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卷太平律》第9章 东王召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男人不看91bb.vip 看遍铯站也枉然

男人不看91bb.vip 看遍铯站也枉然

男人不看91bb.vip 看遍铯站也枉然

东王府,大堂。

一个传令兵拿起杨秀清刚题写完毕的军令抬脚离开,正好撞见来到门口的洪天贵福。

洪天贵福微微一笑,下意识的侧身让他先走。

这动作可把传令兵吓坏了,连忙退到一边,连鞠三躬,慌乱地说让幼天王先进。

虽然他以前没见过幼天王,但最近幼天王不久前得圣神风启蒙的事情他可是听说了,在加上洪天贵福华丽的黄袍,他当然能判断出来。

跟诸王是一个层次的人,还这么年幼,又……这么谦和,只可能是幼天王了!

传令兵偷眼打量着洪天贵福,不是很帅但很萌,自信满满、举止儒雅,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双眸炯炯有神,不愧是圣神风启蒙的神娃。

他还偷偷看了看天:了不得!幼天王头顶的祥云都是龙形的啊!而且明亮耀眼,这是千古圣明之君的命迹啊!

洪天贵福可不知道他心理幻想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见传令兵战战兢兢的样子,他无奈地轻叹一声,自己先踏进大堂,在行注目礼送他出去。

转过头,视力五点零的洪天贵福清楚的看到杨秀清颤动的眼皮。

哎呀……被惦记上了!

原本儒雅端庄的洪天贵福连忙变脸,笑眯眯地凑过去,乖乖鞠躬行礼。

“拜见东王。”

“这不是在朝堂,小侄如此就显得疏远了。”

洪天贵福尴尬地挠了挠头,因为杨秀清发来的公文上写的是“邀请幼天王议事”,所以他才按公事公办的方式喊的东王。

不过既然不是正式议事,那也就是说洪天贵福的表现还没达到能跟他们这些王议事的程度喽?

那么,今儿这就不是鸿门宴了呗?

“嘿嘿,杨叔,您找我什么啥事啊?”

洪天贵额试着用三岁孩子应该有的说话方式,奶声奶气地问道,胖嘟嘟的脸挤出憨厚的笑容,萌劲十足。

“你先坐下吧,站着累。”

杨秀清一指右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然后从案桌边拿起一张纸从头看起,同时问道:

“小侄这段时间挺忙啊!攻占汉阳后你跑遍了汉阳的大街小巷,攻下汉口之后你又跑遍了汉口,这到武昌才六天,你又把武昌转了个遍。所去的地方尽是工坊、匠铺等脏乱之地,你堂堂天国的幼天王竟然和低微的匠人打得火热,能给我个合理的解释吗?”

呵,说话干嘛不一次性说完?又不是写作文还玩分段。

洪天贵福一边费力地爬上椅子坐下,一边心里暗暗嘀咕到。

东王手眼通天,想必早找人跟那位旅帅了解过情况了,手里掌握的情报肯定不止这些,比如《匠衔考核定级章程》还有墨书纸券,说不定杨秀清都拿到实物了。

通过这些东西的内容,在以杨秀清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大致猜到洪天贵福的意图,现在他却偏偏装傻充愣,一点一点地询问洪天贵福,其心险恶!

“这不是帮天国招揽人才嘛,咱们诸匠营和百工衙到现在也就那么点人,将来大兴土木、铸造兵器哪方面不都需要人?您和石叔、韦叔他们带兵打天下,我也帮不上忙,只能搞搞后勤喽。”

洪天贵福脸上笑嘻嘻,一副笑面虎的模样,完全不理睬杨秀清严肃刻板的神情。

“哦?想不到小侄小小年纪就操心起了天国事务,难能可贵,天王肯定很欣慰吧。”

杨秀清微笑着点头赞许道,不过怎么看他心里都没有称赞的意思。

“哈哈,还好吧,父亲对我的容忍还是挺多的,他其实是不喜欢我跟工匠们走得太近,但是我小打小闹也没有产生什么严重损失,父亲也不想打击我,所以就容我胡闹了。”

“他这两日不就是在给武昌的百姓讲解天情道理吗?那才是他老人家认为的正事,我这都是些无关痛痒、微不足道的把戏。”

晃悠着一双小短腿,洪天贵福故作轻松地道。

杨秀清抬眼打量了一下洪天贵福,不置可否地继续看着手里的纸,又问道:

“听闻小侄前些日子写了一本《匠衔考核定级章程》,能给我讲讲详细的内容吗?”

你要是没看过,我就去吃豕!

“杨叔,您这就为难我了,章程虽然是我编的,但那么多我也不能完全背下来啊!”洪天贵福故作可怜道。

“不是让你背,介绍一下核心内容即可。”

“这样啊……”

洪天贵福晃了晃脑袋、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似乎是在整理思路。

“为了考察工匠师傅们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成绩,鉴定实际的技艺水平,调动生产劳动积极性,提高工匠职业素养,适应太平天国民间生产、军器制造的需要……

“呃……根据天国范围内整体劳动岗位综合管理的需要,按照不同工勤岗位的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特征、或者服务活动的特点……”

洪天贵福一点一点地回忆着以前抄过的书面概念,磕磕巴巴地背诵。

杨秀清在一旁抽搐一样地皱着眉,尽管他努力思考想弄清楚洪天贵福说的各种专业词汇的意思,但一个巴掌大的圈仍然不可避免的懵在了脸上。

洪天贵福当然是有意这么做的!

怎么样?

是不是很高大上?

不辱没圣神风名号吧?

“当然,章程现在还处于暂行条例的状态,将来还需要增添删改,毕竟华夏目前的手工业还有一点简易的轻工业,再加上一点点机械制造……呃,反正就是工匠界的各种行业,分工还不算特别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只能笼统制定……”

“好了,好了。”

杨秀清很泄气地打断了洪天贵福的汇报,这幼天王咋就这么邪乎,说得都啥玩意听不懂啊,听起来还蛮高深的样子。

“小侄年少神聪,编纂的章程笔调深僻、艰深晦涩,有点深奥,这样一来那些匠人岂不是很难明白其中深意?”

“不是的杨叔,很简单的,我解释给你听……”

洪天贵福双手撑着椅子,小短腿伸得长长的,去够地面,然后纵身一跳从椅子上下来,跑到案桌前想给杨秀清详细解读一下《匠衔考核定级章程》。

“叔,给我支笔,顺便拿张白纸,我给你细细道来。”

见洪天贵福一本正经地要给他讲解,杨秀清连忙摆了摆手,有点手忙脚乱地拒绝道:

“不用,不用,我也听懂了一些,不错,挺好的。”

“真哒?”洪天贵仰起头,眨着大眼睛,“将信将疑”地问道。

“……嗯!”

堂堂东王,此刻心虚地老脸黑里透红,眼神还闪烁不定,因为说谎的缘故吧,嘴唇都微微哆嗦着。

洪天贵福耸了耸肩,又爬回椅子上,搓了搓肥嫩的小胖手,等待杨秀清的进一步问话。

“我们再说说墨书纸券的事吧。”

尴尬了两秒钟,杨秀清主动转移话题。

“我不是很明白你为什么要给武昌的官员和匠人……发这东西?通过你刚才的描述,我大概知道匠人的缘故,但王贼不两立,保护那些效忠清妖的官员干嘛?”

洪天贵福扭了个头,迅速地冲着大堂外面翻了个白眼,然后又立刻转过头来,微笑地解释道:

“没错啊!您也说了,效忠清妖的官员没必要保护,我是经过严格筛选才给他们发的墨书纸券。因为时间尚短,他们对太平天国也谈不上多忠心,不过这些人原本就对清妖朝廷心怀不满,经过我的一番思想教育,在我拜上帝教强大的教义面前已经逐渐信服了。假以时日,必能感化。”

杨秀清从之前那个话题的颓靡之势里恢复过来,直截了当地质疑道:

“何必费那工夫,去感化那些不能完全信任的清妖官员!我们太平天国又不是没有人才,不需要他们的投诚!”

“天国真的有那么多人才吗?”洪天贵福歪着头,疑惑地反问道。

“当然有!我们太平军里就有不少老人经历过这么多的大战后,都展现出了不凡的统驭之才。再说,以后我们还会组织人员开办科举,从国内选拔人才,补充官员队伍,形成一个全新的、忠于天国的官员体系。”

“这我不能完全认同!”

洪天贵福严肃起来,争论道:“先不说将来科举选拔的人才是否真的忠心天国,就说咱们太平军内部的一些有才华的将领,带兵打仗和治理一方能是一回事吗?他们打仗勇猛,不代表就能管理好千万黎庶。

“满清的官员大多数都是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虽然得承认他们的科举内容刻板迂腐,但基本还是有点治理之才。再说,这些人不少都在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几十年了,深谙官场之道,随时就能上任,能避免新人当官、经验不足的问题,减少工作失误。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杨叔,您真的清楚一个国家完备的官员体系需要多少人吗?”

这个时候,洪天贵福已全无孩子的呆萌劲,成熟得像个中年人,老气横秋。

杨秀清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眉头紧皱不松,一脸愁容,半晌后他不太确信地回答道:

“太平天国大一统之后,我推测大约需要四到六万左右的官员。”

洪天贵福咧嘴笑道:“四万?大清朝的官民比例大致是九百多比一,也就是说清妖治下有十万以上的官员!另外事实上的冗官现象难以统计,实际官员数目还有可能略高!

“当然啦,如果按照明朝的官民比例两千三百比一的话,六万人也可以说差不多。如果将原效忠清廷的官员都清理掉,还能再找来合格的六万官员吗?”

杨秀清似有所悟,沉默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