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剑寒霜月》第十四章 江山作鱼塘,谁人来作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间不知,但有一纸密信,由快马加鞭,连夜送入了汴京城中,国舅爷杜,在汴京城中的府邸。

杜忠贤,身材高挑,净面白须,但一双狭长眼眸却总是如鹰隼般自下而视,颇显阴鹫。

此时的杜忠贤正坐于太师椅上,听着小曲,显然心情不错,听闻有密信自杭州加急而来,杜忠贤有些吃惊,随即狐疑的拿过密信,打开看到。

信中字迹潦草,可见写信之匆忙,杜忠贤凝神看到,面色阴晴不定。

看至开头,杜忠贤勃然大怒,蹬的一下便从椅子上窜了起来,大拍桌子,怒斥道。

“安儿糊涂啊!”

临走之前,杜忠贤怕自己这个平时飞扬跋扈惯了的小儿子惹出事端,千叮咛万嘱咐,可他居然还敢去招惹武安王的世子,杜忠贤脸色漆黑,但继续往下看到。

看到最后,杜忠贤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又仔细看了一遍后,忽然两眼一黑,瘫坐在了椅子之上,吓得身旁管家丫鬟赶紧跑过来,给杜忠贤按摩胸口,理气顺心。

信上最后写到,公子腰椎中剑气,虽无生命之碍,但恐今后不能再行走。

杜则安是杜忠贤最宠的小儿子。

此次进京,杜忠贤便是要在圣上面前给这个小儿子在朝中谋一个官职,哪成想上午圣上才应允下来,可下午却传来了这等噩耗。

杜忠贤瘫坐在太师椅上,双眼盯着眼前的雕梁画栋,一时间难以接受现实,眼神自悲痛,渐渐变为茫然,一瞬之后又变为狠厉,杜忠贤的大脑在极速运转,小儿子的悲剧,让悲愤不已,他想要动用自己手边的一切力量,让武安王和武安王的那个小王八蛋付出代价,可是衡量了良久,最后杜忠贤仍是无奈的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

理智战胜了冲动。

杜忠贤很清楚,哪怕他将手中的一切都赌上,自己的总督之职,三万水军,朝中支持他的一众大臣,哪怕他的亲女儿,皇后娘娘的势力都加上,如今都是斗不过武安王。

毕竟四十万的燕北军,绕是如今的皇上都要依仗。

闭着眼睛的杜忠贤,长长叹了口气,但就如此罢休吗?忽然他猛然睁开眼睛,眼角由狠厉转为阴鹫,他要进宫面圣,哪怕如今的杜家远远不是他李庭晚的对手,他也要想办法从李庭晚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思量好的杜忠贤,挣扎着站了起来,不顾脚下仍有些踉跄,捂了捂有些吃痛的胸口,穿戴好朝服,拿上书信,坐上早已准备好的马车,朝着皇宫奔去。

半个时辰过后,于皇宫之中,英宗书房,养心殿之中,年轻的英宗眯着一双狭长眼眸,传见了等在门外的杜忠贤。

得到传见的杜忠贤,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养心殿后,忽然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此情此景,让英宗皱起了眉头,忙问道。

“爱卿何事,得以哭成这样?”

随后杜忠贤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始像英宗哭诉起了事情,不过他却把事情的挑事者诬陷给了李少陵。

待杜忠贤和着眼泪哭诉完,英宗坐于上方,早已有些头大,正值西夏边境战乱,自己这个国舅的儿子却偏偏要去惹李庭晚的独子,真是愚蠢至极。

此时的英宗甚至有些庆幸,受伤残废的是杜忠贤的愚蠢儿子,如果真是李庭晚的独子出了意外,那后果真的不敢设想。

英宗摇了摇头,此时的杜忠贤还在哭诉,可英宗的心里确实想的如何写信安慰一下远在燕北的李庭晚。

至于眼前,英宗为了不让杜忠贤寒心,也是出言劝慰道,但说的话都是软绵无力,并没有一点要为杜忠贤残废的儿子出头的意思。

对于此,杜忠贤早就料想到了,忽然,杜忠贤沉声道。

“皇上啊,有件事您或许不知,犬子在中剑之前,曾高呼自己是皇亲国戚,可武安王的那个小王八蛋却讥言道,‘就算是皇帝老儿,我今日也斩定了!’皇上您明鉴啊!”

果然,英宗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真有这事?”

“臣万万不敢妄言!”杜忠贤伏地回道,眼神里满是阴鹫。

良久,英宗坐于龙椅之上,忽然说了一句。

“此事爱卿就莫要传出去了。”

英宗声音虽然恢复了正常,但了解英宗的杜忠贤却分明看到坐于龙椅之上的英宗右手藏于袖中微微捏拳。

这是英宗的小习惯,每次动了杀心之时,右拳便会在袖中捏拳。

杜忠贤看到,嘴角冷笑,他深知英宗性格多疑,又最是忌讳别人对其有不臣之心。

……

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燕北,也有密探送来信封,正在湖边垂钓的李庭晚随手拆开。

信是李庭晚的密探送来的,每五天一封,记录着李少陵一路上的发生了什么,事无巨细。

但这一次,密信明显的厚了几分,李庭晚凝神看到。

起初面色也是阴沉,但看到最后却放肆大笑,就连湖中鱼儿咬饵,李庭晚都未察觉。

李庭晚一边笑着,一边将密信递给了身旁,难得一同出来钓鱼的诸暮归。

“哈哈哈,解气!杜忠贤那个捞乌龟生了个儿子也是个草包,还不是让吾儿差点给斩成两半,真解气!”

当晚,李庭晚下令王府上下佣人皆赏银五两。

此时已是朝中来急报的第三天,这三天内李庭晚一边下令准备粮草辎重,一边让驻守边陲的林子胥回来。

李庭晚带着二十余万江淮老兵,从南打到北,征战近十年,北退北辽,回过头来又踏天下诸侯于马下,固然仰仗于李庭晚出色的指挥才能,也离不开李庭晚手底下的四大偏将。

裴世忠、韩玉虎、白子羽、姜良。

征东将军,裴世忠,年约四十五,跟随李庭晚时间最长,自南境起便追随在李庭晚左右,那时李庭晚已经是千夫长,而裴世忠还只是个十五岁刚入军的新兵,年纪虽小,但天生孔武有力,后又跟谁李庭晚征战南北,擅守城。

征南将军,韩玉虎,四十二,力大无穷,擅使两把八棱梅花亮银锤,两锤各重五十斤,是李庭晚最喜欢的先锋将军,脱颖于沚阳一战,当时北辽剩余二十万精锐铁骑临死反扑,围困李庭晚五万先锋军于沚阳,韩玉虎当时才是一个百夫长,带着百人,却以惊人膂力,一人一矛,力战三天三夜,于万人尸堆中折下辽军帅旗,一战成名。

征西将军,白子羽,人如其名,总以一身白衣示人,身长而立,翩翩如玉,以儒将著称,熟读古来兵法,擅用计谋,常坐于军中,决胜千里之外。

征北将军,金刀姜良,为刀法大家,早先游走于江湖之中,后投军报国,使一把长过三尺一寸的大刀,于两军阵前不知斩落过多少敌将枭首。

在近十余年里,在燕北军中,又有三人崭露头角,分别是武卫中郎将王逊,左积射将军林子胥,和自两年前便开始负责守卫李少陵安全的周青。

在军中,又以左积射将军林子胥最为出类拔萃,林子胥年才不到三十,少年成名,桀骜不驯,身长九尺有余,臂展过七尺,手中握一杆红穗紫金长矛,大开大阖,两丈之外便取人性命。

但林子胥真正名扬军中的并非是一身武艺,而是擅使奇谋,曾在滋云一役中,领一万燕北军,迂回绕后巧断五万北辽后路,包围于山谷之中,全歼敌军,被儒将白子羽称赞为兵中天才。

被李庭晚委以大任,驻守边陲。

随着林子胥在边关功勋不断,其名声也在军中越来越大,近年来渐渐有赶超四大将军之势,也有人传其颇为居功自傲,但李庭晚对此却置若罔闻,反倒比之前更加重用,世人皆传李庭晚将收林子胥为义子,并在百年之后,将会让林子胥接位燕北军。

对于此种传言,李庭晚却从不解释与澄清,任由众人猜想。

正在李庭晚大笑之时,忽然自远处行来一人,此人身高如小巨人,却面如冠玉,仪表堂堂,但细看之下眉眼间夹杂着一股难以察觉的桀骜,穿一身红边银色锁子甲,脚踩小牛皮军靴,步若流星,颇有些春风得意。

几十步的距离,在这人脚下片刻即至,到了李庭晚身前,后撤半步,扑通跪下,双手一拱,沉声道。

“拜见大将军,拜见军师大人!”

军中之人称呼李庭晚,一般都称呼为大将军,而很少称呼王爷。

“哦?子胥来了,快起来,正好本王刚钓上来一斤三斤重的青雕鱼,子胥,一会陪我喝点。”

“是!”林子胥眉开眼笑,春风得意。

“此次我为何将你召回来,想必你也知晓了,我给你五万燕虎骑,五万步兵,限你一月之内解西北之难,今晚便点兵出发。”李庭晚正色道。

这可是门十足的好差事,西夏向来兵弱,有十万燕北大军,解西北之急,犹如探囊取物般轻松。

绕是已经知晓,但林子胥仍是大喜,又是拜下。

“谢大将军!”

只见李庭晚自身边拿出一个古朴花梨木雕花盒,小心打开,里面铺红布,红布之上有五枚铜制兵符,其中四枚呈暗黑色,稍小,分别对应燕北军四营。

而正中一枚整体鎏金,刻满小楷,为帅符,可掌控整个燕北军。

燕北军除李庭晚外,认符不认人。

李庭晚拿出其中一块兵符,递给了跪在面前的林子胥,而林子胥从李庭晚手中接过兵符之时,眼神极为隐晦的瞟了一眼盒中央的帅符,神情火热。

李庭晚自然察觉到了,但却好似未看见,面色不变。

而一旁的正在垂钓的诸暮归,却是嘴角扬起一丝玩味的微笑,此时湖中钓杆忽动,有大鱼上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