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告别顽皮》第六章 羞辱与悲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时期徽州人出门做生意,成功的衣锦还乡,不成功的客死他乡,无颜见家乡父老,就是这种精神,造就了百年传奇,造就了一代徽商。不知是社会进步了,还是我们落后了,我们没有了这种精神,表现在我身上就是没有这个拼劲。回家是伤心的,带着沮丧,如何面对大家的询问,妻子可以理解,儿子还小好哄骗,可家人呢,同事呢?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说,走到了这一步没有办法,到宝鸡天还没有黑,在车站转悠到深夜才回家。

楼道还是那个楼道,家还是那个家,看起来和两月前一样,每次开门都是大大方方的,因为他是自己的家。今天好像它变了样,没有带鈅匙几次想敲门都退了回来,徘徊,犹豫,一再告诉自己妻子会原谅,但还是缺乏勇气,咬咬牙敲门了:“碰碰。”两声,没有回音。又:“碰碰。”两声。

“谁?”是妻子的声音。

“我。”回答时声音有点沙哑。

“你是谁?”

“我的声音你听不出来吗?”我有点不耐烦,其实是心虚。

“来啦。”妻子听出是我的声音,穿着睡衣急忙来开门。

“怎么回事,不是说换厂吗,怎么回来了?”妻子不解的问,一脸的迷惘。

“一言难尽,等会再说,先给我弄点吃的,下碗挂面就行。”说着我一**坐在了沙上。

妻子没再问什么,给我倒了杯水,穿好外衣做饭去了,我抬头看着儿子熟睡的脸,心中不由的一阵难受,给儿子的许诺没有实现,儿子醒来后如何编,如何骗。不一会时间妻子端着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摆在了我的面前,看者我这个疲倦样,她好像猜到了我的不幸,没说什么只是不住的看我,想从我的脸上看出她要的信息,两个多月没有吃到家乡的面条了,真香,在家我是很少吃米饭的,在外面的日子天天吃米饭,真烦。

“我被逼无奈回来了,你不会生气吧?”吃过饭,我先开口了。

“没什么,只要安全回来就行。”妻子的回答很平静,但眼神里有一种期待,看的出来她不是在埋怨我,而是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逼我回来的。

“你坐下我告诉你。”妻子坐在了我的身边,我把我的经历和遭遇大概说了一遍。

“以你的脾气没有和人家打起来真是万幸。”妻子听完我的讲述没有生气,反而表扬起了我:“你回来孙师傅不知道?”

“现在可能还不知道,他星期天才能去沙湾。”

“明天给他打个电话,免的他白跑一趟。”妻子遇事总是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

“不行,上班时间不让接电话。”我想了想:“他星期天没事也要去找厂的,写封信就行了。”

“那个老板会把钱给你邮回来吗?”妻子有点不放心。

“会的,我相信会的,”

“你这个人就是这么诚实,人家把你骗了呢。”

“骗了也没办法,但我坚信不会的。”我的声音有点高。

“小声点,不要把儿子吵醒了。”妻子询问:“对邻居和家人怎么解释。”

“我想好了,就说天太热受不了,厂里本来就有受不了深圳的湿热回来的,我又不是第一个。”

“也只能这样了。”妻子叹了口气:“以后怎么办,回厂上班吗?”

“不上,还要去闯深圳,我不信我干不下去。”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天太晚了,你也累了,洗洗睡吧。”妻子了解我,我是轻易不会认输的,就是那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她说也没用。

天亮了,儿子醒了,看见爸爸睡在身边那个高兴劲别提啦,用细嫩的小手掐着我的脖子,我没有醒,太累了,不光是身体上的累,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累。妻子告诉儿子,不要弄醒爸爸,儿子不管那么多,一**又坐在了我的脸上,这是儿子叫醒我的老办法了,现在还没有忘记。我一翻身,儿子也跟着挪动,你不愿醒来都不行了,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把儿子推到了一边给儿子一笑:“叫爸爸”

“爸爸。”儿子叫的多亲切。

“好儿子,还没有忘记爸爸。”我起身抱起儿子亲了一下。

“下地穿鞋,等会去托儿所,让你爸再睡一会。”妻子一边给儿子穿衣服,一边说儿子。

“爸爸睡觉,我不去托儿所。”这是儿子的习惯。

“今天就不送他去托儿所,两个月不见了让我在家和儿子亲热亲热。”我懒洋洋的给妻子说。

“不去就不去,那你得听妈妈的话,不能捣乱,让你爸爸好好睡一觉,你爸两天都没有睡觉了。”

“不睡觉…干啥去了?”儿子不解的问。

“算啦我起床吧,有儿子在我还有懒觉睡,你收拾好上班去吧。”我起床了儿子可高兴了,今天不用去托儿所还能和爸爸在一起。

说真的回来时没有给儿子带吃的,不是没有想到,而是没有心情,儿子这么大就是欠有好东西吃,我没有心情可儿子有心情,昨天晚上回来的行李没有来得及整理,儿子在里面翻东西,一看这情景我都傻了,都不知道如何给儿子解释,其实它太小解释也解释不清楚。还好儿子在里面翻到了几包方便面,乐得不行,想撕开撕不开,我赶快给儿子泡了半包,算是给儿子有个交代。

事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才两个多月没见儿子,儿子好像长大了许多,也懂事了许多,托儿所的集体生活让儿子看上去也调皮了许多,我问儿子:“想不想爸爸。”

儿子点头说:“想。”

“哪里想爸爸。”

儿子用手指着心口:“这里想。”

“爸爸也想死你了,臭儿子。”说着抱起儿子在家里转了一圈。

“爸爸不在家托儿所有没有人打你?”

“没有。”儿子回答。

高兴是暂时的,邻居知道我回来了,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有怀疑的,也有窃窃私语的,我按我们夫妻商量好的话应付着每一个好奇的人,但总有好事者想探个究竟:“怎么回来也没有给你媳妇买个金戒指什么的,听说深圳的金货比内地的便宜。”有人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看着手上的带的金戒指,是炫耀,是侮辱,是嘲笑,我认为都有。

“我看十有**是混不下去了,说是水土不服那是借口,家里那么穷,能混下去是不会回来的,你没看他们家天天吃面条,那是为了省钱。”也有人这样说。

“可能是想老婆了,这也说不定,陕西人就那个德性。”

……。

说什么话的都有,而且是有意让我听。其实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收入都差不多,只要你在同一个阶层,特别是一个工厂的工资没有多大差别,所谓好点的无非是家中老人提供一定的资助,老人的资助也是从有限的工资里面省出来的,从牙缝里抠出来的,这也是我们中国的国情,没有什么引以自豪的,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面对这种非议,想通了就那么回事,至少我还敢去闯一闯世界,比其搜刮父母的子女来说我心中有一份特殊的自豪。妻子是充分理解我的,没有埋怨,没有指责,儿子的欢笑,妻子的理解,让我感的了家的温暖,也坚定了我再出去的信心。国营企业分工明确,技术单一,私人企业要求技术全面,也就是综合型人才,很多技术在国营企业见过但没有干过,对于我这只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买了全套《塑料模具设计》一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仔细领会书中的要领,为再次出门充电。我打工的老板见到了我的来信,按时把我的工钱给我汇了回来,当我再次踏上去深圳的打工之路时心中充满了信心,我坚信我会做的更好,会给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一个满意的回报,用我的双手,用我的技术使我们三口之家过得更加美好,我也坚信我的妻子能够把儿子带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