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搬山记》第三章 避火之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了紧手套,陨生把手伸向那捆兽皮。

在他的手指刚刚触碰到兽皮的刹那,忽然突地一下,如同过电般,一股带着燥热温度的诡异力量,沿着他的指尖急速传遍了他的全身。

“啊!”陨生身体一颤,脸色大变。他惊呼了一声,随即便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似的,嗖地把手抽了回来。

这冷不丁的举动,把几名警员吓得一个趔趄,险些蹲坐在地上。急问道:“怎么了、怎么了?里面有东西吗?啊!祝队,怎么了……”

陨生没有回答,自顾紧凝双眉、半歪着脑袋蹲在兽皮前,那全神贯注的模样,俨然像在倾听什么东西。

原来,在那股怪异力量涌进陨生身体的瞬间,他的耳中忽然出现了一阵奇异的幻听。

那是一股混杂着凄厉尖叫声的猛兽嘶吼,惊天动地、裂人心胆,极其刺耳。但很快,那令人恐惧的声音渐行渐远。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隐隐的滔天巨浪声。伴着渐渐消失的巨浪翻滚声,陨生的耳中由远及近,又传来一段悠扬的笛声。

那笛声清脆高古,透含着空灵的味道。令人心体清爽,极为陶醉。

不多时,那笛声逐渐远去,耳中又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窸窸窣窣的嘈杂声。似是有人在说话。

陨生歪歪脑袋,侧耳细听,想探个究竟。但他的耳中却忽然传来“嗡”的一声蜂鸣,幻听瞬间消失了。

他脸色一凝,抬起手用力拍了几下耳朵,但那幻听却再也没有出现。

“怪事!怎么会突然出现幻听呢!?难道说…老了,神经衰弱了?呵呵,这不未老先衰了嘛!嘿嘿……”陨生心里嘀咕着,自我调侃一番,也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他看着眼前的兽皮,再次把手伸了出去。但还未等他的手指触碰到兽皮上的白毛,只见他脸色一凝,啧了下嘴,摇摇头,再次把手抽了回来。

不知怎么,陨生在这一次探出手的时候,竟忽然想起了驼子和那白衣女孩。

“嗯,这个……”

陨生啧啧嘴,蹲在地上琢磨了片刻,突然像想起了什么,愣愣地张开嘴,倒吸了口冷气。接着他便站起身子,紧锁着眉头,跟几人说道:“去找个物证箱,把东西装起来,带回局里再说。”

一听这话,几名眼巴巴瞅着那捆兽皮的警员顿时不干了,“干嘛呀祝队,人家都好奇大半天了,就打开看看呗?”

“就是就是,这这、这胃口都吊起来了,就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呗?”

“看什么看,有啥好看的?”陨生一瞪眼吼道:“我们是人民警察,不是古董贩子?走走走,回局里去。不愿走的就留下冻冰棍吧!”

撂下此话,祝陨生迈开大脚,头也不回地往山下走去……

邺城市公安局驻地。

夜已深,市刑警队三楼会议室内依然灯火通明。一个身影打开窗户往楼下看了看。火光一亮,那人点燃一支烟,趴在窗台往远处的街道口焦急地张望着。

不多会儿,街东头传来一阵嗡嗡的马达声。随着几道耀眼的灯光闪过,两辆没有任何警徽标识的轿车缓缓驶进公安局的大院。

车刚停稳,上面下来六七个人。那身影得见,立即把烟头掐灭,冲楼下喊了声:“小王,三楼,把专家们带到三楼会议室。”

喊完话,那身影关了窗户,把窗帘拉了上来。关得严严实实,透不出一丝光亮。

一小时后。

“梆、梆、梆……”

市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方大同有节奏地敲击着桌子,看似淡定的表情里露出难以掩饰的心焦。夹在他指尖的香烟已快燃到手指,他猛吸了口,把干憋的烟屁股碾进烟缸里,看了一圈围在会议桌前的几名老者,舒展开眉头笑道:“你看,各位老师,你们都是各行的权威,你们看……这东西,它到底是个什么?”

听见方大同的问话,几名专家尴尬地对视几眼,支支吾吾地说:“这个、这个,这个怕说不好……”

“说不好?”方大同脸色一凝,两道浓眉连成了一条。

他军人出身,是个急脾气,一听这话,嚯地站了起来,冷不丁把几位专家吓得一哆嗦。

许是感到了自己的失态,他又慢慢坐下,抽出支烟续上,猛吸了口,优雅地弹了弹烟灰,笑道:“没关系,说不好那就再看看嘛。凡事都有个过程,对吧!这个这个、这个你们的建议,对我们破案很重要。就麻烦诸位了,再看看、再看看。”

方大同宽心的话语,令一直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几位专家见方大同这么说,都连连点头唯诺,“那好、那好,那我们就、就再看看?对,再看看,再看看。”

说着,几人摸起桌上的工具,再次围到了桌子中央的一堆东西前,指指点点,小声议论起来。

桌上摆的东西,正是祝陨生等人下午从慈云观废墟下找到的那捆兽皮。

只不过与下午相比,它现在已不能简单称之为“一捆兽皮”了。

因为在几小时前……它已被陨生等人打开了。

呈现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一切就如祝陨生下午猜测的那般——兽皮内果然藏有东西。

而且,还不止一件。

上午在慈云观现场,祝陨生之所以在关键的时候放弃了打开兽皮的打算,倒不是因为突然出现的幻听,干扰了他的决定,那主要是他不想让这件事情走漏风声。

毕竟,这捆能逃脱大火洗礼的兽皮意外出现在案发现场,本身就透着种种离奇。又加上空观失火、死亡四人、驼背人、怪女孩等等诸多诡异因素的存在,使这件本就迷雾重重的山林纵火案,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凭添不少难以确定的因素。

所以,一切必须谨慎,不得不防。

回到警局后,祝陨生没有过多声张。他略过了驼背人的事,把其他的事都单独汇报给了方局长。

方局长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听从了他的建议,决定严密封锁现场发现兽皮的消息。所以打开兽皮的时候,现场人的不多。只有祝陨生、方局长、两位副局长,以及技术处的钟处长在。

……开启的过程是跌宕起伏的,甚至比下午在慈云观初见兽皮时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他们在兽皮内,总共发现了两层十四件东西。

第一层,是半张一米见方的兽皮充当的包袱皮,那是半块生有雪白色毛发的某种动物的毛皮。几人之所以断定此物是一张兽皮,而不是毛毯之类的丝织物,是因为他们在皮张的末端,发现了一条一米多长的兽类尾巴。

打开兽皮,里面露出第二层。

这一层还是个包裹,由一种很薄的布构成。那是种奇特的丝织物,质地柔软顺滑,宛如上好的锦缎一般。泛着星星点点的亮光。

从眼观判断,这块丝织物的材质,极像是择取了那张兽皮的毛发织成的。

它打底是白色,上面密布着丝丝红线,曲曲折折,构成了许多开叉的脉络。脉络的周围,标注有许多细小的文字,很精致,也是用红线织成的。字体很古老,几人表示从未曾见过。

这块充当内层包袱皮的丝织物大约有两尺见方,两边较为齐整,另两边参次不齐,像被撕裂了一般。蔓延的红线,也是到断裂处戛然而止。看起来,它的对接处应该还有一片或者数片这种东西。

展开这块丝状物后,里面露出四本线状的古书,以及九张泛黄的羊皮纸。

四本书很普通,看起来也并不古老。蓝色封面,左上角标注有书名,均写着“列子”二字。里面的字迹是清末或民国时期常见的那种石印繁体字,不难辨认。

几人翻看一会儿,又与从网上搜出的资料比对,发现书中的内容,与战国初期,隐居在郑国圃田的思想家列子列御寇的作品完全相符。因此这四本书,确认是列子的作品无疑。

除了这四本书,九张羊皮纸上也有字迹。但不是石印字体,而是用毛笔蘸墨汁写成的繁体字。上面圈圈点点,密密麻麻,有大有小,字迹杂乱无章。

这些字迹除了有些重叠的,以及极其潦草无法辨认的外,几人大多都看得懂。但令他们感到费解的是,这些着重圈画的词汇里不断提到“归墟”、“归墟之井”、“天师堂”、“天师”、“仙人”、“鬼”、“妖魔”、“仙山”、“巨人”之类的怪异字眼,让几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几人琢磨半天,猜测这些词语可能与道教的某些传说有关,也没觉得多稀奇。

毕竟此物发现地是在慈云观内,书的作者列子,据说也是个道教的代表人物。因此他们觉得,这几本书和羊皮纸八成是那老道士收藏的东西。与案子本身应该没有太大关联。

基于这些猜测,他们把研究的重点离开了这些神叨叨的内容,而把注意力着重放在了那半张兽皮和丝织物上。

毕竟,此二物与书本和羊皮纸相比,透着太多说不出的离奇,很吸引人的目光。如果说那捆兽皮逃过大火洗礼是个巧合的话,那它里面包裹的书本纸张皆是完好无损又该如何解释?

种种不合常理的异象,把几人的猜测汇聚到一个关键点上——这两件东西很可能不怕火烧,是可避火之物。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技术处的钟处长从技术科调来一些简单设备,对兽皮和丝织物进行了简单实验。

实验的结果,令几人大吃一惊。

他们发现这两件东西不仅可以避火,而且异常得结实、坚固。

刚开始时,钟处长想从兽皮上剪下几根兽毛,做火烧实验。结果,他剪刀、钳子、凿子一起上,愣是没弄下一根毛。还让锋利的兽毛把他的手指划出一道深深的口子。

后来,他们干脆用酒精灯、喷枪之类的燃烧工具直接煅烧这两件东西。结果,两物完好如初。不但没发现任何火烧的痕迹,竟连基本的温度上升也完全检测不到。

除耐火性能超然之外,硬度测试也很惊人。

起初,他们尝试着用刻刀、刀片之类的锐利工具,刻划那块遍布红线的丝织物。结果是,刻刀变钝,刀片断裂。再后来,他们直接用警用手枪轰击丝织物的一个边角。结果是,上面仅仅落下一个淡色的灰点。火烧后,灰尘飘落,丝织物完好如初。

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实验结果,把几个大男人高兴地差点蹦起来。

超级耐火材料,堪比避弹衣的强度。

神物呀!

此物仅凭这两点神奇,便足以成为震惊世界的发现。这两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媲美尖端的纳米材料。说它能改变我国的国防和航天进程…也绝不是吹嘘之言。

它们的存在,已然超越了案件本身,简直…简直就是国宝一样的旷世之宝。

看着这两件偶得的奇特异宝,几人满心欢喜,啧啧称奇。

孙副局长说,应该立刻把这两件东西上交省厅,另一位副局长牛文亮则当即否定。他站在更高的政治觉悟上,提议应该以邺城的名义献给国家。钟处长打小生在邺城,对家乡有说不出的热爱。他认为这两件东西应该留在邺城,让它们世代永传,成为邺城的镇市之宝。

几人由于意见相左,争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没吭声的方大同。方大同挨个看了他们一眼,只是冷笑,没有表态。

其实在方大同的心里,有着另外一种打算。

但他浸/淫/官场已久,心机甚重,所以没准备说出来。而是把这皮球……踢给了年轻的祝陨生。

ps:各位书友,从下章开始,剧情进展变慢,铺垫很多(这段内容大约九章左右的样子),有些憋闷。特此告知。千万别因为憋闷,看恼了揍俺啊,呵呵~~~(窃喜十分钟,以谢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