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搬山记》第六章 火烷之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教授在《汤问》的第一篇故事里找了找,指着其中几处内容说:“你们看,归墟、仙人、仙山、巨人,总共四个,全是羊皮纸上圈画的重点。而在这四个词语中,又数‘归墟’出现的最频繁,达数十次之多。这些词语一同出现在《汤问》的首篇故事里,我想,这不该是一种简单的巧合吧?”

“不是巧合?哪是什么?”方大同满脸疑惑。琢磨了下,扑哧笑了,“老冯,你不会是说那老道找到修炼神仙的方法了吧?”

“这个嘛……”

冯教授哑然,尴尬地挠挠光亮的脑门。刚想开口解释,却被方大同抬高八度的戏谑之声打断了。

“仙人?呵呵,还真他娘有这事?”方大同这一反问,本来很严肃的一件事,弄得众人全都乐了。

众人便也跟着起哄道:“好家伙,真是原来越邪乎了。这把仙人都整出来了。那这图…该不会是、是玉皇大帝凌霄宝殿的图纸吧?哈哈……”

此话一出,众人哄堂大笑,弄得冯教授更尴尬了。

他搓着油亮亮的脑门,看着笑得直捶桌子的方大同,苦着脸说:“我就说这事不好讲嘛,书记您非让我讲。你瞧瞧,我这都、都快成散布谣言的江湖骗子了。”

说到此处,他见身旁另几位教授掩嘴偷笑,恼怒地推了几把,很不高兴地说:“老王、老李,你们跟着起什么哄?笑,还笑!哦,合着就把我一人当猴耍是不?罢罢罢……”他摆了摆手,红着脸说:“你们爱谁讲谁讲,反正我是不讲了。打死也不讲了。哼!”

说着冯教授冷哼一声,一屁股歪坐在椅子上。气得把头扭到一边,呼哧呼哧直喘粗气。

方大同一看这情形,连忙打圆场,“哎呀,老冯,你想哪去了。”

他使劲咽了口唾沫,憋住笑,朝冯教授摆摆手,安慰道:“我们啊,不是笑你,是笑这事儿。你说说,啊,这也太离谱了!仙人、仙山,还他娘连玉皇大帝宅基地的图纸也弄出来了!娘的,这叫什么事儿呀!哈哈……”

众人又是一番哄堂大笑。

凭心讲,方大同是同情冯教授的。他本想努力克制自己不笑,以彰显自己对冯教授的精神慰问,但他终是没能忍住,还是被自己所说的话逗乐了。

他这一笑,众人也就没了忌讳,再次跟着哄笑起来。弄得冯教授唉声叹气连连摇头。

过了会儿,大抵是笑够了,抑或想起还有正事没办。方大同擦了擦眼角的泪液,朝四周压压手,制止道:“哎哎哎,都别笑了,还没完了!都严肃点,这破案呢。让附近老百姓听见还以为…还以为咱不务正业打麻将呢!”

这大领导发话,就是管用。方大同话音刚落,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见众人恢复常态,方大同笑眯眯地看着冯教授,说道:“老冯,来来来,你接着讲。说说这故事里提到的事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儿。”

“还我讲呀?”冯教授惊讶地咧了下嘴,往两边看了看。却见到几个老头狡猾地往后挪椅子,边挪边嬉笑道:“老冯,你看啥看?人家方书记专门点的你的将,你不讲谁讲啊?”

一听这话,冯教授嘿嘿笑了声。不经意间,眼里流露出些许高人一等、十分得意的神色。

他使劲挺了下腰杆,瞄了眼方大同高声说道:“那既然方书记非让我讲,我就倚老卖老,干脆代表大伙再把这事唠叨唠叨。不过方书记,我要讲得不对的地方,您得多担待。”

“行了行了,快讲吧!这都快十二点了。”方大同指指墙上的时钟,不耐烦地挥手说道。

“好好好,那我长话短说、长话短说。尽量简洁一些……”

冯教授干咳几声,清清喉咙,接着说道:“据《汤问》第一篇故事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沟壑。其上承九天之水,下接八荒之流,与地脉相通,与天渊相连,水深无底,名曰归墟。

归墟之上,漂浮有五座无根仙山:一为岱舆,二为员峤,三为方壶,四为瀛洲,五为蓬莱。每山方圆三万里,高三万里,相隔七万里,上有平顶九千里,筑有亭台楼阁,生有纯白色珍禽异兽,是一处世外仙人居所。

后来,因海之东龙伯之国巨人作乱,岱舆、员峤流于北极,沉入海底,消失不见。仙圣因此流离失所,不计其数。再最后归墟消失,仙人不知所踪。

这个故事里,不仅直接提到了无底的归墟、凌空飞度的仙人、以及龙伯之国的巨人,还间接说到了仙山。

这仙山嘛,我想就是指的岱舆、员峤、方壶、瀛洲、以及蓬莱这五座大山。

方书记,这五座山可不是胡诌的,那在很多的民间传说和正史野史里都是有记载的。据说这五山除岱舆、员峤沉入北极海底不知所踪外,其余三座,仍存于世上。并在茫茫大海之上四处漂浮。平常凡人要是得见,顶多会认为那是虚幻的海市蜃楼,难知根底。

这件事,《史记》中有一段记载,似乎能间接佐证这个古老传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5年,始皇帝东临碣石,拜沧海,派卢生、候公、韩终、徐福等数批方士,携童男童女若干,入东海,寻蓬莱、瀛洲、方壶(方丈),以求仙人赐予长生不死之仙药。

至于卢生等人最终是否找到这三座仙山的所在地,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不多,后人也就不得而知。

不过,司马迁在《史记》里,倒是描写了徐福的归宿。但这老人家一贯惜字如金,也没写几句话,很简短。

他在《史记》中说:‘徐福东渡,见蜃楼而入,得平原广泽一处,止王不来。’就这么几句话。大概的意是说,徐福当年修道,认为海市蜃楼便是传说中的仙境入口,设法进入,便可寻到汤问中所说的五座仙山。可访仙成道,得以长生。

于是,他说服秦始皇,让其出资,率人财若干,东渡访仙。

再后来,徐福从一处海市蜃楼进入仙境,并得‘平原广泽’一处,乐不思蜀,把出资人秦始皇托付他的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徐福从此不知所踪,无人知道他的下落,也无人知道那‘平原广泽’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其外,在司马迁之后,还有些史料里记载徐福东渡后去了日本。现在日本佐贺市还有徐福祠、徐福庙之类的纪念场所。日本古称东瀛,与瀛洲一字之差。但我想,此东瀛非彼瀛洲。日本,绝不是《汤问》首篇故事中所说的五座仙山中的一座……”

冯教授这一番神仙高论,把陨生听得云山雾罩。他想了想,打断冯教授的讲话,疑惑地问道:“冯教授,那这些说到底,不还是神话传说嘛!这与案子本身……好像也没多大关联啊!”

“这个嘛……”

不等冯教授回答,陨生忽然一愣神,脑中忽现一道灵光。

他指着桌上的兽皮等物,惊问道:“冯教授,你不会是说……有人把这些传说信以为真,然后去道观抢夺这几件东西,接着便造成冲突,致使这起案子间接地发生了吧?”

“不不不,祝队长,我不是这个意思。”

冯教授连连摆手,摇头解释道:“破案的事,我不懂,我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仅就这九张羊皮纸上圈画的内容来看,它确实和《列子·汤问》的第一篇故事有很大关联。

至于其他的嘛……我说不好。毕竟这事本身就很不严谨,也不具科学性。这点,我开始时便已讲明了。祝队长,希望我的猜测,不要给你们破案造成困扰……”

“哎哎哎,老冯,你想多了。这件事怎么能和你有关系呢!?”

方大同打断了冯教授的讲话。琢磨了下,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倒是觉得,陨生说得似乎也有道理。杀人夺宝,这未尝不是一条破案的路子。”

“杀人夺宝?夺宝……”

方大同话音刚落,坐在冯教授身旁一直没吭声的李言教授突然喊了一嗓子,站起来刚想说话,却又嘀咕着什么坐了下去。托着腮帮子若有所思地不断重复着“夺宝”二字。

忽然,他猛拍了把椅子的扶手,恍然大悟般说道:“哎,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你们说,这张图会不会就是那‘宝’?”

“哦,怎么讲?”方大同眼中放光,急问道。

“火烷之布啊!你瞧,我把这茬给忘了。”

李言教授激动地喊了一声,拿起那块丝织物指着问道:“老冯、老王,你们有没有记得《列子·周穆王》等古籍里都提到了一种不怕水浸、不惧火烧,就像现代的石棉布一样的避火之物?那不就说得这东西吗?是不是?”

“火烷之布?有、有吗?”几位教授挠着头,疑惑地看着李言,艰难地在记忆的海洋里打捞有关火烷之布的种种信息。

“嗨,你们这什么记性嘛?”见几人总也想不起来,秉性率直的李言急得一跺脚,拿起一本《列子》急切地翻了起来。

翻了数页后,他指着一处内容说:“你们看,《列子·周穆王》里说: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火浣之布。昆吾切玉如泥,火烷焚烧如新。另外,我记得《海内十洲记》也说过,好像说:海之南有炎洲,洲内火林丛生,内有火光兽,不惧火烧。其毛色或赤或白,取其毛,织以布,名曰火烷。”

“你们看这块布。”李言说着摊开那块丝织物,指着说道:“白底、红线,有白有红,不怕火烧,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火烷之布吗?”

“火烷?火光兽?哦哦哦,我想起来了,有印象,是有这么个东西。”

经李言这么一提醒,冯教授终于把火烷之布的事从记忆的海洋里打捞出来。

“哎呀,太不可思议了。”他激动地抚摸着那块丝织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叹道:“这东西竟然真的存在于人间。啧啧,真是奇迹啊。”

说着,他突然抓起那块火烷布外层的兽皮,用手指着,激动地看着几位教授,颤抖着说道:“这么说,这块兽皮……就就、就是火光兽的毛皮了?”

“没错,这就是火光兽。”李言大吼一声,突然把兽皮夺了过去,死死抱在怀里,喘着粗气又亲/又吻,喜欢的不得了。

不时地,他的口中还念念叨叨说出一些语无伦次的话语,弄得众人张着大嘴面面相觑。

“老天爷呀,我真是没白活,这这、这可是来自远古的生物,它现在就、就在我的手上。我的宝贝,你是我的,就我一个人拿着,嘻嘻……是我的,我的……嘻嘻……”

“他这是?!”见这情形,方大同脸色一愣,看向众人,“他怎么了?”众人皆是摇头,同样满脸不解。

“不对,快去看看,不是出什么事了吧!”

方大同觉得情况有些不太对劲,怕出什么事,便招众人跑了过去。

这时,身材矮小精瘦的李言教授,已抱着那捆兽皮钻到了桌子底下。而其他几名教授,显然被吓得不轻,全都退到会议室的门口怯生生地看着他。

陨生蹲下身子,拉了一把李言,轻声问道:“李教授,你没事吧?”

李言两眼瞪得浑圆,闪着猫眼般的亮光,直勾勾地盯着陨生。愣了好大一会,他神神秘秘地和陨生说:“神迹,告诉你,我们发现神迹了!你瞧。”

说着,他指了指怀中的兽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