“诸位爱卿都是朕既看重又信任的重臣,今天让你们来是商议事情,尔等不必谦虚!陈爱卿,近来朝贡贸易朕的内库收入不少,但地卖了,贸易份额卖了,如今收入一下子大降。你还有什么好法子为朕增加收入?”

“皇上,卖地卖股确实能一下子营收百万,但日后要保持如此收入却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不过,挣小钱的本事巨倒是有。”陈正涵道。

“哦,爱卿不妨直讲!”

“皇上,臣在密云种的红薯这个月便有收成,相信到时收获所得红薯不下万石,臣想请皇上入股臣的果脯厂,到时分红应不少。另外臣想向皇上购买三十万两盐引,好让臣在天津晒盐。”陈正涵道。

“晒盐,怎么晒法,老臣只听说过煮盐,这晒盐一法闻所未闻。”徐光启好奇道。

“陈爱卿总是语出惊人,这盐引却是每年定额了的。朕想卖给你却是难了!”崇祯道。

“皇上,盐引定额了,但皇上何不推出一个精盐引,臣不但要制盐,还要制精盐,就如富贵人家用的青盐一样,颗粒细均,无杂质,无结块。”陈正涵回道。

“你真能把海盐制成精盐?”徐光启不敢相信地问道。

“能!”陈正涵信心满满地道。

“青盐,那是有钱人家才能用得上,其价格是普通精盐数倍,而且供不应求。不但我大明供不应求。泰西人亦求之若渴,若真能在海边制青盐,获利何止百万。陈总兵,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才如此异想天开?”徐可启满脸不相信道。

“徐阁老,吾虽爱钱,但并没疯,吾确实能制精盐。”陈正涵不以为然地道。

百万的巨额利润,听得崇祯直流口水的样子。见陈正涵如此胸有成竹,崇祯赶忙道:“陈爱卿,这盐引好解决,但这晒盐要本钱吧,这盐场要得到朕批准吧。朕看这样,朕用盐引及批复权入股盐场,占五成股份,这事就这么定了!”

“皇上……!”

“哎,爱卿打住,你现在当务之急赶快造一批成品出来让朕放心,其他事便别再掺和了!”崇祯打断陈正涵的话道。

“好你个崇祯,又来一招空手套白狼。不过谁叫他是皇帝呢!”陈正涵心中暗道,最终还是不甘心地回句:“尊旨!”

周延儒等人亦想分一杯羹,但皇帝在此,不好发作,众人只好嬉皮笑脸地恭贺皇上了。有陈正涵的在场,君臣们谈得愉快,气氛不错。一个时辰后,宴会总算结束了。

晚上,周廷儒,徐光启等人相继拜访陈正涵,就连平日低调的孙元化都带上了礼物拜访。经过一过多时辰的讨价还价,周延儒出资五十万两获得百分之十的股份,徐光启二十万两,获得百份之四。孙元化拿出三万两,陈正涵再借他二万两,获得百份之一,完事众人欢喜而散。陈正涵感叹,没想到大明如此开放,一个概念便能引来商人们的无数投资。这和后世商场运作已没什么异样了,说明明朝的社会并没落后。中国的社会倒退确实与满清脱不了关系。大明海禁亦只是由于担心商人与倭寇通敌而实行的温和式海禁,但海禁久了,海外贸易集中在少数商人和权贵手里。他们为了垄断,便指使资助的官员和文人们推行禁止官方参与海贸式的海禁,因为永乐时代的大航海虽促进了海贸,但那是官方大行求道,民间却大受压制,在巨额利润前面商人们当然要极力阻止官方出海了。如今提出的朝贡贸易,一来官方并没出海,商人们不会极力反对。二来,朝贡并没违反祖制,反而为朝庭争光,这点让想反对的官员们难以下手,否则一条违反祖制,便被一票否决了。三来,朝贡贸易对掌握了海贸的势力并没造成大冲击,同时又让蠢蠢欲动的其它势力有机会加入,因此,反对声少了。支持声反而增多。四来便是朝贡贸易将会大大扩大贸易规模,更多的人会从中获利,就这点,相信商人们就不会提出任何反对了。

陈正涵开始亦想过进行土地改革,分田地打土壕等措施,但又仔细思考,这种方式对社会破坏太大,更让民众产生安逸心理。试想,分了田地,打了土豪,大家生活确实得到了温饱,但日长天久,土地变瘦了,人口增多了,社会照样返回到动乱的年代。况且安逸的生活,绝大部分的人便会选择和平,而不是扩张。中国正是因为自己的勤劳导致富足而放下武器相对安逸地生活,那怕在外族的统治下都无所渭,以致日后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这点,陈正涵活在已算强大的后世也手有体会。在中国无论黑人白人,只要是外国人,都有着高人一等的气场,而当家作主的中国人,还要在世界上,甚至在自己的国土上低声下气。我们还要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养活十四亿人口而自豪,但在陈正涵心里,这是耻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华民族强大于世界数千年,到头来却要为自己画一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牢笼,要实行计划生育,要做世界的劳工,要羡慕人家的生活。现在既然来到了大明朝,必须要改变,要将历史逆转,中国必须成为世界中心,成为日不落帝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