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光穿越之骆古虐恋》第十八章 娶昭之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隆基走到门前,只见三五公公、宫女死死把头低下,不敢作声,见他来,齐齐行礼。李隆基心中生出疑问,自己父王怎了,怎会弄得俾人们一言不出,全都低头认错的样。

李隆基脸上带上微笑,向着李旦书房走去。

李旦一听门外的脚步声,严厉喝道:“都给我出去,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许踏入书房!”

李隆基一听,停步不前,道声:“父王,孩儿隆基前来拜见父王。”说完依旧立在原地,腰弯下,行着礼只等李旦发话。

李旦听是李隆基前来,好不欣喜,眉梢乌云散去,高兴地说:“是隆基呀,快进,快进。朕总算找到主心骨了,我有要事相商,来得及时,及时啊。”

李旦一边说着,一边疾步走到李隆基面前扶起,脸上尽是笑颜。

李隆基与李旦一路走过,李旦似快撑破的气球突泄了气,慢慢坐于案旁,把早朝时官员们上奏的一摞折子递给李隆基。李隆基慢慢悠悠地翻看着,方才知晓为何自己的父王会如此生气,绞尽脑汁却寻不得一可出谋划策之人。

“父王,孩儿对此早有耳闻,华家父子其早有罪过之处。这些日我已找到证据,本想回朝再与父王商议,却不知哪个人长了眼,替我们杀了他华家父子,快哉,快哉呀!”

李隆基一脸高兴地说着,让坐于案头旁的李旦心中生疑。

央央大国,尚不能没有精兵良将,尚且李旦晓得这华家父子立于朝中武官多有不能比拟之处。李旦想,为何在李隆基看来只不过是家常便饭,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罢了。

见李旦疑问地看着自己,李隆基把先前华家父子所犯下的罪行依依说了一遍。

中宗时,朝政多由韦皇后与长乐公主把权。理由一,华家父子与金游龙世交,华云天多时有小人之心,羡慕嫉妒恨金游龙的职位品阶高于自己,心中不满,想除去自己升官发财的绊脚石;由二,华云天儿子华硕从小与金游龙女儿金诘敏青梅竹马,为使父子二人一得官,另一得美人,父子二人从中唆使长乐公主,使得长乐恨金诘敏的才华与相貌,另一长乐可有把柄于华家父子,使得华家成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终于经华家父子设谋,金游龙锒铛入狱。此后,不知是街头百姓,还是行侠游客为了曾经称有“青天大人”的金游龙一家报仇,最终华家父子死得灰飞烟灭,了无踪迹可寻。

李旦细听完李隆基的讲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但他思索片刻后问李隆基:“那金家的千金金诘敏呢?你知道她在何处?若是她有生还,定会还她一个清白。”

李隆基见李旦说话时很是认真与真诚,谎说是此次出游时遇到,不然自己也不能查出华家谋害金家的水落石出。

“那好,那好。”李旦欣喜,终究在自己即将退位之时了了一桩冤案。

“依你口中之述那金家千金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朕到有一想法……”

正当李隆基说完坐下喝茶之时,耳中似飞进一直蚊子搅得他心里乱颤。他喝的茶差点都噎到了,抬起头惊恐地望着李旦:“父……父王有甚想法?”

李隆基只见皇帝李旦甩甩衣袖,掠掠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就在你登基之日举行大婚,把金家千金纳入宫中做你妃子,你说可好?”

不……不是吧!

任李隆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王竟然会出这样的计策。每当李旦口中的一个字蹦出,李隆基的心就好似一支支利箭穿膛而过,心中凉透。

还没完,李旦沉默片刻又是说道:“你纳金诘敏入宫,一可昭雪金家之冤,二可为其获荣华富贵,她不是该感激你吗?”

李隆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王竟然会生出如此的计策,叫他如何是好。思来滤去,最也只能这样做了。

李隆基放下茶杯,走到李旦案前跪下,语气里带着不屑与讨厌语重心长地说道:“父王,您可有所不知,此女人在他人眼中如是凤凰般高贵,可自小与华家公子华硕从幼青梅竹马,至华硕死都听闻与此女纠缠不清。孩儿日后做这一国之主怎可娶一不清不楚的女子作为妃子呢?”

见李旦思索,李隆基接而说道:“为了日后孩儿不落他人口舌,一国之主不受朝臣鄙视,还请父王收回金口?”

终于李旦还是收回了承命,考虑到大体统,最后只说句:“好吧,朕就把此话题结束,你我好好商议一番一国之将的事。”

见李旦这般,李隆基心中的石头落下。

古代的宫廷之争如是日出,有升有落,李隆基不想把金诘敏卷入后宫的风波。一面不想辜负了今朝对武桂的誓言,另一面不想金诘敏落入后宫不能得到自己的真心,最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含冤死去。李隆基虽是现代的人,脑海中保有清醒的认知,可自古人心难测,自己又不是圣人,怎可明知每个人的思想呢。

说金诘敏有不清之事,实属借口一个,李隆基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金诘敏能够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

李隆基把一国之将的选拔定为了六月七,也就是所谓的武举。他把先前出游遇到的张烨,如今的张知远重重向李旦提起。

从李隆基口中李旦得知张知远武艺精湛,文貌双飞,是一难得的人才。可口述归口述,一国统将岂能儿戏,李旦还需考验张知远的忠心,毕竟交于他的可是一央央大国的兵将,若有二心岂能君主安心。

“依你提议,朕都答应你,你先些回去歇着,过几日的登基可是大事。”

商议决定后,李隆基临走时李旦关切地说了这么一句,李隆基唯好回道:“请父王放心。”

李隆基行礼退出李旦书房,回到了自己的宫殿,他认真地布置着一切,只等太平公主这只老狐狸自己往里钻了。

日落西山,天边祥云几朵,几日后的六月六定是个隆重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