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紫月青岚》第四章 夜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缓缓地撕开信封,抽出信纸,两张叠在一起,外面一张从背面看只有上面几行,应该是结尾,展开信纸,信的开头:“冰,见字如晤。冬天了,天时寒凉,添衣加被。前些时候的信都已经收到,这几个月为了鹌仔,东奔西走,看过几位老中医,吃了一些中药,情况有好转。这时已无大碍,只是每每路过粪坑,鹌仔还是有些恐慌,夜里就会做梦……”

看到这里陈桂微微放心,继续看了下去,吴红玉又叙说了丈夫与婆婆因为这事吵架,然后一起搬去了娘家住了两三个月,后来和解又一起住,不过不怎么让**单独带孙子,邻里因为这些也颇有微词,不过自己倒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多一些,也让陈桂不用担心,这些年处理家长里短的渐渐有了经验,倒是学校里的东西都忘光了。

在信里向陈桂道了添丁之喜,青峰这个名字有诗情画意,给他想了个笔名或者说是字,岚。本义:山林中的雾气。在古诗词里有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又有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字和名字也能应和。还有一个词,岚光: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还记得那一年学校组织的秋游,我们一起在东际山看到的景色吗?

看完信,陈桂静静地坐着,回忆起青年岁月的点点滴滴,每天走路去上学,十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左右,同村结伴而去,最后三四里就能遇到吴红玉一群女生,走过小山坡,走过芙蓉桥,青涩而又欢快。

收起信来,和上一封放在一起,这回没有把旧信烧掉。

中午回家吃饭,午休,下午和吴良一起核对了仓库的账目。

晚上,在家吃过饭,苏棉心去洗碗,陈桂听着收音机,陈青萍在和妹妹玩,小青峰在睡觉,外面淅沥地下起雨来。

洗完碗筷放进柜子,苏棉心说到,“干冬至,湿年关;湿冬至,干年关。今天一天都看着不像会下雨,还在担心今年过年会下雨,今天晚上下雨了,过年应该就是好天了。”

“下雨也有下雨的好,”陈桂稍稍调大收音机,笑着说“不过就是多要烤尿布。”

“你没怎么干家里的活才这样说,下雨到处湿,衣服也干不了,过年事情更多。”苏棉心责怪着陈桂,“老是唱反调。”

陈青莹接过话尾,“唱反调唱反调”,然后又奶声奶气地说“阿爸抱我出去玩。”

苏棉心说,“等没下了再出去,要是晚了就明天。”

陈桂已经抱起了陈青莹,“趁现在雨不大,出去逛一圈就回来。”说话着拿起了伞往外走。路灯下,雨滴反射着灯光,敲打着雨伞。

逛了半个多小时,走到家门口,陈桂说“回去吧,很晚了,该睡觉了。”陈青莹奶声奶气地说“还早着呢,天还那么亮。”陈桂抬头一看,家门口对着一盏路灯,无奈摇摇头,又转身往外走。不过还好,走了十来分钟后,陈青莹睡着了,于是陈桂抓紧时间回家了。

这一年冬至是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三,再有不到两个月就过年了。出门在外,陈桂一家不固定每年回乡下过年,路途不远,不过家族人口众多,一起住不甚便利,而今年,小青峰还小,来回奔波,照顾也不方便。

不回乡下过年的时候,陈桂一般会提前一段时间带着苏棉心和小孩一起回去,带一些县城的东西,过年的年货,还有钱。县城里很多年轻的家庭也都不回乡下过年,加上县城本身本地人口众多,过年气氛更加浓厚热闹。少了村里逐门逐户的拜年,多了新式的过年节目。

八闽地区流行“作四月日”,陈桂打算回乡下做,十二月初九,大概初七回去准备就可以。

四月日,婴儿出生满四个月的那天,婴儿的父母要准备牲醴、红面桃、红龟粿及酥饼供奉祖先、神佛,用以感谢神明与祖先的庇祐,并且同时举行“收涎礼”,这就是“作四月日”;“作四月日”时娘家也要和“作满月”时一样,送来婴儿的“头尾”和红面桃等贺礼。而亲朋好友也可以随意送礼,主人家则以红圆、红面桃或酒宴作为回礼。

会有“作四月日”的习俗,多与闽台人喜用“百二、仟二”等吉祥数字有关,如祝贺别人长寿“吃百二”包礼金也喜用“仟二”,然而作四月日那天刚好是婴儿出生满一百二十天,所以在这天举行庆祝仪式,亦有祝福婴儿能长命百岁的意思。

对于主人家来说要准备的比较简单,提前通知陈桂父母准备就可以,苏棉心娘家那边需要准备的就比较多,上一次托人带苹果回去的时候也有说了,这次刚好苏棉心的弟弟苏云阳来了一趟,苏棉心交待了一些细节,让弟弟转达给**,还捎带着钱,确保该买的都能买齐。

半个多月很快过去,刚好陈汉东这段时间没去外地,就用货车送陈桂一家回乡下。

十二月初九这天,小青峰的舅舅苏云阳一早就来到陈桂家,带着给小青峰的“头尾”,也就是从头到脚的衣物、饰品,衣领用金线绣上卍字纹、鞋头用红绸线绣上卍字纹,还有虎头帽和涎垂〈俗称“颔垂”,也就是我们说的围兜兜,目的是为了让婴儿挂在胸前,以作为承涎之用〉,还有裤子,袜子,红面桃。

苏棉心先帮小青峰换上舅舅送来的“头尾”,然后给陈桂抱着招呼客人。

用准备好的牲醴、红寿桃、红龟粿、酥饼、水果拜神明,烧着寿金、福金、刈金,感谢神明庇佑,以及祈求一家平安;用剖开的牲醴、菜碗、寿桃、红龟粿、酥饼、水果祭拜祖先,烧着刈金、银纸,告知祖先增添儿孙,祈求保佑。

做完这些后,苏棉心拿起提前准备好的圆饼干二十四个,中间已经有圆孔,用红线串起来,挂在小青峰脖子上,然后跟陈桂一起,走到祖屋,按照长幼顺序,去请亲友长辈吃饼干,说着“食饼串,要收涎。”长辈们剥开饼干,在婴儿嘴边做抹唾液状,并念著吉祥字句,“收涎收干干给你老母后胎生男葩;收涎收离离给你明年招小弟。”,这时候也有同辈说着是要再多生一两个,陈桂赚大钱,不怕饿;也有稳重的长辈祝福婴儿“贤大汉”〈顺利长大的意思〉。

这个仪式叫做“收涎”礼,就是借由众人的祝福,利用饼干把婴儿的口水收起来,替婴儿解决流口水的毛病,使其顺利长大成人的意思,也祈求喜家能来年再添丁,达到多子多孙多福气的愿望。

亲朋好友也纷纷送礼,和在县城不一样的是,乡下多数送的都是自己做的一些面食,龟粿,还有比较稀少的蔬菜瓜果,鸡蛋和面线是少不了的,陈桂一位远房的婶婶,已经有一半头发白了,拉着苏棉心的手臂,“真好,多子多福气,老人家没什么送的,一扎面线给婴仔吃。”苏棉心一面道着谢,一面想着老人家不容易,等下要多回点礼。

亲朋好友多数送完礼,坐着聊一会儿天就走,也有一些是陈桂夫妻说好了要留下来吃酒席的亲戚,这些亲戚就帮忙张罗着,招待着客人,送着红圆、红面桃,而从县城里带回来的白糖、饼干这类的,数量不多,陈桂夫妻自己分配着送。

十点多的时候,苏棉心的父母,苏民生和黄瑞,带着苏棉心的另一个弟弟苏棉枝一起来到。小舅舅接过小青峰,抱小孩的动作很标准,因为苏棉枝经常抱邻居的小孩,也抱过大姐苏云霞的小孩。

招呼父母坐下来喝茶,苏棉心悄悄跟陈桂说,吃完饭他们要回去的话,就只带红圆红面桃,其他的明天我自己带过去,省得你阿姆看到又说。陈桂点点头,“知道了。”,跟丈人、丈母娘、小舅子打过招呼,又继续招呼着其他客人。

酒席一共五桌,都是些家乡的常见菜式,鸡鸭鱼猪肉,炒芥菜,炒菜粿,花菜汤。不过在这个时候,除了过年过节,结婚满月,这些菜也算是最高级了,而且每桌吃到最后,除了红圆汤,还每桌开了一罐菠萝罐头,一罐荔枝罐头,这可是城里摆酒才有的派头。罐头拿上来的时候,酒席又爆出阵阵惊叹。这样的惊叹声在早上大家看到陈桂的父亲陈更在祖屋大厅摆弄收音机,陈桂的二弟陈秋摆弄自行车的时候,已经来过一阵。

惊叹声中夹杂着,“陈桂有出息”,“老更好福气”,“县城里工作就是好”,这样那样的夸赞词语。

一位陈桂的堂兄叫做**松喝了酒,看着陈青萍跑来跑去,就拉着她,说“像你弟弟这样的男孩子是一丁,女孩子算半丁有什么用?”陈青萍瞪着眼睛,“我长大赚钱买烟给我阿爸抽,”声音响亮,临近两桌人都听到了,于是纷纷说“武松喝多了”,“生男生女都一样”,“有志气”,“人家还要赚钱给阿爸抽烟呢,你就看着流口水”。

**松闻言一震,放开了陈青萍,嘴里唠叨着“赚钱买烟”,“好”,“赚钱买烟”,“好”。其实**松只有一个女儿,比陈青萍大三岁,已经开始上小学了,**松老婆不同意多生,所以一直过得比较憋屈,虽说也在县城里工作,思想上却反而比乡下村里一些农民来得落后。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