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踏步云泥,呆子戏书生》楔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陆东方的大梁,北望青夷草原,南靠富丽的昌秋,向西是民风奇异的安远,黎明时可以从东边辽海赏望汪洋红日。

自卫氏立国以来,大梁代代传承,民生初备。但随之滋生的,还有拥权者的贪,无权者的怨。

皇族倾轧,官僚明争暗斗,江湖风雨飘摇,大梁,已不再是一片安乐祥和之地。

先帝在位时,轻徭役,惩贪官,兴修水道提倡节俭,上位之初,抛却兄弟争权之怨,大笔一挥--朕不杀你,你们去边疆之地养养性子,去了那暴戾妄尊之气,回来一定重用你们。

为此朝野一片叫好,称先帝仁慈谦孝。

虽然那些载着昔日天之骄子的车马,一个接一个的,在路上消失。

先帝执政第十三年,大梁三邱遭遇旱灾,赈灾粮食从各大粮仓快马加鞭地运出。可是出仓时的万斤米粮,到了地方就成了零星薯皮糠菜,民怨四起,百姓哭号。兼此时地方起义猖獗,先帝为了百姓之安宁,日夜自勉,祭天求雨,终劳累成疾,在入秋的一场寒雨中崩了。

时甄太子年方八岁,总角之年。

当时留在国都景安的皇亲,只有先帝的七弟,祁扬王,及几位公主。传闻中,祁扬王暴戾无能,追求享受。他貌似无根无基,却偏偏能在先帝死后迅速执掌宫廷,又凭借一份先帝“照看幼侄”的遗令翻覆外军三十万,成为大梁名副其实的掌权者,并自立为摄政王。摄政王大改刑法,多建狱牢,于幼帝即位初年命大军围困起义军,并将其全数坑杀。至于三邱大旱,摄政王不听不问,甚至缩减赈灾钱粮,翻修宫殿。

摄政王当政,万民受苦,幼帝幽居宫中,太后受尽折磨,整日疯癫。

直到幼帝即位两年,摄政王似乎终于嫌累放下了对准子民的刀剑,消停了些。并且,在听闻百姓流离失所时,他还大发慈悲的精简礼法,把省下来的银子送了出去,惠泽天下。

此时内外安定,国都景安的百姓们,有空八卦了。

啊,听说摄政王家的后院刚修了一番,那雕梁画栋,小桥流水,颇有风雅之趣,更添风情之美呀。

咦,摄政王府的人扛着锄头四处乱挖是在搞什么鬼?

什么,国相爷家的二少爷失踪了?!

嗯,听隔壁杨老二说,他去摄政王府送菜的时候好像看见那后院里住了人?

直到有一天,本就不对摄政王抱有希望的子民们激愤着,痛心着,默默地转过了头。

原来不光国相爷家的孩子没了,不少青年才俊,都被请进摄政王府做客去了,只是主人家盛情难却,客人留了几个月也没再能回家去。

为此,景安大批官员忿忿上书,指着摄政王的鼻子就开骂;为此,景安不少有男子的人家学会了点粗眉,抹姜汁;为此,景安的戏子身段似乎比以前更软了些,百姓忙着填饱肚子的同时,也会抬头望望皇帝正殿方向,表现出对幼帝终有一天手握乾坤的希冀。

有人戏称:此为男色风云。

风云之中,谁葬了谁的心,谁丢了谁的命,谁纵了谁的情。

摄政王一生绮丽绝艳,褒贬不一,翻覆大梁数年春秋。直到某年某夜,一次震惊全国的暗杀,一场噬天的火,大梁的子民,才开始回望这个不是帝王却做尽帝王事,享尽帝王荣的执政者。自那之后,街头巷尾,茶楼戏苑,叮叮当当咿咿呀呀的,起落着他的一生。在那之后,有人放纵无忌(红衣而歌),有人娇妻美妾,有人自了凡生,有人袖间藏风云,有人宫闱寂寂深。

琴声起,三弦奏,歌哭笑泪,不在他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